感统训练的好处和误区

  • # 感统训练
  • # 早教幼教
4269人阅读 2022年01月25日



一、感统训练的好处

1、提高儿童学习*,改善其厌学情绪

儿童经过一段时间的行为集中感统训练后,动作变协调,情绪变稳定,注意力改善;尤其对于学习困难的儿童,参加感统训练后学习*会显著提高。

2、对脑神经生理抑制具有改善作用

感觉训练对提高儿童精细操作能力、视觉辨别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均有明显作用。

3、提高运动协调能力

对儿童运动平衡能力差及动作不协调效果显著。对那些运动协调能力差的儿童,训练后能得到显著改善。

4、促进触觉系统的发育

无论是触觉敏感还是触觉迟钝,经过针对性强的感统训练,都可以改变孩子胆小、爱哭、脾气暴躁和人情冷漠的状态。


二、感觉训练的误区

1.现在还小,长大就会好了

有的父母认为,宝宝的身体不协调是年龄太小的原因,长大了自然就会正常,其实在0~3岁,特别是6~12个月,正是宝宝学爬、学走的关键期,也是建立感觉统合能力*佳的时期。

如果错过了时机,宝宝的身体会有很多的潜力受到限制,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2.感统训练是体育课

有的父母把感统训练简单地理解为体育训练,甚至认为体育活动可以完全的代替,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

体育运动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肌肉和神经的发育,但它对身体感官的刺激非常有限,所达到的效果也并不明显。

感觉训练的过程是创设一定的环境,使孩子接受正确的、丰富的、不间断的感觉刺激,以达到激活孩子心理、引发积极行为反应的目的。

单纯地强调某一方面的感觉刺激,如大肌肉运动,必然会影响训练效果,甚至使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从平衡变成失衡。

3.正常的孩子不需要感统训练

有的家长听到感统课程这个词,就感觉这是给特殊儿童上的课程,我的孩子不需要。

其实,感觉统合过程是我们人类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活动,每个人的生活、学习都离不开感觉统合。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性逐渐在发生变化,儿童的成长过程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儿童游戏时间变少、活动空间受限、家长过度保护、老人带孩子……

这些问题的产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儿童感统失调。所以,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儿童都应该多进行感觉训练游戏,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

4.感统训练交给老师就行了

有的父母重视到了感统训练,却认为有专业老师带着宝宝就可以了,无需家长费心。

其实训练过程中的亲子交流才是感统发展的重要基础,有了你的鼓励与赞扬,宝宝才会更加努力地去训练,而且有助于宝宝身心的健康发展。


*文章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剩余内容
收藏
1
loading
Hi,我是教育宝平台顾问~ 添加我的微信,在查找或下载资料时,我会随时为您解决问题
+加微信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教育宝 > 感统训练 > 感统训练的好处和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