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备编制考试面试
提前声明,一切技巧都基于的实力。内容不过硬,神仙老子也救不了你。因此,大家不要抱着投机心理去机械地理解,希望大家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分享 9 条:
① 明明没关门却硬敲门
——太过死板脑子里装了太多不必要的流程
有一年事业单位面试,我被市里抽去考场引导,负责将看题室的考生引导至答题室,我观察前 15 个考生,其中至少 10 人是规规矩矩的敲 3 下门,无论是间隔还是轻重,以及进去后的动作,都雷同的惊人。*可笑可气的是,门是开的!注意,门是开的,我引导你进去,你还要此地无银三百两,去噔噔噔敲三下,考官一开始还说请进,后来只要不说请进,有的考生就会在外面停滞,甚至还会再敲几下,仿佛催命,让人很不舒服。
这个过程有个感悟:我们考生被市面上各路面试机构洗脑的太严重了,一招一式都充满了套路,当这些招数多了后,考官仿佛被欺骗,气自然不顺。
有人会疑问,开门敲门也是礼仪;我们去辅导员办公室也会敲啊。同学们,考场内算上记分员以及主副考官,10 多人,大门敞开,你非要打破宁静?私人场合敲没问题,防止出现尴尬。公众场合为何非要逆其道而行?怕别人不够注意你?
主考官迅速有些不满,暂停了面试。对我说,通知下面考生,不要再敲门了,门是开的,当然语气是玩笑的,但内心是无奈的。
敲不敲门的话题,被各种培训机构炒地沸沸扬扬,在网上搜索,能看到各路牛鬼蛇神的答疑解惑。
某面试机构是这样说的「考生进入考场前,无论门是开着还是关着,都应敲门,敲三下,敲门力度大小应适中,间隔为 0.3—0.5 秒,敲四下以上,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敲门后要等待考官应答,如果没听到考官说「请进」,考生应等待 3 秒钟再次敲门,如果仍没有听到考官应答,则可以 3 秒后推门进入。进入后,无论考生进来前门关还是开,考生都要关门,关门时尽量避免整个背部正对考官,轻轻侧转身约 45 度关门即可,然后,缓慢转身面对考官。」
至于对错与否,我不予评价,谈谈几处明显的常识错误。
第*机械地看待问题。比如,要把考官说不说「请进」作为信号,如果说了要怎么样,如果没说要怎么样;第二地看待问题。比如,无论进来前开门,还是关门,都要关门;第三复杂地看待问题。比如,关门要避免背对考官,敲门一边要计算秒数,另一边还要掂量轻重,等等。
请问当你在窒息般的氛围下,你一边需要理顺逻辑框架,一边还要考虑一个小小的敲门动作,像程序员一样,如果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可以肯定,你大脑一定会短路,进而影响你内容发挥。
老子早就把道理告诉大家了:「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什么意思呢,人生下来骨头是柔软的,将死之时或老去后骨骼是僵硬的,草木生之时是嫩绿柔软的,到了秋天也会枯黄变硬。
毛也说过「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遇见任何事都需要根据情况而做出判断,根据不同的判断,做出临时的改变和对策。无论是哲学家还是古今中外的伟人,从来没有人把一件事说死过,告诉大家要根据情况而分析,说到底就是不要太过僵硬。
明明开着门,非要敲,僵硬;敲完还要站几秒等信号,僵硬;无论关门开门都要关门,僵硬;*可气的是关门还必须背对着考官?这些哪来的道理?你不听这些还不会关门了?你不关门,考试就进行不下去了?
做人做事一定要自然,不做作是*大的尊重。你要想尊重考官,就把你的逻辑捋顺清楚,把语言变得言简意赅,进就是进,出就是出,干脆利落,谁也说不出你什么;你做作那么好,潜沟通里你就不自然,不自然背后透漏着不自信,此乃大忌。
② 从答题到结束满满的话术、模板味道浓
列举考官反感套路前,先搞清楚套路是什么?是好还是坏?应该是我们的敌人,还是我们的朋友。搞不清这些,做到反套路是不可能的。
什么是套路?近几年事业单位面试培训都在提反模板、反套路,仿佛套路是个不好的东西。我恰恰认为我们要学模板、学话术,有了自己框架后,将框架与人生经历融会贯通,无招胜有招,飞花摘叶皆可伤人。
首先说为什么先学模板,模板像是一个流程图,让你明白答题的步奏,像婴儿学步车一样,先辅助着你站起来,然后在工具帮助下感觉走路这个行为。
如果你还模糊,再给你举个例。还记得第一次坐飞机吗?坐之前要先明白如何坐大巴,值机,托运,安检,然后找到登机口,等等。
只有知道下一步做什么,才不至于慌了阵脚。一步接着一步的过程就是套路,而这只适合坐飞机,用来坐地铁不行,用来坐公交也不行,如果你用坐飞机的一套流程去坐公交,肯定是行不通的。
对于事业单位面试来说也是如此,我们有综合分析题、有组织管理题等等。每一类题都有特点,你先要了解了其特点,才能加上针对性的内容把题目答好,而这些只是你脑子中的步奏,绝不是你挂在嘴边常说的。
世界上没有包打天下的宝典,一把锁只有一把钥匙才能打开。现在很多的考生脑子里装的是如何把模板当做内容,而不是让模板提醒你该到哪一步了,然后再结合你对这道题的认识,有条不紊地答出来。很多考场投机主义者,他们嘴上说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来掩盖自己对事物的无知。
因此,模板化的本质就是不扣题。像写作文一样,你都不扣题了,文不对题,答非所问,怎么可能得高分。你假如是面试考官,坐那儿听了一天,进来一个人滔滔不绝、答非所问,你说你烦不烦。
考场上几句踩坑的话,要禁忌。
1. 这句话需要辩证的看。很多考生在看到综合分析观点类题目或者是社会现象类题目时,总是爱开篇说这句话,有错吗?当然没错,甚至于说世间万物都需要辩证的看,还用你说?事业单位面试答题时间有限,不能说点含金量高的?
2.政府出发点是好的。但凡谈到关于政府某些政策和看法时,考生都会提到这句话,同样,也是一句废话,难道你还能说政府的出发点不好吗?
3.我会先制定一个计划。事业单位面试有一种考察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的题型,例如让你组织个会议,进行个活动宣传之类的,所有考生上来就说,我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这话听着怎么就那么鸡肋,计划是啥子么?还不如直接告诉考官我会怎么做!
4.最后我要做好总结。与第 3 条出现情景差不多,都是的,有新意吗?没有!你完全可以告诉考官,你总结的重点是什么,这才是考官想听的,其余废话无需多言。
5.首先,我会先安抚他的情绪。这句话一般出现在考察应急应变能力的题目中,这种题目有个特点,就是都存在紧急性,然后你告诉考官,我要安抚当事人的情绪,怎么安抚呢?难道真的要在一个群情激奋的讨薪现场,拿着大喇叭喊「让我先安抚一下你们的情绪」?
以上只是万千套路中列举的比较经典的,也是考场上常见的,我敢打保票,百分之 80 以上考生都会在学习之初用过这些法。这些法不是不好,*起码能让你张嘴说出话,但当你备考到一定阶段,如果仍停留在背模板,那等待你的将是无情地严惩。
如何才能不套路?你做到两大方面。
第*要认识到套路不好。从现在开始,梳理你脑海中刻意背的话,特别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忘掉他且不要用。如果是例子,也不建议生搬硬套,了解例子的来龙去脉,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佳。
第二要体现细节。细节*打动人。特别是组织管理类题目,如果你依旧用组建队伍、制定方案、总结反思的模板,是答不出细节的。要针对特殊内容,回归工作与生活。
比如,你是村里第*书记,如何向村民推广电商平台好处。特殊内容是电商平台,围绕这个关键词,脑子里想一下,电商平台的特点是什么,运营主体是谁等相关内容。比如,围绕运营商平台、村民流量套餐、带货主播互动、农副产品包装、现场采摘体验、销售渠道联系等进行全方位介绍,并且邀请专业人士和志愿者,以接地气的语言方式,向群众每周三下午宣传等等。只要有细节,你会发现思路变得很宽,内容答得很实。
③ 假定自己已经成为事业单位人员或者有幸加入事业单位队伍
近期,各省事业单位面试陆续开展,期间,陪着几名考生练习了几轮模拟答题,总得来说,能够进面的学生素质都很高,即便是有瑕疵也都是认识上的偏差,纠偏即可。我说的假定自己……,必须矫枉过正。在此,特地拿出来警戒大家。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还要矫枉过正?一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说了这类「未来我有可能成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如果我有幸能成为一名公务人员……」等等的话,无异于已经把自己当成公务人员了,可除了遴选考生能说以外,你没有通过面试,你说出这句话一是定位不清晰,你表了不该表的态;
二是致命问题,也是本质上的问题。你没有想明白这道题你应该答什么,无知便无畏,说了没用的话,而且没用的话很令人反感。
因此,解决这个问题,一是你要改正,以后不说此类的表态;二是想明白为什么需要表态,什么时候需要表态,我表态应该以什么口吻。3 个问题想不明白,即便是你不触碰考官逆鳞,你依然说的假大空,让时间白白耗费。
为了让大家搞懂,我简单地回答下这一系列问题。在后期的内容里,包括文章后半段我会进一步详解。
首先明确,综合分析题,特别是自我认知类题需要这种联系自身,进而表态的做法。既然是考察你分析事物的能力,就要看你能否高的上去,低的下来。比如,现在很多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报考乡镇街道,你怎么看?
高的上去。你不能就事论事,揪着学历、社会舆论去破题,从国家培养专业化高素质后备干部的角度,基层社会创新治理的角度,自古以来选人用人重视基层重视实绩的角度,等等。总之要有高度,但注意不是什么为共产主义添砖加瓦等大话。这里我就不过多阐述。
低的下来。说白了,出题人想看看你如何看待基层,特别是现在都说大学生眼高手低,通过你的语言,反映你的思想,进而判断你是否能正确看待职务和岗位。
当你想明白这点后,你就明白了,要让考官知道这些,但前面更多地是展现了你答题的高度,以及对现象的思考。只有你告诉考官,考官才会知道,才能给你合理的评判。
你直来直去的告诉考官,我来基层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我……,这些是无效的,前面说过了。那该怎么说?
我给大家示范下,但注意,这是我的方法,我答题的时候是很真诚的,语气是很沉稳的,绝不是照搬照抄,因为我是发自内心的,如果你想把我的方法套在自己身上,可能管用,也可能不管用。还是那句话要学道,不学术。因为,术是永远学不完的。
最后呢,我想表露下我近段时间的心声。各位考官,我来之前呢,报的是基层岗位,我也向周边的亲戚朋友打听了下,确实现在基层岗位不好干,特别是乡镇街道经常五加二,白加黑,有的人也劝我别去报这个岗位,就高不就低。但我这样想,我是年轻人,一个是这个年龄能吃苦,也不怕吃苦;再一个我真心觉得在基层能见识到很多,能跟群众打交道,能跟*真实的基层学东西,我觉得这就是价值,所以,我认为。。。。(后面就可以跟本题的核心观点去靠拢,自圆其说。)
我把自己的绝招都教给大家了,这招你要语言真诚,眼神流露出诚恳,人都是感情的动物,除了理性脑,还有感性脑,双脑都被你征服了,你还怕不得高分?
④ 不敢直视考官,紧盯着一处 ——让人误以为斜眼蔑视
前面已经说过了,非语言沟通往往比语言更有力,我们祖先在猿人时期,没有语言,在打猎的时候,看见另外的同类,如果同类也拿着武器,很容易产生误会,他们为了保护自己开始了不必要的战争。但是往往这时候,我们的祖先,为了表示自己没有恶意就会正视另外一个猿人,并且嘴角上扬,以微笑和眼神交流来告诉对方,我没有恶意。
基因是不变的,直到现在我们也用眼神来传递爱意、敬佩和友好。面试考场,你与考官不出意外这辈子只有这几分钟的交流时间,他除了听你的答题,看你思考事情的角度,也会看你这个人的言行举止,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然要看你的眼神。
而斜视或有意回避眼神交流,就是潜意识给人不敢交流、不自信、回避考官的感觉。我们巴不得交流,巴不得展现自己呢,你却因为心理障碍去回避,实属不应该。
《今日说法》大家都看过,你看犯罪嫌疑人接受采访的时候,很少有正视镜头的,一个道理,谁也不想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
大胆与考官交流吧!我当时面试 92 分,答题内容都忘了,就只能记得当时我逐一与考官眼神交流,一位考官没看我,我就盯着他,仿佛在喊看我啊,大佬。
我想这也是答出高分的一个秘诀吧,我倒没觉得我答的多完整,无非是逻辑清楚,眼神到位而已。
这块就不浪费笔墨了,单纯术的层面,注意即可。
⑤ 着装随意和大部分人不一样
这点其实*不想说,我相信大部分看文章的考生,都是有心人,都可以为考试舍弃很多,但是还要说说。
2018 年我在组织部负责选调生报道工作,当天是 7 月*热的,大家需要早 9 点参加报道交流会,大家简单地自我介绍,然后干部科长念一下大家所分配的基层街道和部门。
进入会议室,映入眼帘的就有两个同志,一个穿了黑色的短袖,另一个染了偏黄色的头。结果可想而知,干部科长第*个认识的就是他俩,在交流的时候,淡淡地说了一句有个性。
结果就不用说了,目前这届选调生去两办的、去组织部、宣传部的,借调到省厅的都有,这两位同志仍然在镇里一个干文书,另一个干信访。
不是说基层就不好,但从报道那天,就跟人种上了不好的印象,影没影响他后期职业进程,我不好说,但我敢肯定的是,有心人一定会干净利落整洁,不会再用学生气去梳妆打扮,不再去追求个性,而是懂得收敛个性,彰显共性。
收敛个性,彰显共性。面试考场上也受用,你自己喜欢的发型可不可以换一换,你自认为时尚的穿搭,可不可以暂时抛之脑后。男生短发*好不要有刘海,精神利落;女生扎马尾、短发或盘发(当然,没必要特意去追求,适合自己才*好)。着装黑白色调即可,身上*多 3 种颜色,白色衬衫,黑色西裤和皮鞋,女生也可以适当着灰色、蓝色等浅色调,款式可为连衣裙或职业套裙,但前提必须是端庄得体。其余,我暂时想不出来,恐怕平均四十到五十年龄的考官也想不出来。所以还是求稳吧,谁也不想自己一进去,就成为了目光的焦点,还是不好的焦点。
⑥ 戛然而止、突然中断,尴尬的氛围蔓延整个考场
面试考官轻易不会打特低分。为什么?特低分没有意义。面试是你死我活的斗争,除非你有碾压的笔试*,否则凭借着泛泛而谈,平均的实力很难胜出考试。特低分一般会有几种情况?第*种是反社会,价值观不正常的,目前,我没听说过;第二种就是我今天说的,由于思路没捋清楚,中断了作答,冥思苦想,磕磕巴巴,尴尬离场,这类考生以为尴尬的是自己,实际尴尬的却是整个考场。
其实,考官也是人,特别是在上午 11 点或下午 2 点左右,早已精神疲惫,有困意。千万不要认为考官就必须打起精神给你好好打分,一字一句地听你把题答完整。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在学校期间听过演讲或领导讲话,刚开始还能耐下性子,做做笔记,但越到后来越听不进去,左耳进右耳冒。想要……,不是考官,决定命运的人只有你自己,不是别人,所以必须要有足够的内容,精气神来感染考官。
而这个时候,资质平平,内容无奇的你在正常作答,本身*可以中等或以上,你老兄突然不说话了,考官原本失去的注意力又被激发起了,大家纷纷注视着你,等待着你的表演。此时,你除了正常作答,还要顶着极大地尴尬压力继续说话,既失去了节奏,更崩溃了心理,不给你低分考官自己都说不过去。
我知道,大家自己模拟练习也会出现类似情况。感觉自己答得不好,答得像烂泥一样,想要重新再答一次。这些可以理解,但如果你长期习惯性重复答题,容易造成这种情况。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千万不能以为到考场我就不中断了,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日常练习就要绷起「答就答到底,反复答一题」的意识,以防习惯成自然,在考场上戛然而止,这太致命了。
⑦ 观点片面化,语言缺少柔和,过于
昨天,我带几个考生模拟面试训练,发现同学们的实力是三天一变化,一周一大变,每个人进步都很快,我想既来源于时间的沉淀,也来源于督学的模式——真人陪练+反馈模式。
自己努力只是局限在自己的认知里努力,方向未必对,特别是方向不对,努力越多,离终点越远。所以,能有面试考场高分而且在体制内多年的老师陪着答题并且反馈,真的是很幸运的事。
昨天的模拟答题中,我发现这样一道题大家普遍答得,显得有点刺耳。
题目是这样的:
学校门口,家长们都叮嘱自己的孩子要注意安全,看红绿灯,但把孩子送进学校后家长转身就闯红灯,你怎么看?
我发现有同学作答很好,能够既说表面现象,又能延伸到家教家风,延伸到以身作则,但是这样的话语经常出现。
这些孩子的表现取决于家长的教育,我们学校中听话乖巧的学生,家长一定是注意教育的;一些暴躁不听话的学生,家长一定也缺乏教养;这个现象反映出,我们的家长凡事教育一套,自己执行一套;只有加强对社会公德的引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现象发生,等等。
大家发现没有,一定、凡事,只有…才…,这类话显得很片面,片面的话不要轻易地在答题中说出来。学生听话,家长一定就教养的很好吗?学生逆反,家长就一定缺少管教吗?很显然不是,只有加强社会引导,我们现象才能解决吗?很显然也不是,问题没这么简单,单方面因素难以解决这个系统化的问题。
建议大家听听领导干部是如何表态,如何对新闻记者及群众问题作出回答,这其实都是面试的真实版。
举个例子:问政系列栏目,近年来很火,主持人当场播放政府慢作为、不作为的曝光视频,让当地政府一把手回答表态。
我当时所在的区长,在面对记者问答不动产证是否能在今年内办结?请区长给全体居住人民一个答复。区长的回答让我记忆尤深,不由得感慨领导干部的说话艺术。
区长举重若轻地回答,我认为看见了曙光,看见了希望。下步,我们将……
一方面,他没有说我们一定于今年几月前完工建设,另一方面,给自己争取了余地。项目建设有的时候不是领导干部说的算,涉及国土、规划、财金、财政、消防等各个部门,如果轻易表态,说话,很容易落下把柄,给自己造成被动。
我举这个例子想告诉大家,体制内说话都是很谨慎的,特别是向主要领导汇报工作,知道的说,不知道的就别说,没有证据的话,没有出处的政策,很容易给人带来疑问,经不起任何询问和质疑。
面试是政府前的一个筛选,政府思维是这样的,考官也是在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工作多年的领导,你说话,显得稚嫩,再一个显得自己思维局限,认识的片面才会造成语言的主观,大家要切记。
⑧ 满嘴的为人民服务,作答内容假大空
要解决这个问题,先搞清楚什么是假大空。假大空就是光说大道理,不做具体解释或说明,没有具体事实的支撑。
体制内里的人,或者说考官,是很讨厌假大空的,比如,为人民服务,教育部门要坚决打击这类现象,加强党性修养和自身能力等等。事业单位机关里虽然假大空较多,但其实他们每一个人都反感听假大空的话。他们对外说偏空的话,更多地是从宣传等角度。但他们*反感别人用这种套路来蒙蔽他们。
所以,机关里,写稿子,会议发言,领导强调*多的,就是要联系工作实际谈,不唱高调;写稿子讲得*多的,就是不要放空炮,要实。
什么是实?就是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充分的事实依据。也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入这道题的特色。我认为特色有二,分别是形式上的特色和内容上的特色。
第*种,形式上的特色。
拿例题说话:你市要举行脱贫攻坚大型图片展览,你负责整个展馆的打造与素材的整合,你认为这项工作的重点难点是什么?
这类题,如果你再用我先制定个方案,汇报领导,然后向各部门搜集素材,最后总结经验的老套方式,你答题就会偏离方向。因为人家问的是重点难点是什么。大家看出来了吧,现在从出题者的角度就会让假大空无处遁形。因此,还是要老老实实分析这项工作到底有什么难的,落实起来需要考虑哪些细节。
第二种,内容上的特色。
比如,综合分析题,我经常在答题最后会联系自身。现在有些考生,都会背一些贯彻新发展理念,与群众同吃同住同甘共苦,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等没用的废话。
你能不能针对这道题说点自己的真实感受?比如,有人说成功让人快乐,也有人说快乐才能让人成功,谈谈你的理解。
如果你只是机械地联系自身,背了一些名言警句,那么难免就会说:为人民服务才能快乐,才能实现价值等等的话。
你这样说是不是显得更接地气?
记得大学时我刚进学生会的时候,辅导员交给我一个任务,将整个学院近年来精神文明工作制作成一个小视频,而当时的我零基础,就连配音都不会,我当时只能自己学习,上网上看各种教程,吃饭睡觉都在琢磨这个事,后来,通过我们团队的努力终于将视频做好了,而且获得了全省视频大赛的二等奖,辅导员说这个视频如果找企业做至少要花 1 万块,而我们只花了 1000 块钱。当我拿到奖状的时候,我发自内心的快乐,我认为这就是我印象*深的一次快乐,这份快乐就源于我们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坚持,无所谓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自己动手动脑,团队齐心合力,拼尽了全力。
这样说,是不是显得很立体,很真实,而不是你与考官之间隔着一层人民,隔着一层担当作为,隔着一层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还是那句话,是你考事业单位,是你着急,你展现了假的你,考官就默认那是你,既然你都不展现真实自己,考官凭什么和你产生情感共鸣,给你高分。
⑨ 答题用语不规范,车轱辘话随意转
其实面试考场上有这样一部分考生,他们答题时思考全面,内容饱满,能做到侃侃而谈,但最终得分总给人感觉还是差一口气。
那么这口「气」在哪呢?那即是用语的规范性和答题的简洁条理性。
目前的机关事业单位,都十分注重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做到考官席位的同志政治理论素养是很高的。考生在考场上答题时如能规范用语并保证逻辑的简洁有条理是能带来直接好处的,一是便于拉进与考官的距离,引起共鸣;二是便于考官快速攫取答题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对答题内容产生兴趣。最终让考官知道,你不仅有思想,关注时政,肚子里还有真材实料的「货」,而不是空喊几句口号。
要知道,很多考官在考场一坐一天,见到形形色色的考生,大家的答题思路其实都大同小异,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考官比较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所以他们并不能保证全神贯注听好每一位考生作答的每一句话。
规范作答用语,理清思路条理,不是一项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积累和反复答题练习中有意识的改进。在此推荐当年「政府工作报告」这个好帮手!每天睡醒读一读,睡前读一读,一段时间下来,不知不觉中,总能看到进步。
*文章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