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2023义务阶段学校招生热门问答

  • # 东莞中小学
2861人阅读 2023年11月13日

Q1:今年的招生流程和日程安排
以上是今年招生流程和初步日程安排,请各家长紧记每个环节时间点,做好入学报名安排。后续可能根据实际进展情况微调,如有微调将及时在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东莞慧教育”上公布。
Q2:关于入学年龄和延缓入学问题:今年小学一年级的入学年龄截止时间是到什么时候?
今年申请入读小学一年级的适龄儿童必须年满6周岁(即2017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申请入读小学非起始年级的,必须符合相对应的入学政策年龄;申请入读初中一年级的,必须是小学应届毕业生。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确需延缓入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向户籍地教育部门提出申请。

Q3:关于志愿填报问题:父母是东莞户籍,小孩是非东莞户籍,是按照户籍学生填报志愿还是非东莞户籍填报志愿?可以填报多少个志愿呢?
志愿填报是以学生户籍类型为基础,不同户籍类型的学生可以填报的志愿有所不同。
以上志愿类型并不是所有都必须填报,如学生符合多个类型的,可结合实际选择一类或多类填报志愿,若有多个志愿被录取,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注册。不同类型的志愿有不同的录取规则,家长必须在充分了解各类别的录取规则后,合理填报志愿。其中:
(1)户籍地公办学校:由户籍地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学位。请家长认真阅读户籍地中小学招生入学方案;
(2)符合优待政策学位:由属地教育部门按相应的优待政策统筹安排学位。请家长认真阅读属地中小学招生入学方案;
(3)积分入学:按照积分入学方案进行录取,请家长认真阅读《东莞市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入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方案》;
(4)民办学校:由市教育局统一电脑派位录取。请家长认真阅读民办学校招生简章,全面了解民办学校办学条件、办学特色、收费标准、走读住宿安排、校车接送等情况,再合理填报志愿。

 Q4:本市户籍学生能申请跨镇街入学吗?
《义务教育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目前,我市各镇街(园区)能保障户籍学生在户籍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在实际执行中,有部分本市户籍学生因家庭居住、家长工作等原因,需要申请跨镇街入学。由于目前各园区、镇(街道)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资源和入学需求情况不一,一般来讲,社会经济越发达的镇街,本镇户籍生增长越快,越难以满足本市户籍跨镇街入读需求。为此,我市结合“二级办学”教育管理体制,由各镇街(园区)教育主管部门结合学位实际情况,自行制定相应的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和录取办法(市属学校由市教育局制定入学办法)。有需要的家长可以向相应的教育管理中心详细了解,如申请人所在镇街暂无法解决本市户籍学生跨镇街入学需求,申请人可考虑将户籍迁入所在镇街,或选择属地民办学校就读。

Q5:今年非户籍适龄儿童积分入学的工作安排是怎样的?
为进一步提高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我市从2022年秋季起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符合条件的非户籍学生实行全员学位补贴;今年秋季学期起,我市民办义务教育学位补贴又提高补贴标准,全部实行一档,不再需要通过积分方式获得学位补贴资格或确定学位补贴档次。因此,今年的非户籍适龄儿童积分入学只适用于申请入读公办学校(含属地购买服务),申领全市统一的民办学位补贴不再需要通过积分方式排名录取。今年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入学的工作日程安排初定如下:


各镇街(园区)的积分入学工作安排(包括可申请积分的年级、积分学位数、录取规则等)将陆续由属地教育部门在网上报名前公布,请有需要的家长密切留意以下公布渠道信息。

 Q6:根据刚才的介绍,从今年起公、民办推行长幼同校入学的政策,请问是否所有的学生都能申请呢?非起始年级插班可以申请吗?
长幼同校入学是我们今年政策修订的一个重点内容。今年4月,我市面向幼儿园大班和六年级毕业班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长幼同校入学的需求情况。根据调查数据发现,每所学校的长幼同校入学申请人数不同,其中部分民办学校在满足完直升入学学生后,剩余招生计划少于长幼同校入学的需求,如全部用于解决长幼同校入学,将抹杀其他类型学生电脑派位的机会。为平衡各方需求,结合学位实际情况,经多方研究,计划将民办学校满足直升需求和政府购买服务后剩余招生计划的50%学位数用于解决长幼同校入学,如果长幼同校入学需求少于指标数,全部予以录取,剩余的指标将顺延增加到电脑派位指标;如长幼同校入学需求超过指标数,由民办学校提前抽签确定。抽中的学生不可以参加电脑派位,抽签不到的学生可继续参与电脑派位。在公办学校方面,刚才也提到每所公办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入学需求不一样,为此由各镇街(园区)自行制定具体的条件和方式。但需要强调的是,长幼同校入学政策是为了解决家长接送的客观困难,不是给予择校,所以在学位调剂时,各镇街(园区)会尽最 大努力积极解决同校问题,但不一定能满足每个家长指定的需求。请各位家长理解和支持。另外,对非起始年级长幼同校入学问题,由于每个镇街(园区)、民办学校的申请需求和学位资源不同,市暂时没有统一规定,按照管理权限由属地教育部门或民办学校制定,有需要的家长可以联系相应的教育部门或民办学校。
Q7:有哪些渠道可以全面、权威地了解到招生政策?如发现违规招生行为如何举报?
为方便广大家长及时、快捷、全面掌握招生权威信息,我市从2021年起在“东莞慧教育”微信公众号、“东莞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自定义菜单中设立了“招考通”资讯专栏,“招考通”整合了招生政策、招生简章、日程安排、咨询电话等,2023年有关招生信息也正在陆续更新中。

当前,小红书、抖音等各种平台上,升学自媒体、教培机构、教育咨询公司、个人等纷纷发布一些中小学招生入学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还掺杂很多假信息,在这里请广大家长朋友以教育部门发布权威信息为准,以免误听误信影响孩子上学。

今年,我市义务教育招生网上报名在5月16日正式开始,全市所有适龄儿童只能通过“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平台”报名和录取,任何提前招生、私下招生、掐尖招生,开学后将无法建立正规学籍,直接影响学生后期的升学。此外,每年招生季,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或机构利用家长焦虑情绪,声称可以缴纳一定的费用协助安排学位,这是典型的骗局。请各位家长务必提高警惕,务必按照正规的报名程序报名入学,共同抵 制违规违纪招生诈骗行为,共同营造更良好的教育生态。
我们欢迎和邀请广大公众对我市招生工作进行监督,如发现有任何学校有违规招生行为的,或遇到有招生诈骗活动的,请尽量掌握和保留确凿证据,拨打市教育局招生违规违纪防诈热线0769-23126361举报,非上班时间也可发邮件至jyjjxk@dg.gov.cn。个别若已造成损失,请马上拨打110报警,尽最 大努力挽回损失。各镇街也均已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

Q8:今年,市教育局在招生宣传方面有什么计划和安排吗?
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为群众提供有速度、有温度的招考服务一直是市教育局努力方向之一。今年,我们在优化升级“招考通”服务的基础上,结合群众的意见建议,谋划了今年义务教育招生系列宣传。今天面向媒体的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微发布,以及刚刚推出的视频《东莞2023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十问十答”》,就是今年以义务教育招生为主题的首轮宣传,让家长总体知悉、简要了解今年招生入学的总体政策、基本流程和要求。下来,市教育局会陆续推出系列招生宣传,请家长知悉并查看,以便更好地做好孩子入学安排:
(1)在网上报名前,推出“网上报名模拟演示”视频和“东莞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申请指南”H5,申请指南H5可以根据学生户籍、申请年级,查询相应的报名条件、入学办法、日程安排、报名流程等,针对性,实用性更强。
(2)在志愿填报前,计划召开志愿填报指导会并全程直播,指导家长根据不同户籍类型、不同入学需求填报志愿;
(3)在民办学校电脑派位前,发布“民办学校电脑派位随机录取流程”视频,同时民办学校电脑派位全程直播,现场公布录取结果。


查看剩余内容
收藏
0
loading
Hi,我是教育宝平台顾问~ 添加我的微信,在查找或下载资料时,我会随时为您解决问题
+加微信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教育宝 > 小升初规划与辅导 > 东莞2023义务阶段学校招生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