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美术到底学什么?

  • # 少儿美术
  • # 美术
3920人阅读 2022年01月08日

儿童美术到底学什么呢?

这个问题在每一个家长和美术老师内心都是存在疑问的,到底学什么呢?
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艺术教育教授 - 维克多·罗恩菲德(Viktor Lowenfeld)的研究,儿童绘画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

自我表现的第*个阶段:涂鸦阶段(2-4岁)
描绘实体的尝试:前样式阶段(4-7岁)
形体概念的形成:样式阶段(7-9岁)
写实描绘的初现:群党年龄-前青春期危机(9-11岁)
类似写实阶段:推理的阶段(11-13岁)
关键时期:从创造活动中看到的青春期危机

也就是说,在每个阶段,学习美术的侧重点是不尽相同的。


不详细解释,自己看下面的图。




认知和基本的绘画技法,是支撑创意和思维表达的基本能力。

艺术敏感度是孩子对于美术直觉和审美培养的基本素养。

学画画的人都知道,有一种艺术欣赏方式叫感觉,就是我们看到一张画的时候产生的兴奋、冲击、舒适、崇拜、疑惑、等情绪,这就是艺术敏感度。

总体来说,国内的绘画培养主要体现在下面两层;而西方的艺术教育,比较重视上面三层。

综上,孩子的美术学习,主要学的是以下三点:

1. 掌握一些美术技能和培养一个兴趣爱好;
2. 学习一种思维方式:观察-思考-表达;
3. 提升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No.1 掌握一些美术技能并培养一个兴趣爱好



4岁左右的孩子可以通过绘画班,学习使用不同绘画材料和工具的方法,感受不同的绘画材料的特点。绘画兴趣班的选择尤为重要,应多了解老师授课的内容及方法。孩子主要以启发式和体验式的绘画学习为主,家长和老师不应追求画得是否好看、是否像而限制孩子的创作。让孩子自由地用学到的使用工具的方法,去表达对事物的所感所想。以此作为出发点,让孩子真心爱上画画,把画画当作是兴趣爱好,而不是拿来“显摆”的手艺。

美术的学习不局限在绘画的技能层面,更应考虑到美术对人的发展。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杨景芝在书中提到的一点,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种,基础美术教育对于儿童而言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手段。

No.2 学习一种思维方式:观察-思考-表达



画画也是需要动脑筋思考的,画画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一个“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

进入到前样式阶段(4-7岁)的孩子,除了学习一些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之外,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当他们发现绘画、所想和实际间的关系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启发和引导孩子去寻找绘画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儿童都依靠记忆画画,重复地画他们脑海中对已有的模式化形象。依靠记忆画画虽然可以锻炼形象记忆力,却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发展视觉认识活动。例如简笔画的学习,虽然可以加速儿童对事物的认识,但是却会干扰和减弱孩子对事物的认知和观察,慢慢地使孩子变得懒于观察事物,或者简化、公式化了孩子对事物认知的方法。最后使得儿童对事物缺乏视觉感知,培养思维惰性和遏制创造能力。

观察-思考-表达:教会孩子用眼睛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引导孩子去认识和思考身边的物体,大到物体的外形,小到每一处细节,学会抓特点和与人之间的联系,培养孩子敏锐的感知力。最后,经过孩子自己对物体的认识和处理,在画面中表现出来。

通过引导,让孩子慢慢养成“观察-思考-表达”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才能让孩子更加顺利地进入样式阶段和写实描绘的初期阶段,在后期的写实阶段突飞猛进。这种思维方式不仅能对儿童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促进作用,还能让孩子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很多家长在孩子8-10岁时,发现孩子的绘画水平停滞不前,认为孩子对画画没有天赋,殊不知是方法没用对。因此,给孩子选择一个好的培训机构也尤其重要,需要对机构的课程有详细的了解,才能避免让孩子掉进坑里。

No.3 提升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是提高创造能力的前提,而想象力又是在意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只有当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有了足够的观察和体验,意象中的图式达到了一定量的积累,才能产生想象力。孩子用想象力结合自身情感,对已经掌握的意象进行加工和改造,才能绘出有创造力的画来。因此,要让孩子有更丰富的想象力应该怎么做?让孩子回归到真实的世界,观察身边的事物,体验生活中的细节,培养他们感受和理解“真美”的能力。

美术作品的评价具有很强的主观意识,且没有很固定和死板的规定来标准美丑,这也是美术可以帮助孩子提升创意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一个原因。和应试不同,美术很少有对错的评判,这种评价标准和方式反而让家长和孩子变得无所适从、难以捉摸。就像是开卷考试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更让人惊慌,开放性的创作更让人无从下手。其实回归自然,画画,只是人们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儿童美术的学习,只是让孩子学会更好地使用不同的绘画方式去表达自身情感。而不是一笔一画地教,过多地干涉孩子的绘画。正是因为开放性的美术评价不拘泥于创作的美丑,也不限制于像与不像,才能更好地发散孩子们的思维,跳出拥有条条框框、标准对错的世界,冲破禁锢思维的枷锁、打开思路,另辟蹊径,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


*文章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剩余内容
收藏
3
loading
Hi,我是教育宝平台顾问~ 添加我的微信,在查找或下载资料时,我会随时为您解决问题
+加微信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教育宝 > 少儿美术培训 > 少儿美术到底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