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技能行家

叶志坚Yip Chi Kin

老师

专业老师

北京
26年经验
293人浏览咨询

简介:导师介绍:叶志坚电影市场学创始人及CEO,拥有超过二十年电影工作经验,曾任职香港电影娱乐集团高管,负责开发电影项目及市务宣传,曾合作导演及演员包括:杜琪峰、林岭东、周星驰、刘青云、古天乐等作品;合作公司伙伴包括安乐电影、英皇电影、美亚娱乐、迪斯尼、华纳等大型电影宣发项目。叶老师近年专注投入大学教育工作,曾任职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课程主任、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演艺学院客席教授;2016年起获邀在国内知名学府担任嘉宾讲师:包括北京电影学院制作人进修班、南京艺术学院电影及电视学院创投工作坊、上海戏剧学院完片制作课程大师讲座、济南大学济南嘉宾讲者等等教学专长• 电影市场学 (创投、发行、及营销)Project Pitching, Distribution & Film Marketing• 创意与设计思维理论与工作坊 Creative & DesignThinking Workshop• 整合营销理论与实践 Integrated MarketingCampaign Theory and Practices• 新媒体与社交媒体市场策略 New Media & Social MediaMarketing Strategy高校教学及公开讲座2018 May 亚洲电影学院电影剧作大师班公开课嘉宾讲师2018 April 上海戏剧学院 完片管理实务(影视)学术讲座「由剧本到创投融资要注意的事」2016 - 2017 北京电影学院制作人进修班嘉宾讲师2016 Oct. 济南大学 学术报告讲座2016 April 南京艺术学院 电影及电视学系 电影创投工作坊导师2016 May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传媒与创意产业管理 高级讲师2014 - 2015 香港城市大学 硕士课程(商业选修)论文导师2013 - 2015 香港理工大学 设计学院「数字媒体」学士课程 客席讲师2010 - 2014 英国考文垂大学/VTC高峰学院 创意科技学位课程 客席讲师2010 - 2012 香港演艺学院 舞台管理学院 艺术硕士课程 客席讲师2006 - 2013 香港中文大学 专业进修学院「电影市场学」课程创办人工作经验现职 「电影市场学」 创始人及 CEO「电影及娱乐盛事」社交平台创办人历任 创意总监 (电影宣传及发行)香港洲立电影发行公司(現寰亚电影集团附属公司)市场总监 (电影宣传及发行)美亚电影及天下电影制作 (美亚娱乐集团附属公司)节目监制(综艺科)香港亚洲电视奖项、电子出版、电影发行、及行业成就✓ 「电影及娱乐盛事」荣获Soc*********.com连续三季*佳区域表现奖(娱乐类别)✓「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HAF」2013 - 2018 连续六年唯1社交媒体合作伙伴✓ 香港电影评论专业刊物「电影双周刊」及「大影画」特约作者(1989–2000) ✓ 「96-97香港电影年鉴」互动光盘 总编辑✓ 奥斯卡*佳外语片提名法语电影Monsieur Lazhar《拉札老师》香港发行及市场策划总监

文字
微信
电话
见面

西沐

老师

专业老师

北京
414人浏览咨询

简介:西沐,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李可染画院)院长、研究员,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上海大学)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陕文投)首席科学家。同时兼任西安美术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评议专家 [1] ,文化部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评审专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创会理事,中国艺术品行业协会发起人及筹备组成员。  人物简介  西沐 : 本名贾杲。男,汉族。1966年生于陕西渭南。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李可染画院)院长、研究员,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上海大学)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陕文投)首席科学家 [7] 。同时兼任西安美术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评议专家,文化部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评审专家 [8]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创会理事,中国艺术品行业协会发起人及筹备组成员。  主要成就  著有《中国艺术品市场概论》(上、下卷) [9] 、《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引论》 [10] 、《中国艺术品资产化研究》(上、中、下卷) [11] 、《中国艺术财富管理概论》 [12] 、《中国艺术品市场批评概论》(上、下卷) [13] 、《中国艺术品市场政策概论》 [6] 、《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概论》 [14] 、《中国艺术金融概论》 [15] 《艺术金融学概论》(待出)、《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2006-2014每年一本) [16] 、《艺术品市场计量学引论》(待出)、《中国画当代艺术》 [17] 等著作近30部;在《自然辩证法研究》《光明日报》《科学学研究》《美术》《中国美术》《哲学动态》等报刊发表论文逾300篇 [8] 。  主导主持了我国首本公开发行的《中国艺术金融》刊物创刊出版 [2] ,文化部《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起草人之一 [8] ,荣获首届中国文艺评论奖(著作奖) [18] [19] 、首届新华网中国收藏年度人物,文化部“文化市场优秀论文”一等奖 [18] ,2013美术报十大年度人物

文字
微信
电话
见面

崔晓东

老师

专业老师

北京
302人浏览咨询

简介: 崔晓东,男,1953年12月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祖籍江苏扬州。197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崔晓东擅长山水画,多年一直从事美术创作和教学。曾任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山水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炎黄艺术馆馆长。出版有《崔晓东山水画集》等多种画集。  个人履历  崔晓东,男,1953年12月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祖籍江苏扬州。中央美术学院教授。197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曾任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讲师。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崔晓东擅长山水画,作品继承了中国正统的山水画传统,画风纯正典雅,自然深厚。对宋、元、明、清诸大家均有较深的研究和借鉴,特别在笔墨语言上千锤百炼,掌握了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逐渐地形成了自己浑厚凝重,格调高古的艺术风格,受到画坛瞩目。被认为是一位在艺术上极具发展潜力的画家。  崔晓东18 岁开始发表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及上海、新加坡、台湾、日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和联展。作品曾参加第7届(作品《近代人》)和第8届全国美展,《历史的思考》等入选1985年“国际青年美展”并获奖,有多部个人画集出版。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等收藏。1998年参与创作了大型山水画《锦绣中华》。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等收藏。  现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画系主任、炎黄艺术馆馆长。  艺术年表  1985年作品“历史的思考”参加《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中国美术馆)。  1989年作品“近代人”参加《第七后全国美展》。  1992年第一部个人绘画专集《崔晓东山水画集》由荣宝斋出版。 1992年作品入选《92水墨创新展》(台北市立美术馆)。  1993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1994年作品“夕阳山外山”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  1996年作品“幽人草阁图”参加《96中日现代水墨交流展》(北京·东京)。  1997年参加《当代山水印象》--当代青年山水画家邀请展(中国美术馆)。  1997年参加《中国当代名家作品珠海邀请展》(珠海)。  1998年参加《当代国画家学术邀请展》(中国美术馆)。  1998年参与创作由中央政府为庆祝香港回归一周年,向香港特区政府赠送的大型山水画《锦绣中华》。  1998年作品“白云山中”参加《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中国美术馆)。  1998年参加《第一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  1999年被评为中央美术学院优秀教师。  2000年赴日本东京、福冈讲学。  2001年作品“溪山无尽”参加《情系西部一一中国画邀请展》。  2001年作品“夕阳山外山”参加《百年中国画展》(中国美术馆)。  2002年作品参加《水墨本色》邀请展。

文字
微信
电话
见面

郝琳琳

老师

专业老师

北京
405人浏览咨询

简介:郝琳琳,女,北京工商大学教授,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2009年7月至2009年8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后,曾任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挂职)。  从事教研工作二十多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主要有:(1)论文成果: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10余篇被CSSCI检索收录。(2)著作和教材成果:主编《税收法律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已修订至第五版,其中第二版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完成学术著作《信托所得课税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等5部。主编、参编其他各种教材7部,其中含1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3)课题成果:主持并完成的纵向课题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信托税收法律制度研究”(主持);教育部课题“促进教育发展的税收制度研究”(主持);国家发改委课题“企业破产税收政策研究”(主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对策研究”(主持),北京市法学会重点项目“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主持);北京市教委中青年骨干教师项目“高等学校财税法教学的短板与改革”(主持);主持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信托所得课税问题研究”(主持)等等。  获评北京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获评北京工商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具有丰富的财税法和税收政策与制度授课与培训经验,曾多次为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国税局、四川省国税局、山东省国税局、西藏自治区国税局以及建筑行业协会、光伏行业协会等讲授税法理论与实务课程,并广受学员好评。  担任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金融服务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财税大数据专委会副秘书长、北京市企业法治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参加《环境保护税法》、《船舶吨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耕地占用税法》、《车辆购置税法》、《印花税法》、《北京市自贸区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立法或修订的专家论证,为落实税收法定贡献学术智慧。

文字
微信
电话
见面

刘双舟

老师

专业老师

北京
402人浏览咨询

简介: 刘双舟,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法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市场监管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兼任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广告业协会法律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法律咨询委员会委员。  个人简介  刘双舟,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法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市场监管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1998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今在中央财经大学任教;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兼任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广告业协会法律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法律咨询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法律经济学、经济行政法学、拍卖法律与经济学、广告法学、艺术金融与法律等。  学术成果  论文  1.《文化发展战略与法律保障》载《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6期;  2.《艺术品税收及网络拍卖的相关法律问题》载《文物天地》2013年第12期;  3.《收藏中常见的法律风险》载《文物天地》2013年第11期;  4.《艺术品真伪及相关法律问题》载《文物天地》2013年第10期;  5.《中西文化差异在法律治理模式塑造中的影响》载《科技、文化与法律》,2013年9月出版  6.《艺术品拍卖市场理性回归》载《北京文化创意》2013第9期;  7.《文化冲突及其对我国法治进程的影响》,2012学术前沿《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  8.《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张弛有度》载《文化产业》2012年第10期;  9.《司法拍卖不宜采用纯网络形式》载 《中国拍卖》总第76期;  10.《解读内地艺术税政》载《收藏/拍卖》2012年第7期;  11.《创意经济与法》载《创意经济》2012年第6期;  12.《竞价排名止于立法----网络竞价推广商业模式的危害性分析》载《北大商业评论》2011年第10期;  13.《关于首都环境圈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思考》载《新视野》2011年第4期;  14.《拍卖是美国房地产交易的方式》载《中国拍卖》总第54期  15.《拍卖法不调整司法强制拍卖的观点值得商榷》 载《中国拍卖》总第51期;  16.《从法律角度解读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载《中国拍卖》总第50期;  17.《电影媒体价值的提升呼唤观念的转变》载《中国广告》2010年第5期;  18.《拍卖成交确认书纠纷引发的法律思考》载《中国拍卖》总第47期;  19.《完善我国拍卖师制度的几点思考》载《中国拍卖》总第43期;  20.《从业资格证书含金量有多高》载《大众理财顾问》2009年第10期;  21.《我看美国拍卖学校》载《中国拍卖》总第40期;  22.《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建设的完善》载《中国法治论丛》2008年卷;  23.《个人独立意识与我国传统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载《理性与智慧:中国法律传统再探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24.《人的独立意识:分析社会治理模式变迁的一个视角》  25.《拍卖:“一槌定音”背后的法律难题》,法制日报 2007-02-11  26.《当物权与著作权冲突时,应当坚持物权优先原则》,《中国拍卖》2008年8月 总第27期。  27.《保密及不竞争协议合法吗》,《中国拍卖》2008年7月,总第26期。  28.《拍卖业问题探讨》,《中国拍卖》2008年6月,总第25期。  29.《约会权能拍卖吗》,《中国拍卖》2008年4月,总第23期。  30.《如何理解拍卖规则与其经济功能》,《中国拍卖》2008年3月,总第22期。  31.《用经济学理论实现拍卖效益最大化》,《中国拍卖》2008年2月,总第21期。  32.《拍卖经济学基础教程内容前瞻》,《中国拍卖》2008年1月,总第20期。  33.《买受人违约,竞买保证金应归谁》,《中国拍卖》2007年12月,总第19期。  34.《论恶意串通的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中国拍卖》2007年1月,总第8期。  35.《论拍卖中恶意串通的构成要件》,《中国拍卖》2006年12月,总第7期。  36.《两次落槌,案解拍卖主持权》,《中国拍卖》2006年11月,总第6期。  37.《近代舆论监督的兴起与言论出版自由的法制化》,《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11月。  38.《税收文化与宪政精神》,《财经法律评论》2004年8月。  39.《简析法律监督体制的近代化》,载《法律史学研究》2004年月。  40.《经济普查亟待法学界把脉》,法制日报2004年5月1日。  41.《法学理论体系建设的世纪回顾与前景展望》,载《20世纪中国法制的回顾与展望》2002年。  42.《中国法理体系的演进及其启示》(合作),  43.《建国初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化》,载《民族法学评论》2000年一卷。  44.《文化金融要健康发展须预防五个误区》载《中国文化报》2013年02月22日;  45.《村落遗产保护刻不容缓》载《中国文化报》 2013年12月05日;  46.《自贸区难解中国艺术品的渴》载《东方早报》2013年12月02日。  专著  1.《艺术品金融与投资》,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年版  2.《广告法典型案例解读》,中国工商出版社2016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释义》,中国工商出版社2015年版。  4.《新广告法精解与应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年版。  5.《拍卖法律案例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年版  6.《拍卖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中国拍卖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8.《明代监察法制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版。  9.《WTO知识解读及应对措施(农业)》,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参编  1.《反腐法制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外国法系精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官箴书点评与官箴文化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通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执法用法全书》,中国言实出版社1998年版。  教材  1.《企业经营法规解读》,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拍卖基础教程》,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3.《拍卖经济学基础》,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4.《拍卖法案例分析教程》,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5.《新编法理学》,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中国法律思想史》,参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7.《法理学》,参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8.《中国法制史》,参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9.《实用经济法》, 副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2004年版。  课题  1.海西艺术品市场指数研究  2.关于设立北京艺术品交易中心的模式研究与框架方案  3.拍卖保证金法律问题研究  4.艺术品确权、评估及抵质押研究  5.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构建的法律研究  6.拍卖法律制度研究  7.拍卖法律制度研究:以中美拍卖法律制度比较为中心  8.中央财政支持节水型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9.法律经济分析方法的运用及其限度

文字
微信
电话
见面

李相

老师

专业老师

北京
21年经验
418人浏览咨询

简介: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会员。执导电影多部,创作电影、电视剧本多个,具备深厚的专业背景和广阔的人文视野,通晓影视行业各环节特点及发展现状。曾受邀为第三十二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大时代小故事──朱石麟电影世界》做专题讲座,曾参加第十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担任中国电影博物馆香港电影厅撰稿人等。现供职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曾获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三届华语青年影像“北京计划”优秀青年导演,中国电影艺术中心青年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华夏杯”港台电影优秀论著评委会奖。1997-2001 兰州教育学院 美术系 讲师2004至今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中级职称)期间与CCTV6电影频道、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中影集团等机构合作,拍摄剧情片、纪录片、专题片多部故事片导演作品:电影: 《再见,天堂》电影: 《被遗忘的天使》微电影:《没那么简单》、《心愿》等编剧作品:电视剧本:《飞越彩虹》、《芨芨草》电影剧本:《幸福花房》、《一个都不能穷》、《非爱情故事》等担任美术师:电影《立夏》、《小镇猪事》等纪录片作品:《黄河湾的孩子》、《新中国第1位女导演》、《中国电影口述历史》、《电影中的喜剧青春》、中国电影集团《赤壁》宣传片等策划:电视剧:《白银谷》、《我的泪珠儿》、《爱就爱了》、《牛郎织女》、《大观园》、《浪击天涯》、《村里村外》等电影:《姐妹》、《咱们的绝活》、《琴麻岛的海》、《心泉》、《戏圣》等发表文章:在《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等电影类核心期刊发表《儒梦人生——侯孝贤电影的作者特质》、《恍惚之象——数字时代对电影真实性及其美学可能的再认识》、《3D电影美学初探》、《香港与内地贺岁片的历史、风格与相互影响》、《边缘生态、城市记忆与生命意志——陈果导演风格研究》等论文十余万字,另有多篇文章发表于《文艺报》、《中国银幕》等报刊杂志。参加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当代电影的历史叙事研究》国家广电总局社科研究项目:《全国电影二级市场调研》《改革开放30年内地与香港合拍电影研究》《国产3D电影内容创意发展研究》

文字
微信
电话
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