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Sing吧学唱歌―流行声乐

学的东西越多,反而唱得不好?丨Sing吧广州学唱歌培训

作者:Sing吧学唱歌 来源:Sing吧学唱歌 2019年05月07日

“发起人”比“跟风者”重要得多

没有靠谱的灵感和十二分的把握不要轻易成为“发起人”,否则团队协作会陷入混乱。每个人在自己熟悉擅长的线条可以作为“发起人”,但在别的线条可以作为“支撑者”或“跟风者”。

团队和声乐同理,同一时间,注意力有限。专注在一个维度上的控制声柱音准和核心质感颗粒,然后再兼顾配合“装饰音”和“边缘音”的使用才能使作品表达到位而丰富。很多初学者刚开始什么都想要,不能专注一条条线条,结果越急越适得其反。另外从肌能上,注意力是有限资源,生理上和葡萄糖有关。不能专注时,适当的休息和补充糖份是不错的选择。

很多声音肌能条件不错的人,用了很多力量(1)却在声音上体现不出来。其实因为“边缘化”(5)声音和“主声带”(4)声音经常互相抵触,导致声音运用率(7)不高,也就是力量互相抵消了。当深入一个领域,会发现,每个声音器官其实都有自己习惯的运作方式。刚开始要了解各个器官在不同频率表现时的声音习惯,然后才能先统一音色。当然有能力的人可以练多几种音色便于作品表达(10)和层次(8)切换。当声音“发起人”器官和“跟风者”器官产生冲突时,以“发起人”为主。“跟风者”即“边缘音”或称为“装饰音”,在跟随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许多想法,但大多数都是片面碎片的,决策不好反而影响了整体。

总结,到达一定程度的同学,如果觉得提升很吃力了,就要回归到基础。基础建设再做好一些,毕竟肌能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相关资料
声乐导师语录(8)丨Sing吧广州学唱歌培训 每次课都追求效果进度丨Sing吧广州学唱歌培训 唱歌的换气有多重要?丨Sing吧广州学唱歌培训 Sing吧流行声乐培训,广州学唱歌,专业0基础唱歌培训 广州学唱歌哪里专业又好玩丨Sing吧广州学唱歌培训
标准版
教育宝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