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峰研教育考研学习中心

双非热度远超双!考研人开始反了吗?

作者:峰研教育online 来源:峰研教育online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12日

通过盘点近几年的考研趋势,在报考人数激增的大背景下,多所“...

通过盘点近几年的考研趋势,在报考人数激增的大背景下,多所“双非”院校的报考人数远超“双”,增幅更是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不同于以往的“热门高校扎堆报考”,大家越来越重视上岸*。因此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双非”院校,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985/211学校的考生。这也使得“降级考研”(也被称为“逆向考研”,即本科就读985/211/双高校的同学在考取研究生时,“降级”选择报考普通高校的现象)成为热门概念。
*图源网络被分数线和报录比狠狠虐伤后,考研人逐渐认清了现实:与其死磕梦校,不如稳求双非👇——逆向读研的比例,从 2018 年的 3.8%,渐渐涨到了 2022 年的 5.8%。——“双非”院校应届读研群体中,到“双”院校读研的比例从2018届的43%下降至2022届的37%。尽管考研群体中选取本校或更好大学“向上考”仍是主流,但“逆向考研”的人数也不断上升。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析一下具体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ART.1“双非”与“双”热度分析想要分析院校的报考热度,非常重要的一个数据就是报考人数。通过已经公布报考人数的院校数据来看,小编整理了24考研报考人数的,我们一起来看看。①北京大学:近3万人,与去年基本持平;②浙江大学:3万余人,较去年减少千余名;③暨南大学:28663人报考,相比23考研的30854人,减少约2000人;④南京大学:近2.7万人,较去年减少约3千人,降幅约10%;⑤云南大学:近2.6万人,较去年减少约5千人;⑥华南师范大学:25964人,较去年减少3231人,降幅约11%;⑦复旦大学:2.5万余人,较去年减少约5千余人,降幅约16.7%;⑧中国人民大学:2.5万余人,较去年减少2千余人,降幅约7%;⑨深圳大学:24123人,较去年增幅6.1%;⑩北京师范大学:2.4万人,较去年减少约3千人,降幅约11%;可以看到,今年考研报名人数总体下降,不仅24考研的总报考人数下降,已公布报考人数的院校中大多数也是呈下降趋势!而在一众报考人数下降的趋势中,却有一所“双非”院校不降反增,那就是深圳大学。在24考研中,深圳大学可谓直接爆火到“起飞”,报考人数达到24123人,增幅6.1%。
*图源网络而深圳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分数线,更是达到了410分。作为双非院校,这样的报考热度算是非常高了!除此之外,由于今年许多院校并未公布报考人数,小编也结合网上消息,整理了一些报考热度上涨的“双非”院校。广州大学:18647人西北政法大学:15037人江西师范大学:14131人山东科技大学:1.2万余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2万余人燕山大学:9707人安徽医科大学:8516人,较去年增加700人新疆医科大学:8420人南华大学:6508人西安财经大学:6236人,较去年增加1047人内蒙古工业大学:6126人陕西科技大学:5832人,较去年增加536人,增幅约10%安徽中医药大学:近4700,较去年增加400人沈阳药科大学:4635人,较去年增加270人江苏海洋大学:2556人,较去年增加6.3%在24考研报考人数下降的大环境下,这些“双非”院校基本都保持了6%幅度的增长。而像排在“双非”前列的院校,如浙江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等,虽未公布24考研相关报考人数信息,但根据报录比等情况的预估,也应该都达到了2万人的程度。并且,从往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院校的新生身份分析可以看到,来自“双”院校的新生占比均有所提高。由此可见,每年从985、211、双院校,逆向考研到“双非院校”的学生已不在少数,这也是大学生考研的一种“新方向”。Part.2“逆向考研”的原因如果问到“双非”热度为什么会暴涨?*直接的原因可能就是:——考研不易,逆向考研的确能够增加上岸的几率。——逆向考研可能是*优解,有的院校实力并不差。小编看到大家关于“逆向考研”的讨论,大多数网友都是报以理解支持的态度。
*图源网络毋庸置疑,「逆向考研」正是考研热潮下最具代表的趋势之一,这其中也有考学压力、学历焦虑、个人选择等多方面的原因。01 追求研究生学历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就业市场的竞争也是水涨船高,若想要在一众就业者中脱颖而出,研究生学历必不可少。除此之外,很多同学的本科专业可能并不适合考公、考编,因此,迫切需要通过考研调整自己的专业,所以考研选择一个更容易上岸的院校肯定更为明智。02 稳妥上岸逐渐成为考研追求考研竞争的激烈程度剧增,尤其是一些热门高校和热门专业(例如:法硕、心理学、新传等)。其中有很多优秀的学生报考,但是招生名额是有限的,即使再多优秀的人也总要有人黯然收场。因此相比较机会渺茫的上学校,倒不如退而求其次图个稳定上岸。03 更看重专业而非仅看学校层次在很多双非院校里也有一些专业是非常强的,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很高,例如华东政法大学里的法学,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技就属于此类。但也要注意,部分双非院校的热门专业,分数之卷同样不输学校。如黑龙江大学的教育学分数线402分,情报学分数线400分,档案学分数线402分。但整体来讲,双非院校的竞争激烈程度相对较低,大家在报考时注意参考往年*及报录数据。目前研究生院校共有800多所,而双非院校就有700所,这样算下来,双非肯定也是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主体。比起二战、三战上学校,再或者是调剂上岸,做到一战一志愿上岸是更多同学们*稳妥的选择。Part.3要不要选择“双非”?相信所有考研的同学们都听说过一句话:“考研不考985和211不如不考”,难道“双非”就不值得考吗?之所以会有很多人认为“双非研究生不值得考”,是因为“值不值”本身就是一个比较,这句话是需要搭配前提条件的。很多人觉得不值得的前提条件,比如说:一志愿复试遗憾没过/初试差几分,调剂到双非,双非研究生值不值得?如果初试分数实力在985、211复试线之上,因为复试疏忽落后,或者初试分数仅差几分,高分调剂到了“双非”,确实可能会有不甘心。但如果,你本科本来就是普通二本或者三本乃至于“专升本”,那么,考研考“双非”院校,小编认为还是非常值得的。除此之外,很多人觉得不值得的前提条件还有:公务员考试上岸了,同时上岸双非研究生,值不值得读?这种情况下,可能读个“双非”院校真的不是什么必需品。毕竟近几年就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读了“双非”硕士以后毕业出来仍然需要面对工作难找的现状。但是相反地,如果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或者说目前的能力也找不到好工作,那么小编认为提升学历永远不会错。并且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考公,向来都是“学历>学校”。即便是投简历找工作,岗位里会有对“学历”的要求,但基本都没有对学校的要求(可能部分地区人才引进会要求“双”大学,但省内“双非”院校享受同等待遇)。而自己第*志愿要不要选择“双非”,同学们可以综合以下几方面的情况考虑。01 看个人目标我们选择考研时,一定有自己的理由。想想自己考研的初心是什么,对未来发展有什么样的规划,侧重于就业还是做研究?未来要发展的方向需要什么?文凭、人脉、教育资源还是就业机会?目标不同,方向就不同,做选择时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也就不一样。举个例子,如果你未来打算做一名律师,并且想进入大律所工作,可能985、211的名头就不是那么重要,相反“五院四系”在业内的认可度还更高一些。如果你有志于从事金融行业,比较有名的财经类院校可能资源更广一些。单纯就科研来讲,一些双非院校的专业实力比一些985、211院校的还要高,处在该专业研究前沿的大牛导师也不少。这种情况下,读个双非研究生也不错。02 看院校实力双非院校中不乏专业实力强劲的好学校,而985、211也不代表没有弱势。比如,在第五轮评估中,东北财经大学的应用经济学、黑龙江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被评为A类;而同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评估结果只是C-。从下面升级结果的对比中可以看到,除了实力强劲的985院校,也有不少“双非”院校取得了不错的*,获得B+以上的评估结果。就算是双非院校,也是要看专业和导师的。有些双非院校虽然名气没有985、211学校大,但专业和导师实力都很厉害,属于行业翘楚,一点不比学校差。还有个别院校,之所以没有评上985或者211,并不是实力不强,而是因为同一地区有其他学校评上了,这也与国家和教育部的统筹建设有关系,所以不能一概而论。03 看自己的实力既然选择了考研,也为之付出了很多,我们肯定希望最后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院校报考难度与个人实力之间的差距多大才合适。尤其有些同学选了学校作为一志愿,但最后复试*只差一点🤏,这个时候再去调剂,可能也没有合适的学校了。反而比自己*低的同学一志愿直接上岸,这样的打击也是非常大的。考研择校,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最重要!当评估自己实力后,如果确实认为与985、211之前有一定差距,此时,选择好专业能力更强的双非院校,性价比更高。最后希望同学们都能找到合适的院校,此战成硕!
往期推荐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加微信咨询
娄老师 @峰研教育
微信号:176******73

专业讲解各类课程问题、规划学习方案

微信咨询
相关资讯
报错不退!各地25考研报名费汇总! 考研*纯学的时候到了! 每日一练day.192 峰研教育学管师工作展示(第八十九期) 每日一练day.191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