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平台上层出不穷的数字人主播,文旅宣传片中的“智能向导...
短视频平台上层出不穷的数字人主播,文旅宣传片中的“智能向导员”和“数字代言人”,在B站爆火的“冷门歌手AI孙燕姿”,在各种舞台上以逼真形象和互动能力吸引着观众目光的虚拟偶像……数字人正以多样化的形象和创新的互动方式,悄然走进大众视野。作为由计算机图形学、动作捕捉、深度学习、语音合成等计算机手段创造及使用,并具有多重人类特征(如外貌特征、人类表演能力、人类交互能力等)的综合产物,数字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的未来产业,也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高级形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人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有望形成千亿级新赛道。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企业与资本布局数字人领域。
杭州亚运会闭幕式上的数字人而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大热,也让虚拟数字人的发展获得飞跃式提升,从外观数字化逐渐深入到行为的交互化、思想的智能化。以虚拟主播、虚拟偶像、虚拟员工等为代表的数字人成功进入大众视野,并以多元的姿态在影视、游戏、传媒、文旅、金融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首位虚拟数字讲解员-艾雯雯虚拟数字人是一种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仿真技术创建的虚拟人物。它结合了人类外貌、语音和认知能力,能够与人类进行交流和互动。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的数字人外表特征、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其语音是通过语音合成技术生成的,使得其能够像人类一样产生自然的声音和语调。虚拟数字人的发展与其制作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从*早的手工绘制到现在的CG ( Computer Graphics,电脑绘图)、人工智能合成,虚拟数字人大致经历了萌芽、探索、初级和成长四个阶段。萌芽阶段
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尝试将虚拟人物引入到现实世界中,虚拟数字人步入萌芽阶段。该时期虚拟数字人的制作技术以手工绘制为主。其中就有两个典型的例子,一个是:1982年,日本动画《超时空要塞》播出后,制作方将女主角林明美包装成演唱动画插曲的歌手,并制作了音乐专辑,林明美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位虚拟歌姬。另一个是:1984 年,英国人George Stone创作出一个名为Max Headroom的虚拟人物,MAX拥有人类的样貌和表情动作,成功参演了电影,拍摄了多支广告,一度成为英国家喻户晓的虚拟演员。探索阶段
21世纪初,传统手绘逐渐被CG、动作捕捉等技术取代,虚拟数字人步入探索阶段。该阶段的虚拟数字人开始达到实用水平,但造价不菲,主要出现在影视娱乐行业,如数字替身、虚拟偶像等。电影制作中的数字替身一般利用动作捕捉技术,真人演员穿着动作捕捉服装,脸上点上表情捕捉点,通过摄像机、动作捕捉设备将真人演员的动作、表情采集处理,经计算机处理后赋予给虚拟角色。2001 年,《指环王》中的角色“咕噜”就是由CG技术和动作捕捉技术所创立的,这些技术后续还被应用到《加勒比海盗》、《猩球崛起》等电影制作中。2007年,日本制作了第*个被广泛认可的虚拟数字人“初音未来”,初音未来是二次元风格的少女偶像,早期的人物形象主要利用CG技术合成,人物声音采用雅马哈的VOCALOIDI系列语音合成,呈现形式还相对粗糙。初级阶段
近五年,得益于深度学习算法的突破,虚拟数字人的制作过程得到有效的简化,虚拟数字人开始步入正轨,进入初级阶段。这一时期人工智能成为虚拟数字人不可分割的工具,智能驱动的数字人开始崭露头角。成长阶段近两年,虚拟数字人正朝着智能化、便捷化、精细化、多样化发展,步入成长阶段。2019 年,美国影视特效公司数字王国软件研发部负责人Doug Roble在TED演讲时展示了自己的虚拟数字人“DigDough”,可在照片写实极逼真程度的前提下,进行实时的表情动作捕捉及展现。2020年,三星旗下的STAR Labs在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出了其虚拟数字人项目NEON,NEON是一种由人工智能所驱动的虚拟人物,拥有近似真人的形象及逼真的表情动作,具备表达情感和沟通交流的能力。随着越来越多的虚拟数字人的出现,虚拟数字人被应用到行业发展中。虚拟数字人应用的三大方向
方向一主要以创建 IP 影响力或打造粉丝经济为目的的虚拟数字人应用,包括虚拟偶像、虚拟 KOL、虚拟演员、虚拟主播等。基于“IP 孵化 + 内容运营”,赋予它们独特的人设和人格特质,以此来吸引不同受众群体的关注。从而形成一定规模的流量基础和情感链接,再通过诸如直播带货、跨界品牌代言、IP 授权周边衍生品、娱乐演艺等多种手段来实现价值闭环或进行商业化变现。相对真人 IP,数字人 IP 的可塑性更强。包括形象、人设及背景故事的创作自由度为数字人 IP 的商业创新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重塑粉丝经济。方向二主要以替代真人服务、实现降本增效为目的的虚拟数字人应用包括虚拟客服、虚拟前台、虚拟导游、虚拟主持人等。它们根据各自领域所长,能够“7x24 小时”在岗不间断的提供服务支持尤其针对标准化、重复性高的真人服务可以实现数字化替代,并结合业务流程自动化,帮助企业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服务成本,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路径。
相对真人服务,虚拟数字人具有较高的灵活度。它们可以随时随地上岗工作,不受主观、时间、环境或外界不确定因素影响,企业可控性强,可以保证服务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也能降低企业因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隐性成本问题。同时,虚拟数字人的边际效益递增现象显著。一方面,虽然前期数字人制作需要一定投入,但数字资产复制使用的边际成本很低,单个数字人的可变成本也低于真人。另一方面,虚拟数字人具有较强的深度学习能力,结合知识图谱技术和数据训练,可以不断优化服务精度、扩展业务广度,从而提升企业数字人“人力“资产的投入产出效率。方向三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相关技术的逐步成熟,通过深度学习和认知泛化,虚拟数字人将会全面突破应用边界,升级成为数字世界的“超级助手”。与前两个应用方向不同,虚拟数字人的第三大应用方向不再仅遵循真实世界的“替代“逻辑,初衷更在于满足用户与数字世界的连接和交互需求,实现对于数字世界的直接操作。
正如《元宇宙“破壁人“:做虚实融合世界的赋能者》白皮书中所描绘的图景一样,“这些数字人将成为我们在数字世界的 AI 代理人”。通过与它们的直接交互,可以“随机应变”的针对用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人性化陪伴和智能化服务,成为人们通向虚实融合世界的超级入口。虚拟数字人的价值 虚拟数字人的出现,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还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试想一下,在忙碌的工作日,我们可以通过虚拟数字人预约餐厅、购买电影票,甚至规划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在这个过程中,虚拟数字人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艾媒咨询提供的《2023年中国虚拟人产业发展与商业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866.1亿元和120.8亿元,预计2025年分别达到6402.7亿元和480.6亿元。
在商业化探索中,数字人带货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真人主播即使精力充沛,也只能直播大约每天4小时。剩下漫长的时间都被白白浪费掉。“闲时直播”正是京东数字人提出的场景。
据官方资料,京东数字人用来完成真人直播以外的闲时直播,成本不足真人的1/10,闲时交易转化率却能提升30%。这对于品牌方来说,完全是增量。虚拟数字人作为元宇宙重要的细分赛道之一,目前被拓展到文旅行业的更多场景中,在硅基智能旗下制作的不少数字人成为文旅行业有代表性的数字员工、数字导游和数字主播。在提高人们文旅体验的同时,帮助文旅企业降本增效、提升服务水平,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千亿级新赛道竞争日趋激烈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人也会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有望形成千亿级新赛道。诱人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众多科技公司纷纷布局数字人产业。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企业与资本扎根或进驻数字人领域。
行业人士普遍认为,人类社会与元宇宙将以“元宇宙+”的模式实现长期共存。在这一过程中,虚拟数字人作为一种关键的数字工具,将广泛渗透到传统产业中,实现产业的向外扩展,成为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