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瀚思心理培训

催眠案例 | 一个疗程的催眠治疗,让厌学高中生重返校园

作者:瀚思心理 来源:瀚思心理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11日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青少年厌学问题是很多家长都颇为头疼的,甚...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青少年厌学问题是很多家长都颇为头疼的,甚至还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下面这个案例非常典型,看治疗师如何用催眠解决问题。有一个高一的男生叫小明,他的厌学症状非常严重,一到学校就出现发抖、头疼、恶心、心慌的症状,在家的时候很正常,只要去学校就不行。他后来就去做了催眠。治疗师先了解了他家的情况:小明是家里的独子,父母都是普通的打工人,他们认为小明自小聪明过人,将来一定能……,甚至读到硕士、博士。小明也很争气,他从乡镇考到了城里的重点高中,但住校生活非常不适应,母亲则到城里租房陪读,父亲每周会骑电动车跑几十公里的路来看望,还对他强调:你一定要好好学习。生活学习上的不适应,加上父母的高期待和要求,他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去学习,*不断下降,他很着急,越急就越学不进去,恶性循环。这种想学学不进去的矛盾心理,导致他开始“发抖、头疼、恶心”。
催眠治疗师分析说:当意识和潜意识发生冲突无法解决、协调时,人体往往会发展出一个症状来避免面对这样的冲突。在这里他的潜意识找到一个方法可以让他得到解脱,就是“发抖、头疼、恶心”。这样他就可以暂时不用在学习和不学之间选择了。或者说就给“学不进去、学不好、*下降”找到一个很好的理由。这就是心身的连带反应。在这个案例里,小明的潜意识已经给学校和学习之类的事情建立了一个特定的联系。处理这种问题,动力催眠师的做法是通过催眠打开他的潜意识,然后将他对学习的联系改变,建立一个新的、积极的联系。催眠师可以做的是解除他潜意识里的冲突,不让这个症状影响他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提升他的学习效率,发展自己的爱好,更有时间去思考自己的未来。通过治疗师一个疗程的催眠治疗,小明现在已经可以顺利去上学了。他后续还选择继续做催眠训练,但目的已经不是处理那些难受和害怕,而是要帮他去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将集中注意力到学习上,为……。
什么是催眠?通过上面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催眠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不是人们误解的:催眠就是让人睡过去,甚至会导致自己的意识被他人操控。美国心理催眠协会给出催眠的定义是:“催眠包括一个导入程序,在导入的过程中,被催眠者会被告知将会暗示其进入想象体验。催眠导入是一种最初实施的、持续的暗示,让个体去使用自己的想象,并可能会包含进一步详细的导入。催眠程序被用来鼓励被催眠者对于暗示做出反应以及去评估其对于暗示的反应。当使用催眠时,个体(被催眠者)在另一个个体(催眠师)的引导下对暗示进行反应,这些暗示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主观体验,以及在知觉、感觉、情绪、想法或行为层面引入变化。”也就是说,催眠是一种注意力高度专注的聚焦体验。来访者在催眠环境中会经历一个高度受暗示的阶段。催眠师在这个阶段中与被催眠者交流、引导他们放松,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们内在的体验上,从而让被催眠者接受催眠师的“暗示”,影响被催眠者的感觉、情感、认知和行为。当我们自身处在焦虑紧张的状态(神经肌肉锁结的状态),过往的经验、方法已经无效,你的意识和头脑已经没有解决方案了。应用催眠帮助我们调频身心状态,让你不再局限于意识,而可连接到比意识更深的潜意识。催眠与潜意识密不可分研究指出,催眠是与其他形式的意识交替的一种状态。通常情况下,我们有意识地思考、做出决定,处理身边的事情,但是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因素不仅是意识层面的内容,更多是我们的潜意识。催眠师对我们进行催眠,实际上是通过“暗示”去和我们的潜意识进行交流,触发我们心理被隐藏起来的真实想法和情感。当我们的固有想法和模式、单一的信念和价值观、固定的身份认同被潜意识突破后,催眠帮助我们找到了无限的可能性,让我们找到了导致问题*核心的部分。案例:有一个十五岁的初中男孩,一直不敢一个人睡觉,非要和父母一个房间睡。问他什么原因,他总说:“我怕鬼!”尽管家人不停地和他说,世界上没鬼,但也没什么用。男孩来进行催眠治疗,进入催眠状态后,治疗师问男孩:“你*早什么时候开始怕鬼的?”男孩想了片刻回答:“三岁的时候”。“白天还是晚上?”治疗师问。“晚上”他回答。“是在什么地方?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治疗师问。“在我邻居家,他给我讲了一个鬼故事”他回答。“你当时的感受是怎么样的?”治疗师问。“我很害怕,被吓得魂飞魄散。”他回答。在催眠状态中,男孩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恐怖的场景,身体还不停地抖动。治疗师利用催眠治疗,与男孩的潜意识对话,将男孩的症结在催眠中做了处理,之后,男孩就再也不怕鬼了,问题解除了,也敢一个人睡了。可以说,很多的心理病理问题都是在催眠状态下形成的,这些问题隐藏地很深,因此它*好也在催眠状态下去治愈。
每个人都可以被催眠吗?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被催眠的。催眠的效果好不好,很大程度取决于接受催眠的那个人本身的特质。容易受催眠师暗示的人、或被自己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催眠。催眠的程度越深,对个体的影响越强。一般,来访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催眠性“恍惚”状态:①浅层催眠能控制个体的肌肉活动;②中层催眠可以影响个体的感官和知觉;③深层催眠则可以进一步控制个体的思想和意识。由于不同的人接受暗示的程度不同,催眠在个体之间的效果也有所不同。有关资料表明:①能进入浅层催眠的人约有95%;②中层催眠的人约有75%;③只有30% -45%的人能够被深层催眠。另外,催眠的发生与人们的意愿密不可分。不愿意接受催眠的人是无法被催眠的,而愿意接受催眠的人也将更容易地进入催眠状态。专注程度和智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哪些人不适合催眠?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①精神分裂症和严重的神经症患者不能使用催眠治疗;②明显的人格障碍、情绪极度狂躁、重度抑郁、有明显自杀倾向和对自己行为缺乏自知力的人不宜采用催眠治疗;③脑损伤并伴有意识障碍、智力明显低下的人不能采用催眠治疗;对催眠不信任者①对催眠存有严重恐惧,对催眠操作者不信任,经解释无法消除者要改用其他治疗方法。身体出状况者①饮酒后、吸毒后和服用药物后不能进行催眠治疗;②疼痛或者其他身体明显不适者,应首先前往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检查,排除生理疾病后,再考虑是否可以接受催眠治疗。
不同年龄的催眠效果年龄4至10岁的儿童易受暗示,可以接受对催眠操作者的指令;10至18岁的人受暗示性比较稳定,也较容易接受催眠治疗;18至40岁的人,催眠治疗效果相对*为理想;40岁以后的人受暗示性有下降趋势;70岁以上的老年人,催眠治疗的效果相对不够理想。此外,安全感较低、性格过分偏执的人相对也不容易进入催眠状态。而安全感较好、智商较高、想象力丰富、创造力较强、易于沟通的人相对容易进入催眠状态。为你推荐🖊:心理咨询基础培训👇👇👇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ABCD成长体系👇👇👇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如需咨询和报名❤老学员请联系瀚思熟悉老师新学员请扫码添加客服老师↓↓↓
加微信咨询
郭老师 @瀚思心能教育
微信号:180******45

瀚思心理专注心理学培训20年

微信咨询
相关资讯
“这是一个90%为面授形式的心理咨询师培养课程”|【瀚思·ABCD执业班】 薅知识羊毛的时候到了!618心理学大咖课特惠清单,手慢真的无! “这是一个90%为面授形式的心理咨询师培养课程”|【瀚思·ABCD执业班】 李银河深圳地面课 · 618早鸟最后席!| 重构亲密·觉醒性别·参透幸福:解锁生命新维度 “这是一个90%为面授形式的心理咨询师培养课程”|【瀚思·ABCD执业班】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