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在选择考研院校时*常见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如何分析目标学校‼️鉴于此,有些同学选择了*简单粗暴的方法:院校排名就是报考难度🤔👋显然这种方式是极不科学的。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如何利用往届招生信息,合理分析目标学校的考研难度。 💁🏻♀️26考研er的免费福利寻求复习规划/选定院校/专业帮助扫码加老师,给你1V1解答↓↓↓
这条信息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专业目录里面有说明。我们通常认为招生人数和录取几率成正比。一些特别热门的专业,如果不知道具体招生人数,很可能从报名的那一刻起已经注定失败。为了保险起见,同学们不能仅看今年的数据,*好能看看往年的数据。报考人数
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信息,从中可以看出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虽然这一数据只能看到前几年的,但是足够我们大致判断出当年的报考情况。每年招考波动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从以往的人数中也可以管窥一二。有的高校特别是学校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多,像这样的专业,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建议不要报考。实际录取人数
通过这个我们能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有一点要注意,有些高校个别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所以要分析下目标院校有没有扩招的传统。如果往届存在扩招比较多的情况,大家就不用太在意9月份公布的计划招生人数,毕竟复试时扩招的可能性会很大。故建议选择学校的时候,尽量选择招生人数多而且有扩招传统的学校。报录比
录取人数除以报考人数就是该专业报录比。这一数据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学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10:1,甚至20:1。这反映的是学校热门专业的真实考情。推免人数
很多同学认为推免人数和考研没有多大关系,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很多学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有的甚至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更加剧烈。如2014年人大金融学硕推免就占录取人数的53.96%,所以各位同学在报考之前,必须搞清楚自己报考专业的推免人数。如若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太少,就一定要慎重了。复试分数线
复试线是*直观的数据,复试线越高,考研难度越大。以经济学为例,2016年国家线为325,大致相当于高考二本线的难度,比较简单;350大致相当于一本线的难度;复试线到370就很难了,一般是比较好的985之类的学校或者顶级财经类院校才会达到。复试线到380甚至390,基本上是考研难度*高那一档了。至于清华五道口复试线420分的情况,肯定是中国最难了。(要注意的是,复试线有校线和院线的区别。有的学校会有多个学院开设同一个专业,各个学院的院线可能不一样。学校给出的复试线一般是各院的*低院线。所以,查找复试线的时候不要混淆校线和院线的区别。如果目标学校只有一个学院开设目标专业,则不存在校线和院线的区别。)但是,复试线在两种情况下会失去参考价值,一个是复试比例过高,另一个是不同学校专业课试题难度差异太大。进入复试比
复试比是指,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教育部规定*低的复试比例为1:1.2,这就意味着,如果录取10人,就会有12人进入复试,有两个同学注定要当炮灰。有的学校复试比会高达1:1.5,甚至1:2。复试比例如果偏高,就能说明两个问题:一,复试线的参考价值降低;二,复试竞争激烈、风险更大。以中山大学金融硕士为例,中大金融硕士2013年到2015年复试线只有330分(2016年猛涨为360),很多人便误以为在过去两年中山大学的金融硕士很好考,那就大错特错了,14年该专业招收45人,结果有96人进入复试,这炮灰可不是一般的多。最终*计算方式
总*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试分和复试分占总*的权重。有的学校初试分会占到总*的70%,有的是初试、复试各占50%,有的学校就不看重复试,复试分只占总*的20%、甚至10%。复试总分越高、复试分数在总*中占的权重越大,那复试就越重要了。也许10分钟的面试同等于复习了将近一年的初试。所以建议那些应试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尽量选择复试占比较低的院校。尤其是内向、表达能力不好的同学,要避免复试比例过高的学校,以免复试被黑。另外在对比不同学校考研难度的时候,还要横向考虑专业课试题难易度的差异,还有些学校不公开真题试卷,所以还要多方权衡。由于笔者专业所限,无法一一透彻分析,故不做赘述。最后,建议大家在备考期间一定要多搜集信息,并且多方面考察,这样出来的结果才会比较靠谱。考研政治复习第一步——攻克最难的马原马原考的不是记忆,是理解应用考前突击做题只会一直错抓住暑期,7月4日-5日,人大教授徐之明老师2天9h带你趣味学懂马原全部考点扫码入群抢占0元马原课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