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题字|赵宝平(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原院长)固本强基SOLID FOUNDATION,STRONG FUNDAMENTALS中国画学院教师教学与创作展Exhibition of Teaching and Creative Works by Faculty of Chinese Painting College展览时间|Duration:2024年4月22日—2024年4月28日展览地点|Venue: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总策划|Chief Planner:刘新 赵斌策展人|Curators:杨振凯 杨柳执行策展人|Executive Curator:刘莎莎展览统筹|Exhibition Co-ordinators:郜尔哲 刘贝贝 帅巍展览执行|Exhibition Executive:曾宇 许闯 周丽莉 胡信坚中国画学院院长 |赵斌滑动查看更多▼在新的时代条件和新的文化语境下,中国画学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将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资源,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是当前中国画学院教育教学与双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提升新时代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形成新的文化动力和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下我们的核心课题。当代社会瞬息万变、日新月异,在这一文化背景与时代语境下,以“固本强基”为学术主题的中国画学院教师教学与创作展,在中国画、书法学与文物保护与修复三个专业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下拉开了帷幕。此次展览涵盖了教师们在教学与创作两方面作品,新的时代,新的思考,是基于历史文脉学院体系的深度与厚度而生发衍化的。中国画学院的历史积淀追溯到1958年学校建立之初,以当代现实主义中国人物画大师王盛烈先生为核心的,赵梦朱、钟质夫、季观之、晏少翔、郭西河、孙恩同、王绪阳、许勇等先生担任专业教师,培养造就了众多优秀人才,为教学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淀了宝贵的教学传统、学术传统,形成了独特的专业特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的中国画系教学与创作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挖掘传统、关注社会、反映时代,以王盛烈、孙恩同、王绪阳、许勇、杜连仁、陈忠义、王义胜、李连仲、赵奇、赵宝平、韩敬伟等先生为代表的教师群体,紧随时代,植根生活,创作出了众多具有鲜明时代精神的精品佳作。进入新世纪,中国画学院在国家“万人计划”教学老师赵宝平教授的带领下,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1年9月首批返聘已离退休教授继续任教,特聘王盛烈先生,返聘许勇、李钟录、孙文勃、刘东瀛、李连仲、王义胜六位先生继续任教。外聘:李巍、姜澄清两位先生,此项举措为当时的人才培养与师资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2002年创建了书法学专业,徐炽、姜澄清等先生做为初建时的专业教师居功至伟,2019年获批成立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离不开冯鹏生与孙坚两位先生的鼎力支持,郭延奎先生更是为文物保护与修复新专业的教学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三个专业的搭建,深化了中国画与书法学、文物保护与修复三个专业的学术内涵,使专业教学在彼此交融、互补中共同提升和发展,形成了三点支撑的教育教学新格局。回望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画学院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专业格局、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最初的东北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科,到新中国初期的彩墨画系与中国画系,再到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画学院,在教学、科研和创作领域培养了诸多优秀人才,也积累了丰厚的教学经验和学术成果。前辈先生们始终心系国运、艺以载道,秉持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初心,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深深扎根于艺术的教育教学与创作之中;注重体验生活、关注社会、反映时代,确立了以“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学术追求,为鲁迅美术学院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如今中国画学院中国画专业已经发展成为专业建设点,书法学专业成为省级专业示范点。中国画学院将继续秉持“强根固本、兼容并包、实践创新、专业互补、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面向生活,崇尚传统,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创作教学带动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推动创作教学;发扬延安鲁艺的红色基因,强调社会意识与人文关怀,将鲁艺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和艺术创作的始终。守正创新,坚持以宽阔的国际视野、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和开放性的教学思维,全面提升教学、学术的活力与动力。进一步深化教学内涵建设,以经济社会发展对艺术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美术学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实现“传承与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面对新时代、新语境,我们勇于承担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当今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成为了时代的呼唤,确立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地位,明确教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者与重要的参与者,努力打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团队是我们的新目标。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发现新问题,适应新时代,夯实基础、立足传统、博采众长、步入当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教学与学术追求,以当代人的思考契合在我们身处的文化发展背景之中,是我们从事教育和艺术实践的重要前提。此次展览不仅帮助我们展示、梳理与研究近年来中国画学院教师们教学、艺术实践与创作的脉络和发展轨迹,同时,站在在新的历史节点,也将为进一步明确中国画学院教育教学发展的未来之路,真正落实教育教学的内涵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这是今天的我们全身心投入到学院教育教学的根本,也是构成今天中国画学院教育教学奋发努力的力量源泉。老一辈先生们所创造的辉煌历史即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压力,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以新的视角清醒的面对当下,勇敢的面对未来,凝心聚力、脚踏实地、砥砺前行是我们中国画学院全体教师的决心,更是历史的责任、艺术的使命与教育的担当。中国画学院院长 赵斌2024年4月专业简介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书法(学)专业创办于2002年。专业建立以来,王盛烈、杨仁恺、徐炽、李巍、姜澄清、章祖安、储云等专家、学者,为本专业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人才。在近二十年的发展进程中,前辈先生与教师们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积淀了宝贵的教学传统、学术传统,形成了专业特色,在教学、科研、创作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国家文化教育与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2012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设置,将书法设置为独立的书法学专业,适应了新时期国家本科教育教学发展的新需求,为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契机与动力。2022年,书法学专业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推荐被教育部确定为省级本科专业建设点。书法学专业秉持“强根固本、兼容并包、实践创新、专业互补、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资源,深化书法学专业的学术内涵,广泛吸取其它姊妹艺术的营养,使专业教学在彼此交融、互补中共同提升和发展。形成了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人文素养的“传承与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近年来,书法学专业教学、科研成果突出,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发表文章多篇,入选国家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获评辽宁省级本科课程一门,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教学改革项目1项。出版专著5部、教材80余部,发表论文40余篇,荣获、省级及其他展览奖项30余项。书法学专业现有任课教师10人(外聘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助教3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9人。1960年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祖籍山东省平度市。字散石,号天柱山人、含道山房主人、集虚斋主人、七竹堂主人。1984 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7 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师从王盛烈先生。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老师,二级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学老师评审专家,辽宁省普通高等院校专业带头人,辽宁省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老师,鲁迅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带头人,鲁迅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至2020年间任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画学院首任院长、兼任书法学专业主任。辽宁省美术家协会顾问、辽宁湖社书画研究会会长、辽宁政协书画院院长、辽宁政协文史馆副馆长、辽宁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欧美同学会·辽宁留学人员联谊会常务理事。获得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人之一),辽宁省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辽宁省研究生精品课程等荣誉与奖励共60 余项。出版专著、主编教材、发表论文 40 余部(篇),绘制教学课稿1000余幅,。作品入选全国第六届、八届、十一届全国美展等,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获奖,并被博物馆、美术馆等收藏。在韩国首尔国立现代美术馆、韩国首尔中国文化院、辽宁省博物馆、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等举办个人书画展。书法作品《刚毅坚卓》138cm×34cm 墨 蜡染纸 2016年对联《开张天岸马 奇逸人中龙》138cm×34cm×2 墨 宣纸 2023年《黄宾虹话语录节抄》32cm×22cm×6 墨 信笺纸 2023年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书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艺术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评委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出版个人专著5部,发表论文十余篇,论文《对当代书法生存状态的思考》获优秀论文奖;书法作品入选展览二十余次,奖项两次,行草书《裴迪诗二首》获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博物馆收藏3项,行书作品《大块凿混沌》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收藏。《中国文字写意-翔》97cm×58cm 纸本设色 2021年行书小品《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35cm×43cm 纸本设色 2023年临摹课稿《书谱》35cm×43cm×15 纸本设色 2024年吉林大学书法研究方向历史学博士,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书法理论与艺术实践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论文发表于《文艺研究》《中国书法》等权威期刊,著有《图说中国书法》《清代碑学研究与批评》等,书法作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收藏。《草书斗方》35cm×35cm 墨 宣纸 2022年《草书小品》17.5cm×35×8 墨 宣纸 2021年大草《郎士元·柏林寺南望》180cm×48cm 墨 宣纸 2023年刘元飞,号两笑山房主、驴屋檐下人,1972 年生于山东即墨,1997 年毕业于聊城大学美术教育专业,曾任聊城大学美术系书法教研室主任,2004 年考取鲁迅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2007 年留校任教,现为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博古以求道》136cm×68cm 纸本 2024年《行草立轴——赵子昂诗》》180cm×60cm 纸本 2023年《家父手植藤》180cm×60cm 纸本 2023年1986年11月生于山东莱芜。2011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学专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2013年……,师从赵宝平教授,篆刻师从甘海民教授,2016年毕业获得艺术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湖社书画研究会会员,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书法学专业教师。篆书《桃花源记》 180cm×49cm×4 宣纸 墨 2023年楷书《五柳先生传》138cm×34cm 宣纸 墨 2023年《陈超篆刻》138cm×34cm 宣纸 墨 2023年1988年7月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0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专业,获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任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书法学专业讲师,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湖社书画研究会会员。发表论文10余篇,见于《中国书法》《中国书画》《艺术品鉴》等;作品多次获省级以上奖项;作品《厚德载物》分别被俄罗斯联邦库尔斯克国立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经济与管理大学收藏;作品《厚积薄发》被俄罗斯阿尔泰国立师范学院收藏;2015年11月以演讲人身份参加美国TED大会演讲。《书论节选》34cm×15cm×9 宣纸 墨 2020年《诗经·蒹葭》74cm×12cm 宣纸 墨 2024年《周岁礼》34cm×15cm 宣纸 墨 2022年1942年6月生,辽宁营口人,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唐宋文学硕士研究生,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客座教授,原沈阳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中国苏轼学会理事,沈阳市语言教学法研究会理事长。曾获荣誉:全国优秀教师、辽宁省优秀教师、沈阳市优秀专家、沈阳市劳动模范、曾宪梓教育基金三等奖获得者、辽宁省优秀课获得者。专著《东坡赋译著》《古代风俗诗画》《华夏节令风俗文化·夏卷》《聊斋志异精读》《中华传统文化系列丛书一一诗词联读写》《中华传统文化系列丛书一一书法文言文读本》《中华传统文化系列丛书一一名碑法帖译注》等多部。主编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明清卷》《两汉史传文》《唐宋词精读》(获辽宁省教育学院教材一等奖)等。发表有“东坡乐府十三首编年”(获全国教育学院文科论文一等奖)等40余篇论文。孙民教授批注书法学专业本科文化课作业甘海民,字巨工,又字天如,号吟庐,1962年生于沈阳,祖籍甘肃兰州。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西泠印社社员,沈阳市文史馆馆员、鲁迅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获“西泠印社”首届篆刻评展优胜奖;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三等奖;全国第五届书法展获全国奖;获第五届全国篆刻艺术展银奖;2017年获第六届兰亭奖铜奖。作品多次入选“国际书法展、国际临书大展、当代篆刻邀请展、国际首届青年书法展、首届国际篆刻邀请展”等全国性重大展览,首届“神龙”书法大赛篆刻金奖。《吟庐篆刻》青田石 2021年草书《陋室铭》68cm×46cm 宣纸 墨 2023年刘金龙,字耀辰,号伯兮,别署博汇轩主人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专业,获硕士学位凡书法、篆刻、绘画一身兼擅现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书法专业硕士生导师,教师教育学院 书法教育研究所所长鲁迅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沈阳文史馆研究员,辽宁省教育学会 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沈阳市民革铁西支部委员,辽宁省书法家 协会会员2017年9 月举办个人展览“ 墨海扬帆 · 刘金龙书法篆刻展”2018年在期刊、学报发表论文多篇。近作《类型学视阈 下沈延毅书法取法研究》发表于《中国书法》杂志出版有专著《刘金龙书法篆刻集》引起广泛关注《边款讲稿》60cm×68cm× 连史纸《刘金龙篆刻》178cm×49cm 纸本水墨《楷书对联》240cm×40cm 墨 泥金纸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辽宁湖社书画研究会理事2010 郑州全景画《锦绣中原》2011 伊春森林博物馆《绿色的呼唤》2011《孙奇逢造像》中国现代文化研究中心收藏2012 惠民历史博物馆组画2013 修复全景画《莱芜战役》2019 羊山战役纪念馆半景画2019 血泪山革命烈士纪念馆独幅画2019 滨州第*个农村党支部半景画2020 山西历史博物馆《娘子关战役》2020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刘店秋收起义》草图设计、半景画绘制2021 日照革命历史博物馆《日照县委建立》《鹤寿》180cm×40cm 红松 油漆 2017年《至诚无息》180cm×40cm 红松 木蜡油 2021年《福寿》180cm×40cm 红松 油漆 金箔 2017年1990年8月生。201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书法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书法学专业,获艺术学硕士学位。现为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书法学专业客座讲师。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湖社书画研究会会员,营口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小楷-选抄《礼记·大学篇》136cm×40cm 粉洒金纸 2022年隶书对联《窗前帘外联》138cm×69cm 墨 宣纸 2022年临摹课稿 小楷-节录王宠《游包山集》139cm×69cm 宣纸 2022年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