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这些小事会“催熟”孩子 性早熟一般是指女童7.5岁以前、男童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的发育。 央视的科教频道节目《健康之路》曾经播出过这么一则真实案例。 9岁女孩小美,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 身高“突飞猛涨” 直到一天周末,小美说肚子疼,妈妈发现, 自己9岁的女儿竟然来月经了 而且她才留意到, 小美的乳房早就已经开始发育。 妈妈赶紧带小美去医院检查,结果被诊断为 性早熟 。 1
向小美这样被确诊为性早熟的娃并不少见,小编上网一搜,发现近年来孩子出现性早熟的情况越来越多。因为 0 1 滥补营养品 滥补营养品是很多家长的误区。 像 燕窝、人参、花胶 如果给孩子当饭吃,先别说营养价值跟水煮蛋差不多,花大把钱却又令孩子发育受损,非常不建议。
图源:微博 还有广东人最爱的 “老火汤” 蚕蛹、鸡胚、蜂王浆、花粉制剂 激素类物质 ,长期滥补真的很容易“催熟”孩子。 0 2 受外源性激素污染 避孕药或其他性激素药 要妥善保管好,以免孩子误服乱碰。 也不要给孩子用 含雌激素和雄激素 的乳膏或软膏,或是含这两类激素的任何保健品。 03 吃得多,动得少 儿童超重或肥胖会增加性早熟风险。 很多研究证实, 肥胖可以刺激儿童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功能亢进,导致性早熟的发生。 高糖油炸的食物*受孩子欢迎,但能量、脂肪、动物性蛋白质吃得过多的孩子,特别容易发生性早熟。
图源:CCTV 10 如果让孩子经常吃 垃圾食品 还会对心脑血管造成负担。 要记住这点:在发育时期,给孩子👉 均衡的饮食 另外,小编在网上也看到过很多所谓的“性早熟食物黑名单”,里面包括 豆浆、鸭脖、鸡肉、鱼肉、蟹黄、鱼子以及各种反季催熟水果 等等, 其实都和性早熟没什么直接关联。
图源:微博,真假参差的“性早熟”食物。 这些食物的确有部分是不推荐吃的,比如含钠过量的鸭脖,但都是因为 其他健康风险 再比如上图中的提到的果汁、榴莲,虽然容易 导致孩子摄入过多的糖分或热量 ,两者过高易导致肥胖,而肥胖可能会增加性早熟的风险, 但这 并不能说喝果汁、吃榴莲就是导致性早熟的直接原因。 04 使用不合规的化妆品、护肤品 打扮早已不是成年人的专利,很多女孩子最新的玩具也不是为芭比化妆,而是自己当芭比,给自己化妆。 市面上有一些儿童彩妆,为了能让消费者在短期内看到效果,很可能会在里面 添加激素 。 有的孩子可能还会直接拿 大人用的化妆品、护肤品 给自己涂涂抹抹。 但孩子的 皮肤屏障功能比较差, 依赖性皮炎和性早熟的风险 。 如何正确选购儿童化妆品、护肤品?可以点击👉 *严新规!没这个标志的产品,不要买给孩子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爱美心理也是需要从小合理引导的。 给孩子多讲讲自然美的好处,打扮是自然而然学会的事情,不需要特意提前准备。 05 过早接触“性”相关信息 另外,电子产品的低龄化,令越来越多孩子都沉迷其中。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孩子,是有很大的未知诱惑。
贝贝提醒:如果孩子接触了一些 不良、有害的 网络信息,或是 超越心理年龄 的行为、画面,对“性”一知半解而又向往其中,隐患就埋下了。 但家长不应该谈“性”色变,而是应及早跟孩子做好性教育相关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