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较2024年(438万)再降50万!
回顾近年来的数据可以发现,在2024年之前,考研报名人数一直呈现增长态势。2021年考研人数为377万,2022年激增至457万,2023年更是达到474万的历史高点。然而,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出现下滑,打破了十年来的增长趋势。而如今,2025年的报名人数再次下降至388万,这一变化迅速登上热搜话题榜,引发了#2025考研388万人报名的热议。
这是否意味着,持续升温的“考研热”正逐渐降温呢?而人数下降代表了什么?对我们考研人来讲又有什么影响?我们一起来看看!😆
1考研人数下降的原因?1、就业形势严峻,考研预期降低大多数人选择考研的主要原因是希望通过提升学历,在毕业后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然而,也有一些人认为,攻读研究生所需的两到三年时间及相关投入,最终带来的回报与预期并不匹配,因此会慎重考虑是否继续深造。基于这种权衡,一部分人选择了直接就业,避免因读研而延迟进入职场的风险。2、考公热度up根据国家公务员局消息显示,25年国考共有341.6万人通过资格审查,通过审查与录用计划人数之比为86:1。这仅仅是国考的数据,后面还有各省的省考,公务员的报录比事实上非常高,但是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大家更喜欢也更向往公务员这种稳定的工作。3、推免比例增加近年来,各大院校不断提高推免招生比例,部分院校的推免率高。在招生名额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推免的名额越多,考研人的机会就越少,因此考研人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反过来说,推免保研的人数将增加,考研人数可能下降,因为在考研的人群中,有些人会直接选择推免保研上岸。4、报考条件变化近年来,院校招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术型硕士即学硕的缩招或停招十分普遍。并且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成为今年以及未来未来考研报考主流。并且从去年开始,就有不少高校发布了对于跨专业考研前置专业有要求,不符合条件,非相关专业考生不得跨考。这也意味着报考部分专业研究生的硬性要求增高,而这些要求相当于又给不小一部分考研人设置了一道门槛,或多或少也将影响着考研报考人数。2上岸会变得容易吗?“人数下降了,考研上岸会变得容易吗?”相信很多同学在看到这个人数之后心理都变得乐观起来,但是学姐想说,不管人数上涨还是下降,大家一定还是要保证自己的学习劲头和质量!其中推免人数增多,实际录取人数下降,门槛的提高,挡在门外的反而是竞争力没那么强的人,所以有效竞争没降低多少。所以今年同样的情况,这些因素都没有变化,但持续的下降,我们也不能完全说是在挤出“水分”,尤其是在去年挤了很大一部分的情况下。所以只能说,相比于去年,今年的上岸几率是增加的。但是并不能代表上岸就容易了,我们就可以“摆烂”了,总体人数下降,不代表所有考生目标院校和专业报考人数下降,一些院校专业招生计划缩减,备考难度依然不小。◆原因一:有效竞争考生依旧多
◆原因四:推免生比例大幅扩张高校推免比例不断攀升,学校推免率已然超 50%。双非院校虽保研基数小,但保研名额增幅显著,挤占很多考研名额,考研缩招严重!3那我们还要考研吗?◆学历贬值 ≠ 学历门槛降低尽管学历贬值现象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学历门槛会降低。事实上,即使学历的价值正在发生变化,它仍然是我们进入职场的敲门砖,是我们证明自己能力和价值的重要依据,同样也是许多企业和机构筛选求职者的重要标准之一。甚至更为重要,已将达到了没有相关专业的学历是几乎无法胜任对应工作的局面。在本科生、研究生遍地走的时代,获取研究生文凭是学历提升的重要途径。◆考研可以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或许是高考填报志愿时的迷茫与无助,让你选择了一个既不太了解又说不上喜欢的专业;也可能是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与生活,你发现这个专业并非你的理想所在;又或许是心中对某个城市或院校的向往,考研给了你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仰慕的院校以及向往的专业!除了少数特定专业外,大多数院校的专业都可以跨考。◆考研已经成为*低成本的选择相比于直接就业或创业,考研不仅可以进一步深造,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竞争力,还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选择。与此同时,考公的人数也在不断攀升,尤其是随着公职类岗位的待遇逐渐提升、职业稳定性和福利吸引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考公这一道路。但实际上,近年来不少热门公职岗位的报考人数呈现爆炸式增长,很多岗位的报录比甚至已经达到几百比1,这意味着考公的竞争异常激烈,相比考研来说,风险系数更大,选择成本较高。给26考研人的小tips:对于2026届的考研同学来说,现在距离考试还有一段时间,但早做规划和准备,能够为后期的备考打下坚实基础。1.尽早规划,明确目标考研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从现在开始,制定清晰的目标和计划至关重要。首先,要明确自己选择的专业和院校,并了解该专业的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和复习重点。根据目标院校的要求,合理安排备考时间,制定长期和短期的复习计划。规划时要注意,尽量给自己留出缓冲时间,预留调整的空间。2.夯实基础,打好根基考研复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基础扎实是成功的关键。从现在开始,你可以着手整理和复习本科阶段的基础知识,尤其是与你考研专业相关的知识点。提前复习基础内容,有助于在后期进入密集复习阶段时事半功倍。即使考试科目较多,你也应该尽量在早期阶段保持对所有科目的均衡复习,避免临时抱佛脚。3.重视心理,保持积极心态考研备考的过程中,压力和焦虑是难免的。你需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可以通过运动、冥想、社交等方式放松自己,保持身心的健康。合理的休息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你备考的效果至关重要。考研人数下降既是机遇也是挑战!26考研的同学们,当你有考研想法的时候,就可以马上行动,提前准备了,机会一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后续还会给大家分享更多的干货和课程,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你只管专心上岸,其他交给我们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