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问题问的很好:你是怎么看待打击式教育的?获得*高...
知乎上有个问题问的很好:你是怎么看待打击式教育的?获得*高赞的回答是这样的:打击就是打击,只有打击,根本没有什么教不教育的。成年人尚且需要自己的亲人给与鼓励、支持和温情,那又是为什么要把还什么都不懂,更没有能力去独当一面的孩子至于如此冷酷的家庭环境中,还要美其名曰自己是在“教育”?刘国梁的女儿,从小就对高尔夫感兴趣。三岁开始,在爸爸的陪伴下,开始进行枯燥艰苦的训练,六岁开始参加世界级赛事。这期间经历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困难和失败,全国比赛有很多孩子都会因为打不好而哭鼻子,但是,刘国梁的女儿赢赢从来不会因为打得不好而哭,反而告诉妈妈:“哭有什么用,打好第二杆不就行了。”
刘国梁在指导女儿打球的时候,告诫她:“乒乓球有句话:我不好无所谓,我只是让你更不好。可在高尔夫,你控制不了别人好不好,你必须让自己好。”这个好,除了本身的技能,还有良好的心里素质。即使这一杆打得不好,还有下一杆。聪明如刘国梁,在锻炼女儿技能的同时,也在提升她的耐挫力,让她在面对失败的时候,有一颗平常淡定的心。在女儿拿到了国际大奖的时候,刘国梁说:“成功的挫折教育,是在孩子的兴趣上推一把,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历经艰难险阻,却也趣味丛生。”正确的挫折教育,对孩子成长真的很重要。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心理咨询讲座。一对父母都是老师出身,从小怕孩子因为爸妈是老师就狂妄自大,于是对孩子的教育从来都是严厉的,要求也特别高。从来都不允许儿子半途而废;回家一定要先做作业,没写完任何事情都不可以做;考试没达到要求,就严厉批评,绝不赞美....等等这些所谓的挫折教育,却导致孩子自卑,胆小,每次考试都心惊胆战得睡不着觉。听起来是为儿子好,却是对孩子形成了一种无形紧张的压力,容易对孩子一生造成很大的危害。挫折教育正在变成折磨教育。
大部分中国式的挫折教育有个非常不好的地方:永远只有给予挫折与冷眼旁观,没有帮助与支持。例如:你要是想让孩子有足够的抗压能力,就得从小给他高压的环境;你要是想让孩子懂得竞争,那就要从小不断打压他;你要想让孩子谦逊,那就要从小少鼓励少赞美。这样的设定,把人看做没有感情需要的机器,并且完全不相信每个生命在获得爱的前提下都可以发展出自己*大的能力。挫折教育,无非分为两种:别满足孩子,或者别那么快的满足孩子。别让孩子的生活过得太顺利、太快乐了。我们可以换个身份思考一下,如果你的老公或者老婆为了让你以后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天天给你臭脸,还说一些讽刺的话刺激你。你能忍多久。你会感激这样的人吗?
著名导演兼演员的姜文,曾在电视节目“十三邀”中做采访嘉宾。许知远问他,你的人生有什么失败吗?姜文说有啊,我跟我妈的关系。在采访里,姜文说了两件小事。一件是他……,兴冲冲地告诉母亲,母亲把通知书往旁边一扔,说你看你衣服还没洗呢!姜文就去洗衣服了……
后来他出名了,别人家的孩子赚钱,给父母买房,姜文也给母亲买了房,但她妈不愿意去住。在这段亲子关系里,姜文一直努力讨好母亲,希望得到她的认可。今年3月,母亲去世,两人失去了和解的机会。在访谈中,姜文很不甘心地说:我妈是3月份去世了还 ……永远不被认可的孩子,将一生走在寻找认可的路上。父母,作为一个对孩子非常重要的人,对孩子的要求总是苛刻,一直在找错误,永远不会为孩子开心。一旦发生了不好的事情,就开始责怪。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这种相处方式会一点点的蚕食掉孩子的自信和自我价值感,摧毁掉孩子对自己所有的良好感觉。在挫折教育中,前阵子因为女儿获得世界冠军而频频上热搜的刘国梁就是一个很好的正面例子。
前段时间在网上就看到这么一个视频,一个小女孩哭着控诉爸爸的缺点,女儿说:“爸爸,你有时候会让人不开心,这是个缺点,你能改掉吗?”爸爸的回答是“不能”,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爸爸其实是为了你好,温室里的花朵它住在塑料大棚里,被很精心地照顾,虽然它看上去很漂亮,可是一到外面经历风吹日晒就完蛋了,那小孩子也一样,如果在家里不锻炼锻炼,以后到外面的世界遇到困难也会完蛋的。”
但女儿并不认同爸爸的观点,依然委屈地说:“如果孩子总是不开心,就会得一种不开心的病,也不会健康地长大。”
看完视频后,我很佩服小女孩冷静的分析能力,同时也陷入了沉思,其实,这位爸爸的想法与大多数父母无异,也颇具代表性。很多父母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可是却不懂得把握好一个正确的方向。真正好的挫折教育,都不应该忽略以下几点:1.适当给予鼓励与支持在美国,“挫折教育”也同样是很多家庭的主要教育手段之一,非常注重于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很多孩子很小的时候,都会被教育去做一些兼职,哪怕是剪草皮等等。同时也注重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以及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学会独立的照顾自己,在孩子面对挫折时,更多的是去鼓励他去尝试,不断的尝试。哪怕是失败也没关系,而不是直接教他怎么做,甚至有的学校给了明确的规定。必须去独立兼职一段时间。我想起以前带2岁不到的女儿去买菜,一出门就会告诉她,要自己走路去。如果累了,妈妈可以停下来等你,陪你一起休息,给你加油,但妈妈不会抱你只会牵你。刚开始,她虽然答应得好好的,但也会耍赖。多次鼓励以后,慢慢就能靠自己的能力走来回。所以,适当的鼓励与支持,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也是孩子在面对挫折中的动力。2.和孩子一起面对挫折在电影《幸福来敲门》中,父亲与儿子相依为命,因为失业又交不起房租。父子俩甚至只能住在公厕里,只能去福利院领东西吃。但即便如此,父亲也从来没有绝望过,啃着厚厚的一本书,奋发向上成为股市交易员,最后成为知名的金融投资家。这些都是为了给孩子*好的生活,同时也努力去培养孩子乐观面对困境的精神。
所以,给孩子真正的挫折教育,其实就是以身作则,教孩子如何面对困境,当孩子的内心足够坚强时,才会有面对挫折的勇气。3.告诉孩子输赢的问题几乎每个孩子都存在着一种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父母没有正确引导,在面对挫折,孩子也很容易放弃或情绪失控。在第一季的《爸爸去哪儿》中,有一个小猪赛跑环节。Kimi选了一只名叫“乖乖”的小猪,但是小猪却貌似却不够给力不肯往前走。
情急之下Kimi发起了小脾气,一边大喊着“我不要输”,一边有点想要放弃比赛之势,甚至想要绕开障碍赛道在旁边平坦的赛道奔跑。惹得林志颖对着Kimi大喊:“你这样要罚站哦!”幸好最终Kimi还是坚持跑完了比赛,并且拿了第三名的*。到达终点后,林志颖趁热打铁地教育Kimi:“不一定要争第*,能坚持完成比赛就是胜利。”对于孩子来说,如果感受不到输赢的问题,在今后幼儿园乃至接受更高的教育时,难免会出现输了的情况,这时很多孩子会承受不了。比如孩子没有当选小组长,就很沮丧;赛跑没有跑了第*,也很沮丧。因此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输赢是正常的,有赢就有输,只要努力,这次输了,下次就能赢了。
挫折教育没有错,错就错在,太多家长把它演变成折磨、苦难与冷落。生活中本就充满挫折与苦难,如果连至亲都不给予孩子爱与鼓励,孩子又怎能快乐健康的成长?好的挫折教育,就是教会孩子学会面对挫折的能力以及乐观的心态,让孩子披荆斩棘,不畏困难!
(0-6岁非七田真在读小朋友适用)
扫码免费领取约课热线:18987291087
七田真区域客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