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一则签证被拒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近日,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一则签证被拒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据报道,该学院部分学生在申请参加剑桥大学联合研讨会时,因伪造邀请函导致英国签证被拒。更令人唏嘘的是,涉事学生或将面临长达10年的拒签记录。这不仅是个人的噩梦,更是一次群体信用的深刻危机。
据悉,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与英国剑桥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五届浙江大学-剑桥大学研究生联合论坛”海外交流项目中,相关教师并未与剑桥大学直接联系,而是通过中介机构处理签证事宜,且在签证申请过程中涉嫌使用伪造的剑桥大学邀请函。这一事件曝光后,部分参与该项目的学生遭遇了英国签证中心的10年拒签处理,包括一些已经向英国高等教育机构提交深造申请的同学。根据12月16日的报道,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组织的“第五届浙江大学-剑桥大学研究生联合论坛”项目,旨在选拔优秀在读研究生前往剑桥大学进行学术交流。项目面向全日制在读博士生,部分硕士和本科高年级学生也可参与,计划于2024年12月13日至12月20日举行。
然而,部分学生在申请签证过程中发现,所使用的剑桥大学邀请函存在问题,最终导致英国签证中心拒绝其签证申请,并将其列入拒签名单。据网传信息,剑桥大学方面对此并不知情,部分学生因此遭遇了严重后果。更有网友表示,学校教师与中介合作,伪造了剑桥大学教授的签名和邀请函,导致大使馆在审核过程中发现了虚假材料,进而作出拒签决定。网传聊天记录显示,一些受影响学生在群聊中对学院表达强烈不满,表示如果因签证问题无法毕业或深造,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另有记录提到,部分学生曾尝试向签证中心撤销申请,但未获允许。
- 留学小客服 - 扫描二维码 在线咨询 10年拒签:信用破产的代价首先,虽说是“十年拒签”,但护照上会有拒签记录,而且英国拒签都要写小作文,把事情经过全都写下来,相当于黑历史记录在案,去许多国家的下签难度要大很多;其次,被骗的一些学生已经向英国高校提交了签证申请,准备去英国读书,这下也泡汤了;最重要的是,如果材料不合格可以补,但造假是严重的诚信问题,而“五眼联盟”签证互通,到时候不止去不了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都去不了,可以说基本和顶级院校无缘了。这一事件无疑再一次为“诚信”敲响了警钟:造假的后果不止是一次失败,而是一个人乃至整个群体信用的长期破产。
目前,浙大经院已发布情况通报,并成立工专项小组调查此事,警方已受理学院和学生报案,立案开展调查。学院正积极和外事部门交涉,尽量减少对学生的不利影响,希望能尽快给大家一个合理的说法,给无辜的学生们一个交代。类似的事件并非个案12月9日,话题#花70万上港大刚上了1年被清退#冲上微博热搜,南京家长花费70万找中介上香港大学,学生因中介造假申请材料被学校清退。??12月,澳门大学官宣2025/2026学年起,因政策调整暂停招收内地非高考生。背后真实原因是,国际课程造假的申请者太多了,学校被贼偷家偷怕了。????????????
11月16日,澳门科技大学声明,核查发现24名内地学生涉嫌伪造DSE考试*入学。随后澳门警方发布消息,涉事的24名学生,有20人在警方采取行动前已仓皇逃回内地,其余4人在宿舍被捕。?????????????
10月,内地某学生涉嫌提交虚假文书罪被香港法院判刑17周。???7月,因AP大考泄题,多地中国考生被考试官方College Board取消*。5月,香港大学经管学院群发邮件,针对通过材料作假进入港大学习的学术不端行为采取行动,务必彻查到底。??????????这些事件再次暴露出国内教育体制和留学中介行业的严重问题。浙大的此次造假事件,不仅是单一学校的危机,更是中国高等教育和留学产业面临的共同挑战。高校必须加强管理,规范教师行为,确保学术活动的真实性和透明性。同时,留学中介行业的监管亟需进一步强化,以杜绝不法分子利用教育资源进行非法操作。留学咨询如果你想咨询关于留学的更多信息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贵阳立思辰留学小客服微信发送【姓名+电话+申请国家/地区】了解更多
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平台“贵阳立思辰留学”所发表内容注明来源的,版权归原出处所有(无法查证版权的或未注明出处的均来源于网络搜集)。转载内容(视频、文章、广告等)只以信息传播、学习交流为目的,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认同其观点和立场,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问题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原作者负责。
专业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师资和学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