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课标Ⅰ卷语文试题,以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六项关键能力为突破点,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教考衔接加强,回归教材 强化教考衔接,在考查内容层面与课程标准、统编教材紧密衔接,在能力、素养层面深度契合,引导一线依标教学,用好教材,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提高学生能力素养。 “回归教材”要求学生一定要重视教材本身的研读掌握。语文教材是学习与备考的第*基础。学习与备考首先不能背离课程标准与统编教材,要学会深挖教材。教考衔接表现为试题与教材存在显性或隐性的对应关联。①显性的,如文言文第11题,与教材中《老子》《孔雀东南飞》《爱莲说》《项脊轩志》相联系。②隐性的,如古代诗歌阅读中,选的是宋代刘克庄的《宿千岁庵听泉》,是古诗中描写声音的佳作,不仅能够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文化理解能力,从“兰亭帖”“湍流”等词中也能看到试题与教材的勾连--考查学生能否由试题给出的诗句联想到《兰亭集序》,联想到《琵琶行》。这样的试题设计能够引导一线重视语文课文,重视手头的教材使用,。二、突出跨学科素养与语文特色 高考语文在阅读理解命题方面,阅读材料体现出跨学科的综合性。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论持久战”相关材料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文题与科技有关。这是中学教育对学生广泛的、跨学科阅读要求的体现。但素材本身只是命题思路与考察能力的载体,语文考试根本上还是服从和服务于语文能力的,即试卷考点设计、学生答题运用的能力依然是语文的,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能力范畴。 语文命题在打破题型界限上做了很多探索。如①信息类文本阅读第4题体现了与语用题的融合,要求学生分析毛泽东《论持久战》中使用的设问句和反问句的论证效果。②语言文字运用题采用的是“一拖五”的模式,随文设题,因文命题。③试题开放性度非常高,如第5、9、17、22题等,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破除答案性,破除思维固化,有极好的作用,可以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 强调文本细读,学生需要对文本信息进行准确筛选和把握,提升了阅读的精准性要求,这要求学生在学习了和备考训练中,要克服当下碎片化阅读和粗略阅读的习惯。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制方式灵活多样,强化了知识运用的考查,落实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的要求。其中涉及“长句与断句”“语病”“修辞”“成语运用”“多义词”,等等。题目很新颖,富于探究性,如新课标Ⅰ卷第22题,提到汉语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恢复疲劳”,这种说法似乎不合逻辑,但又是一个常见的表达。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说法,比如说打扫卫生。怎么理解这种语言现象,需要学生进行探究。语文学习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认识语言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强调思辨能力和学习能力 语文高考命题坚持突出对学生思辨能力、学习能力的考查。如新课标I卷作文“答案和问题”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张力的话题,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在给我们带来各种机会、解决了很多问题的同时,也带来很多新问题。人工智能发展的临界点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等问题,都很有意思。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②强化对学习能力的考查。语文不只考文学,还要考学生是不是能读懂、会表达。语文不是文学,这是需要明确的,考生们在未来职业是多元的,科学家、工程师、医生等,文学家少之又少。语言文字最重要的是表达,不是文学艺术,前面提到的多跨学科素材的使用,就是这一要求的体现。附:部分重点题型一、现代文阅读1. 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一节选自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论持久战》所蕴含的战略思维、所昭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跨越时空的意义与价值。选文部分文字扼要,层层深入,论辩犀利。多次谈到过《论持久战》,并以之为例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第4题考查了设问和反问在文中的论证效果。设问句和反问句都是无疑而问,是为了达到特定的表达效果采取的修辞方式,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重要部分。本题在信息类阅读中考查这两种修辞手法的论证效果,体现语言文字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第5题据此设题,要求学生谈谈《论持久战》对“看问题、想问题”的启示,要求学生理解并运用文本中体现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从全局、长远和大势着眼。2. 现代文阅读Ⅱ选文为回忆性散文,徐则臣的《放牛记》,试题设置与此相关,可以视为对教材中多篇回忆性散文学习的融会贯通,亦可指导老师的教学实践。第8题为:“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这句话是文中的关键语句。学生解答本题,需要调动既往语文学习中关于“理解关键语句”的相关经验,比如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我与地坛》一课布置的相关学习内容,从而把握这篇散文的神髓。第9题为:“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这道题考查对回忆性散文的阅读理解、鉴赏评论能力。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过以鲁迅《朝花夕拾》为代表的大量回忆性散文,对于本题的考查点之一“‘写作的当下’与‘被回忆的过去’之间的交错转换”也有所了解。本题既紧密联系教材,又引导老师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教学现代文时,注重形成明确的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注意引导学生及时将积累的学习经验、阅读经验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二、古代诗文阅读1. 文言文阅读(双文本)材料一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中李陵请命抗击匈奴、战败后投降的一段材料二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是针对《资治通鉴》所记载的李陵事迹而作的一段议论两则材料,在内容上深度关联,所述史实清晰晓畅,所议事理简易明了,然而由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对李陵之降便形成完全不同的判断。第14题即由此而设: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本题目标不在论定历史人物的功过,而在于引导考生要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明辨是非而不拘于一隅之见,对相关事件、人物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多元评判,以此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2. 古代诗歌阅读材料选自宋诗,刘克庄的《宿千岁庵听泉》第15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第16题结合诗句分析颈联的对比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