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智教育集团21年始终如一,专业培训关注2024全球项目管...
立智教育集团21年始终如一,专业培训关注2024全球项目管理行业工作趋势报告
2024年是备受考验的一年。在全球经济衰退,通货膨胀高涨,各大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发展目标,纷纷在建筑、能源等各大领域发起或重启项目,*大可能实现经济增长,减少损失。PMI 2023年第四季度的《全球经济概况调查报告》显示,51%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组织在过去6个月内并未延迟或取消项目,29%的受访者表示将在未来6个月重启项目。与此同时,新的经济环境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也为企业转型注入了新的动力。PMI 2023年全球项目管理调查显示,67%的受访企业高管所在企业正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另外还有12%也表示将在未来12个月内推进这一战略。项目管理从业者要想尽快适应新的行业环境,实现个人职业发展,就必须要从宏观上把握所处环境的项目趋势和工作机会,了解企业发展的战略与优先度,尽快掌握和提升相应的项目管理技能。
全球项目管理趋势:多元办公模式、混合管理方式、AI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不同项目的项目管理实践,会发现,今天的项目管理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更加全面,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比以往更加复杂多变。PMI 《2024职业脉搏调查报告》揭示了项目管理行业工作变化的两大核心因素:远程/混合办公模式和分散团队(61%),以及新技术的出现(45%)。此外,项目管理方式也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以目标为导向的混合项目管理方式的使用在过去三年内增加至56%。同时,以生成式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重新定义项目交付的方式。PMI最新全球调查显示,21%的受访项目专业人士一直或经常使用AI来管理项目,82%的受访企业高管认为,AI将在未来5年内改变项目运行方式。
与多变的行业环境和颠覆性技术发展相对应的,项目管理从业者除了要掌握最新的方法和技术以外,还必须要兼具敏捷、韧性和影响力技能(如解决问题、战略思维等),能够应对挑战,并能够迅速从挑战中识别出新的机遇,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行业环境。值得庆幸的是,企业对具备相应能力的项目管理从业者的需求仍然很大。根据PMI 《2023年第四季度的全球经济概况调查报告》,24%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组织在过去6个月内仍在增加全职项目管理岗位员工数量,36%表示其所在组织将在未来6个月内招聘更多的全职项目管理从业者。中国项目机遇:数字化、建筑、能源、制造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债务增加、股市投资减少、失业率上升、房地产行业持续危机等诸多挑战。作为应对,中国正在广泛布局和推进多个领域的重大项目,这也为项目管理从业者带来了新的机遇。??数字化项目中国在2023年提出了一项重大的技术转型战略——数字中国战略,其核心在于建设和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构建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数字化发展格局,目标是要在2035年实现中国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这一重大战略背后则意味着大量的数字化项目,范围之广涵盖从农村地区的5G技术升级,到高新技术地区所涉猎的诸多技术领域,如量子计算等。
??技术驱动的建筑项目中国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大量投入在非住宅类建筑领域的表现得尤为明显,政府在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和工业项目上投入了1.8万亿美元的资金支持。预计在2024年至2027年期间,中国建筑业将以每年4.4%的速度增长。技术驱动的建筑项目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技术会被应用到项目各个流程中,如设计和工程项目,以提升工作效率。因此项目管理从业者必须要有相应的技术知识储备,尤其是AI相关的专业知识,才能抓住这一机遇。此外,为确保上述项目成功交付价值,企业还需要项目人才能够获取精准、实时的数据,以支持项目决策、控制进度和成本、把控项目风险。??清洁能源项目中国有望提前五年达到其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预计到2025年,风能和太阳能的发电能力将达到1,371吉瓦,这一数据几乎是2023年的两倍,也就是说国家对可持续发展项目人才的需求将十分巨大。
此外,中国政府还对部分大型清洁能源项目的完成时间设定了严格的时间线,这就意味着相关项目管理从业者们必须要时刻保持敏捷,同时快速响应和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才有可能在有限时间内成功交付项目。??以电动汽车和制药为主的制造业项目尽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经历一场调整与重构,中国依然是全球的“超级工厂”,其制造业出口份额仍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尤其是其电动汽车制造和制药行业,在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下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国的电动汽车产量占全球产量的一半,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大的电动汽车出口国。此外,中国还拥有全球*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该公司是特斯拉、蔚来和福特等头部电动汽车品牌的电池供应商。中国制药行业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各大制药巨头正加大寻求在中国的生产和业务。比如,默克(Merck)、强生(Johnson & Johnson)和拜耳(Bayer)目前正与中国企业合作进行药物研发、许可和制造,辉瑞(Pfizer)也在2023年宣布与国药集团(Sinopharm)达成协议,计划在2025年前将十几种新药引入中国市场。转载于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