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记得今年新增了1924个硕士点?而26考研这些硕士点就...
谁还记得今年新增了1924个硕士点?而26考研这些硕士点就要开始招生了!不只是新增硕士点,回看25考研的风云巨变,不知道26考研人又会面对什么。不如让小编带你打开上帝视角,讲讲26择校的两个新原则!
广复习、缓择校今年年中,全国许多专业一夜之间改考408,一石激起千层浪。起初我们还看不清楚,这一刀切的背后是什么目的。但年底一看考试卷子,懂了:规范制度+灵活出题。国家是真的想挖,有能力的人了。你细想:①考研统考化,是为了统一筛选标准;②出题灵活,是为了挖掘,有实力的人,而非会考试的人。
也许未来我们再谈及考研,已经不能简单把它看作一场应试考试,倒更像是一种【高强度学习能力】的选拔。你别想再靠什么押题完一门科目,也别想循规蹈矩地鲤鱼跃龙门。就今年情况来看,未来的择校格局,可能还会大改,择校定死,被背刺的概率很高。那对于26考研的同学,一定要把大量的时间,放在数学、英语一类的公共课上,老老实实的打好基础。至于具体的择校,放在7、8甚至9月政策固定的差不多了,再评估自己的学习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向上择校要更慎重今年很早就爆出的新闻:新增千余个硕博点。起初大家分析,这是大科研时代要来了。有人拍手,有人摇头,但是却少有人看见,双非硕士正在偷偷入场了。就像当初高考的“一本”、“二本”、“三本”,未来广泛扩招的硕士,也会在社会认可、市场就业上有更明确的分层。
图源:澎湃小编不敢揣测,未来的考研择校、报名会不会有什么大变化。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学校Title的含金量,一定会越来越高,也就是竞争会越来越大。当年张雪峰一句“咸鱼”带火的考研,可能会越来越难了。为什么现在保研率逐年升高?为什么高水平院校也会越来越倾向于录用高水平人才?想通了这些,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今年专业课也普遍变难了。
图源:软科那对于26考研甚至以后的考研人,我想应该是要更理性地看待二字了。没有卷生卷死的心态和学习能力,不建议随便去卷学校了。现在快节奏的社会,投入一年的时间成本,对于考研来说确实不亏,但是对于考不上研来说,真的就太亏太亏了。??「资料上新-NO.1」ヽ(??▽?)ノ25考研复试资料免费领取包括复试常识、复试问答模板、复试真题后台回复【复试】即可领取
「课程上新-NO.1」ヽ(??▽?)ノ峰研25考研复试集训营即将开课全流程专业式个性化辅导1月2日起滚动开营六天五夜快速提升!
往期推荐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专业讲解各类课程问题、规划学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