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野生国际艺术教育

学员专访|记录时间与死亡的痕迹,她获得UCL伦敦大学学院纯艺本科直录Offer!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14日

归属感一直是构建身份和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关系到如何...

归属感一直是构建身份和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关系到如何定位自己以及如何看待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人、物体、事件和场景。面对不可避免的消亡,保存是没有意义的。死亡不可避免,任何事物最终都会以此告终。时间在我们身边的事物上留下痕迹,仿佛在提醒我们最终会走向何方,也为我们的归属提供了答案之一。

WU XIANZHI? BACKROUND 申请背景国际高中? OFFER 录取院校/专业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纯艺Fine Art BA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University of London 纯艺Fine Art BA金斯顿大学Kingston University纯艺Fine Art BA伦敦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Arts London艺术设计预科Level 3 Foundation Diploma in Art and Design

 ? Artist Profile 

探索艺术之路备战留学新篇章初三下学期因为学业压力比较大,学习的科目不感兴趣也不擅长,几经思考后转到了体制外学习A level和雅思,准备出国留学。国外的课程体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艺术方面也更注重对不同领域的探索和自由的表达,我觉得这种氛围更适合我。在来野生之前,我在另一个机构做作品集。由于是第一次接触,过程中很多困惑和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心里多少有些挫败,最后决定更换机构。刚刚来到野生时,针对我对专业领域不熟悉的特点,老师给我安排了一段时间基础课,帮助我快速获得对艺术史的大致了解及基本绘画技巧,让我的作品更加扎实。

● PROJECT 1,PORTFOLIO by WU XIANZHI

严谨指导与耐心陪伴野生共筑留学梦想在作品集的制作过程中,每一次上课老师都会非常认真严谨地进行沟通,点出作业里出现的问题,与我不断讨论和修改,确保结果的质量。中途有几次我因为焦虑而动摇了信心,老师都耐心地给予了鼓励,与我共同商讨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 PROJECT 2,SHOOTING by WU XIANZHI我拖延症比较严重,经常把很多事情拖到最后才开始,但在野生做作品集的期间,每节课老师都会主动询问进度并及时给出建议,对时间做出严格的规划,没有留下任何拖延的空间。在之后的排版、准备面试等环节中,老师也同样认真负责,根据我的薄弱处一遍遍指导我,全程都严格把关。

自我与社会探索生育率未来的想象我一共做了四个项目。第*个项目Belonging是关于归属感的。对归属概念的研究对我来说是对自我和记忆的探索。由于童年频繁搬家和转学的经历,我经常思考归属感的缺失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及归属感的来源和意义,我花了很长时间去面对和处理归属感的缺失。归属感一直是构建身份和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关系到我们如何定位自己以及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人、物体、事件和场景。

● PROJECT 1,PORTFOLIO by WU XIANZHI我希望通过绘画来探索归属感的来源、缺失以及我对这种归属感的具体感受。在调研中,达米安·赫斯特的作品让我觉得面对不可避免的消亡,保存是没有意义的。死亡不可避免,任何事物最终都会以此告终,包括那些一开始建成我们的归属感的事物。时间在我们身边的事物上留下痕迹,仿佛在提醒我们最终会走向何方,也为我们的归属提供了答案之一。我在最后的作品结合现实场景与超现实想象的方式,展现存在于消亡中的归属感,揉杂了安全感与陌生的距离感。

● PROJECT 1,PORTFOLIO by WU XIANZHI第二个项目The Last Chiild,我进行了对持续的低生育率未来的想象。东亚生育率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我希望在这个项目里展示我对东亚社会低生育的极端趋势的担忧,并试着想象如果生育率无法得到缓解,人类文明还能否延续,未来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工业化社会里的家庭获得收入的途径大多依靠脑力劳动,孩子不再能像农业社会时直接帮家里干活分担压力,能获得回报的时间也拖得更长。而个人收入大部分都用来交房租,还清贷款等固定的生活费用,真正能用于自由支配和养育孩子的钱很少。

● PROJECT 2,PORTFOLIO by WU XIANZHI沉重的生活经济压力和更多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让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有组建家庭和生孩子的欲望。这种观念与先前的观念大有不同,而对生育态度的完全转变就发生在短短几年间。电影《人类之子》启发了我以荒凉阴暗的氛围来呈现作品。我结合了绘画与装置的形式,废墟与尘土间,全世界最后一个婴儿作为人类文明延续的最后希望,散发着圣光,被人群高高捧起。在这个作品中,泥土和土堆指代了自然的生机与孕育新生,我将它们环绕在画布四周,用儿童玩具来指代新生命。当玩具被散落在土堆里时,形成了新生的孕育与人类延续迭代的戛然而止的反差。

● PROJECT 3,PORTFOLIO by WU XIANZHI第三个项目The Right of Being Ignored中,我试图通过展示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这个项目的灵感来源于我的日常生活体验:比如我的手机经常接到广告和骚扰电话,我只能一次次挂断,没法从源头断绝,因为几乎所有网站和软件登录及使用时都会需要手机号。同时我也发现我越来越常在社交媒体上刷到我在现实中或者其他聊天软件里提到的事物。这样的事情在我身边的人生活中也很普遍。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探讨隐私泄漏的原因、途径以及展示它的严重性。

● PROJECT 3,PORTFOLIO by WU XIANZHIDragonfly Eyes Trailer是艺术家徐冰通过剪辑全中国摄像头监控录像制作成的电影。我们像楚门一样身处剧中,时刻被观看。这个作品启发了我去做这样一个实验:我在快递站收集了20张快递单,上面有收件人和寄件人的地址,电话号码以及所寄物品等。我将这些快递单封进塑封袋里,像自己的所属物一样保存。通过这样做,我证明了获取他人隐私的容易。

● PROJECT 3,PORTFOLIO by WU XIANZHI最后的成品中,我用一个马桶来代表隐私。马桶周围安装了三个显示器,它们分别与三个被放置在马桶各个角度的摄像头相连,显示相应的画面。马桶上坐着一个被黑布包裹的人——他拒绝被监视却依旧被监视着。通过这种方式,我试图再现我们浏览社交媒体的方式:我们被监控,记录,分析,最后重新出现在我们自己眼前。

● PROJECT 4,PORTFOLIO by WU XIANZHI第四个项目Our Languages的灵感来源于自己无意间在生活里用了很多网络用语。网络语言大多是粗糙简单的,表达的是一种极端的情绪,好像我们已经失去理性分析和独立组织语言的能力,语言也变得廉价。在这个项目中,我想展示极端、洗脑和粗糙的网络语言是如何对我们思维产生无意识、不可分割的影响。

● PROJECT 4,PORTFOLIO by WU XIANZHI其中一个实验中我用塑料袋来表达窒息感。我在塑料袋表面写上重复的文字,将它套在头上,与另一个人模拟对话的场景。我们好像一直在说很多话,但并没有在进行实际的交流,最终都被自己的语言堵死而窒息。为了强调这种空洞,我又把场景里的人替换成了植物。

● PROJECT 4,PORTFOLIO by WU XIANZHI另一个实验中我在同一张纸上反复20次打印重复的字样,并记录下了打印纸上的字变得模糊,杂乱和冗赘的过程。最后的作品中,键盘块和手被用作主要元素,因为它们是表达网络语言的媒介。我用纱布,羊毛毡等混合材料装饰粘土手模,好像被霉菌吞噬的毫无生机的肉体悬挂在半空中,以此展示网络语言对我们思维根深蒂固的影响:网络语言渐渐代替了我们的大脑自己的思考和表达。

营造流动和不确定的状态探索归属感的特性我*喜欢第*个项目。在成品前,我做了一系列实验来探索归属感的种种特性。在一组关于保存与变动的实验中,通过拍摄一组衰落事物的照片(枯萎的花,干瘪的橘子皮,斑驳的墙皮等),我记录了时间与死亡的痕迹。我将一些过去和近期的照片重叠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流动和不确定的状态。这不仅是我们所看见的现实的状态,也是我们记忆的状态。

● PROJECT 1,PORTFOLIO by WU XIANZHI事物的存在包括从发展到形成的整个过程,以及它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影响我们的不仅仅是最终结果,或许也会是某一瞬间的状态。因此,无论是作为一个群体还是个体,人类的存在都包括起源、发展和死亡。我们的归属感就是建立在这种事物的不确定性与运动之上的。我们的归属感也在不断变化,没有的答案。我还尝试了自画像,割裂的背景中不同的衣服代表我不同的身份,又用一根红色的线将这些身份与我相连,代表不可分割。最后以油画的形式记录了我家里*能让我感受到归属感的几个场景。

● PROJECT 1,PORTFOLIO by WU XIANZHI第二组实验中,我探索了存在的形式。我以穿插的纸板来展示我们的记忆的互动与转化,这些纸板上用丙烯颜料画着与归属感的失去有关的场景。在这组实验中我初步开始尝试将现实场景与想象结合,制造一种陌生感,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感。成品是四幅丙烯绘画,分别展示四个*能唤起我归属感的场景,同样是以混合着想象的方式呈现,这种熟悉却遥远的距离感如同失去归属感的感受。

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对专业的热情一开始收到UCL面试时候,我紧张得不知道先做什么,老师一步步带着我准备,从了解面试要求到整理面试回答提纲,仔细地一条条修改完善和模拟后,渐渐缓解焦虑的情绪,最后面试也很顺利。面试里第*个环节是用十分钟对着ppt介绍自己作品集,在这期间面试官偶尔会打断,提问一两个作品集里的细节,看看你对自己的作品逻辑有没有清晰的思路。

● PROJECT 4,Shooting by WU XIANZHI接下来面试官问了我为什么选择UCL,为什么选择纯艺以及如何开始大学创作的第*个项目。因为我不太擅长临场发挥,面对面交流也比较容易紧张,所以事先准备好了可能会问到的问题的提纲,面试前一遍遍地捋清楚,确保面试顺畅表达。尽可能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对专业的热情,让面试官觉得你确实做好了准备学习这个专业,自己也有了相对明确的学习规划。

? CONSULTANT:YS 新媒体实验室? PRODUCTION:YS 新媒体实验室? EDIT:WU XIANZHI? VISION:Sarah? AUDIT:6V☉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方☉☉ 本文系野生国际艺术中心原创 ☉☉ 未经许可,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 ☉

加微信咨询
齐老师 @野生国际艺术教育
微信号:136******64

野生国际艺术留学SIER

微信咨询
相关资讯
哪吒卖的120亿,是中国动画冰山一角 学员专访|用珠宝首饰当媒介,我一举拿下RCA和CSM硕士双Offer! RCA皇艺Jewellery & Metal专业解析!不仅是单纯的装饰性设计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