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思唯升学规划

原来小时候学过的课文,是长大后才读懂的人生......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11日

长大后再看小时候的课文,发现里面全是人生!

微博上曾有一个话题

#有哪些长大后才理解的课文#

勾起了大家的回忆


有人说

小时候对于很多课文难以理解

但是在长大后的某一刻

忽然想起来当年的那些话

就会体会到其中的感情

语文从来不是一门课程

是生活中的体会


是啊

那些经典的课文都已成为

 一段我们不可磨灭的记忆

当年那个在语文课上懵懂的少年

 也终于在长大成人之后

读懂了文中的人生


今天

小睿老师想和老师们分享一些

在语文课文中读懂的人生道理 


冯骥才《挑山工》


小时候为挑山工而感动,深知不论做什么事,只要一心向着目标前进,步步踩实了往前走,总有到达目的地的一天。

长大后,我们往往急功近利,恨不得一口吃个胖子,总想着快、容易的获利方法,工作埋怨万分,却忘记了路是一步一步熬出来的。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自此,将军和宰相同心保卫国家。

小时候,只觉得蔺相如聪明,廉颇知错能改。

长大后,才发现:每个人成长了,位置高了,高傲却一点也放不下。

出错后理由总是千千万,即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不愿意低头认错。其实低个头,为自己造成的错误向别人道歉,到底有多难?为什么人长大了,却连简单的道理都忘了?


岑桑《画杨桃》

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作者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

同学们觉得好笑,却不懂得不同的视角,杨桃也有不同的形状。

长大后才知道,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到别人眼中的“杨桃”,是多宝贵的品质。

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才是高级的善良。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小时候,看汪曾祺先生写的《端午的鸭蛋》,馋的流口水。他回忆起家乡的鸭蛋,也回忆起了家乡,他还引用了一句诗词——“曾经沧海难为水”,那也是第一次见到这句诗。

长大后才明白,童年的回忆有多珍贵。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朱自清《背影》

我相信当初的我们,都曾自信满满地许下过“孝”的誓言,以为来日方长,我们可以从容尽孝。

可是我们却忘记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就像朱自清在《背影》里描述的,他后来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他以为一别后很快能见到父亲,却不知整整过去两年,还是不得见。

那种怅然伤怀,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得。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子欲孝亲尚待,才是这个世界上幸福的事。


鲁迅《社戏》

鲁迅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但是读过《社戏》的人都知道: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

后来,我们终于明白,原来有样东西,你会永远记住它的好。

那就是,童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我们学会了口是心非,学会了世故圆滑,学会了装腔作势,却再也找不到当初的那份纯真,没有了真正的快乐。

《小王子》的作者安托万曾经说过:

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

我们整天忙忙碌碌,喧闹着,躁动着,听不到灵魂深处的声音。

时光流逝,童年远去,我们渐渐长大,岁月带走了许许多多的回忆,也消蚀了心底曾今拥有的那份童稚的纯真,我们不顾心灵桎梏,沉溺于人世浮华,专注于利益法则……

我们把自己弄丢了;我们该把自己找回来了。

人到中年以后,你会发现我们越来越喜欢怀旧。

可我们真正怀恋的也许并非旧时光,而是曾经那个真诚美好的自己。

我们注定留不住童年,惟愿能守住童心。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

有人说,人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不再相信“努力就能成功”。

的确,经历的越多,你越发明白,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有太多其他的因素,比如出身,比如机遇,比如天分。

就连王安石这样才华盖世,位极人臣之辈,都无法完成梦想的蓝图,更别说这个世界平凡的大多数了。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里自嘲道:“我拼尽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

不出意外,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将平平无奇,甚至有的人还没有走完人生历程,就已经离开这个世界。

既然如此,那么努力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高晓松也曾问过李宗盛一个类似的问题,他说:“大哥,人生究竟该怎样选择?

李宗盛回答道:“生活呢,就这么两个事儿,一件事儿呢叫做熬,一件事叫做拼,可是呢,你熬来熬去你会发现还是要拼,那还不如早一点拼了。”

通往梦想的路很长,拼命前行,就算无法到达终点,也总能离梦想更近一步。

有时候努力看似没有多大效果,但它确实如水滴石穿般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已经变成了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拼尽全力,无论成功或是失败,你才不会等到人生而立,去埋怨曾经那个“本可以”的自己。


史铁生《我与地坛》

曾有记者追问史铁生:“为什么写作?”史铁生回答道:“为了活着。”

这是他那位历尽磨难的母亲,用自己的生命,给他的人生写下的注脚。

有些人活着,就已经筋疲力尽。如果年少的时候有人对我说这句话,我一定不屑一顾。

直到我看过那些暴雨中,为了一单外卖,奋力狂奔的快递员;看过那位蹲在雪地里接活,一边泣不成声,一边吞咽着食物的父亲……

我终于相信:世间万物,没有什么能苦过生活。能够活着,就已经是很大的幸运。

二十一岁瘫痪,四十八岁开始靠肾透析维系生命,在苦难的生活中史铁生足足支撑了59年,用一支笔点亮了短暂又璀璨的人生。

很喜欢崔健歌曲里的一段歌词:“现实像个石头,精神像个蛋,石头虽然坚硬,可蛋才是生命。”

是啊,生活就像那坚硬的石头,即便无比艰难,但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和前进的方向。

想说的话

小时候的课本,在岁月中渐渐泛黄,却仍会一次次为我们还原出人生本真的模样,散发它的光。

这时,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少时不知文中意,再读已是文中人。”

即便如此,我仍愿你经历再多,也知世故而不世故;长路孤单,跋涉时也有人在旁;生死两茫,盼你不忘珍惜眼前人;饱经风霜,愿你眼里有阳光,笑里全是坦荡。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综合 | 洞见

加微信咨询
睿老师 @慧思唯
微信号:156******91

小初高升学政策/学科学习,添加咨询

微信咨询
相关资讯
四川高考,2023年志愿填报时,这7件事做了就后悔 成都中考第一批次录取结束,为什么一定要做好新高一衔接? 四川“新高考”,不分文理,“3+1+2”,附改革相关50问 高考志愿填报-2022四川高校专业单科*有要求 2022四川志愿填报录取规则解读-四川高校专业体检受限!
相关课程
标准版
教育宝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