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收藏、星标不会错过精彩推送哦!我们的苦日子真的熬到头...
点赞、收藏、星标不会错过精彩推送哦!我们的苦日子真的熬到头了吗?2025年的经济会不会复苏?这是当前许多人都在关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一个重要的客观事实:2023和2024年的*黑暗时刻已经过去。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回顾一下过去二三十年中国经济的三大阶段。
第*个阶段是2001年到2015年,这段时间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每年经济增速达到10%甚至更高,跻身全球,许多今天的富裕人群都从那个时期的经济红利中受益。第二个阶段从2016年开始,重点转向了经济与战备并行,国家资源大量倾斜到军事领域,这导致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第三个阶段,即2021年至2024年,是大家普遍感受到经济困难的时期。而接下来,我们将进入第四个阶段——经济复苏期。为什么将2016年和2024年视为转折节点呢?让我为大家解读一下。2016年,中美海军在南海的对峙几乎让战争一触即发,这一事件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那一年,中国的三大舰队齐聚南海,几乎把海军所有资源都压了上去,显示出全力备战的姿态。同时,预备役部队也接到了战备通知。而根据海外媒体的报道,美国航母曾下令攻击中国,但被下级军官拒绝执行,这一事件最终引起了美国内部的高度关注。*具象征意义的是,美国航母在中国卫星与雷达的监控下撤离了这一海域。2016年的“南海事件”可谓是21世纪中美关系的重大转折,其意义堪比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从那时起,中国便全面转向了战备模式。这一点从国有企业资产规模的变化中可见一斑:2016年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额为131万亿,到2023年已经跃升至371万亿,几乎暴增三倍。当国家将大量资源倾斜至国有企业时,意味着全力推动战略转型,集中力量办大事。从2016年起,各行各业都出现了增长乏力的现象,互联网行业也开始走出黄金发展期,原因就在于国家重心的转变,民营企业获得的资源日益减少,普通百姓感受到了这股变化。这种“战备模式”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军事领域的军备升级,2016年之前,世界普遍将中国的军事实力排在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但从2016年开始,情况发生了转变。中国海军逐步实现赶超,军事实力一年一个新台阶。黑科技如北斗卫星、东风驱逐舰、无人机等技术不断突破,增强了中国在全球军事格局中的影响力。其次是民用产业的升级。在2016年之前,中国以低端制造业为主,但此后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全球*大的汽车市场,华为也曾一度跻身全球第*。与此同时,造船、大飞机、国产芯片、光刻机等领域取得了突破,西方工业明珠一个接一个失去市场地位,中国逐渐成为全球科技大国。
再谈到基建和能源领域,这些都是战争时期至关重要的基础保障。与2016年前的“如果美国封锁马六甲海峡怎么办”的忧虑不同,今天的中国无论在能源供应还是基建能力上,都已经具备了强大的保障能力。从高铁到高速公路,从风力光伏发电到水电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中国已经建立起全球的交通和能源网络,一旦遇到极端情况,我们也能确保国家的基本运转。在过去八年中,国家的战略转型需要大量资源,这也导致了经济增速的放缓。更何况期间还经历了疫情、全球冲突以及中美脱钩等外部挑战,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不过,到2024年底前,我们依然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美国通过加息政策紧卡我们调整的空间,虽然我们也有应对之策,如提高利率来防止资本外流,但加息会导致经济下行,无法有效促进增长。然而,2024年9月,美国不得不开始降息,这为我国的政策调整创造了空间。从9月底以来,我们已经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积极促进股市、楼市的恢复,刺激内需。美联储降息100个基点,预计未来还会继续降息,给我们提供了更大的宽松政策空间。同时,近期的珠海航展展示了我国在高科技武器领域的突出进展,震撼全球。通过这些武器的展示,既是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强大实力,也是向国民传递一个信号:我们已经度过了艰难时刻,完全有能力保障国家安全。
因此,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2025年开始,我们有望迎来经济复苏期。这是国家通过长达八年的战略转型和战备准备积累的成果。未来,随着经济政策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推动,我们将走向更加光明的经济前景。endLinux 世界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可跳转1、提离职时你会和领导说什么理由2、为什么说程序员是一个极度劳累的工作?3、2024年快过去了,普通年轻人的出路到底在哪?
Linux 世界闲聊职场,经济,就业,民生。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免责声明:整理文章为传播相关技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专业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师资和学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