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艺术留学#ACG方向在全球的艺术教育领域中,日本凭借着其实力出圈的ACG产业声名远扬,每年都能够吸引一大批学生奔赴深造。但与英美国家普遍开设综合性的专业情况不同,日本艺术院校的体系里,几乎很难找到统一的「ACG 专业」身影,今天咱来一探究竟!
不少喜欢二次元的同学在准备赴日留学时,都是出于热爱想找ACG专业深造,ACG是动漫文化(Animation)、漫画(Comics)、游戏(Games)的总称,日本的ACG产业一直在全球占据着重要地位,很多同学都梦想着能去日本学习的技术和理念。但在院校官网无论怎么搜,怎么就是找不着这个专业?
先别着急,日本艺术院校的设置中几乎不存在统一的“ACG专业”,而是将其拆解为了动画、漫画、游戏、角色设计等细分方向。日本的高等教育体系向来非常注重「专业细分与深度钻研」。这种分类方式也是源于日本艺术教育对“匠人精神”的推崇——即通过高度专业化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在单一领域内的技能。ACG 涵盖着动画、漫画、游戏三大方向,各方向下又有着众多的细分:动画方向细分出了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特效制作、动画导演等,例如东京工艺大学的动画不仅教授动画制作技术,还涵盖了脚本创作、背景美术、3DCG合成等细分课程,确保学生从前期到后期全流程掌握专业知识。漫画方向则有故事漫画、单格漫画、理论研究等细分。故事漫画重叙事和绘画,单格漫画以简洁画面描述情节,理论研究则是侧重于为创作提供理论支撑。以京都精华大学为例,其漫画学部下设 “故事漫画课程”“卡通课程”“新世代漫画课程”“角色设计课程” 等等的方向,由于各个细分下的专业性都很强,所以如果不熟悉专业名称,就会很难精准获取相关信息。
此外在学校的设置上,不少学校为让学生全面了解 ACG,入学初期会先将ACG内容汇总到其他,等大三学生明确兴趣特长之后再进行细分。像「东京五美」中就基本都把ACG专业划分到了视觉传达、媒体等下。学生前期学习基础知识,后期再进行深入专业学习,以满足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且日本院校在专业命名时也并非会直接用“ACG”这类表述,而是采用一些具有日本特色或特定指向的名称,例如漫画的“マンガ”/“イラスト”等,对不熟悉日语或命名习惯的同学而言,只搜“漫画专业”可能就无法精准匹配到这些信息,详细内容咱们可以直接来听老师讲👇👇👇点击下方跳转视频号查看⬇️
前面咱们也提到了,日本ACG产业都是以高度成熟的产业链著称,从原画师、脚本作家到3D建模师、声优,每个环节都需要高度专业化的技能。日本艺术院校的设置也是往往直接与行业需求相挂钩。比如「大阪艺术大学」中的“角色造型专业”,就分为了动画、漫画、游戏、手办艺术等方向,其中手办艺术课程甚至涉及角色经济与市场营销知识,直接对应的就是日本庞大的衍生品产业。那在处处皆强的日本ACG领域中,想深造这一行业当然也有不少实力强强出圈的院校/专业,先来一睹为快。
「京都精华大学」漫画学部:日本漫画学部,细分方向包括故事漫画、卡通漫画、新世代漫画、角色设计等,强调从创作技法到文化理论的全方位学习。漫画研究科(研究生院):分设“漫画实技”与“漫画理论”方向,研究领域涵盖漫画创作、插画技法及漫画史论,教授团队包括竹宫惠子(少女漫画鼻祖)等业界大师。动画专业:注重动态表现与技术创新,课程涵盖角色设计、脚本创作、3DCG合成等全流程制作。
「东京工艺大学」动画:课程覆盖传统手绘、3D建模、立体动画及声音设计,强调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游戏:按行业分工细分为策划、美术设计、编程三个方向,直接对接游戏公司岗位需求。媒体艺术专攻(研究生院):整合动画、游戏、漫画研究,培养新媒体艺术复合型人才。
「大阪艺术大学」角色造型专业:分动画、漫画、游戏、手办艺术方向,注重角色经济与衍生品开发,课程包含IP设计与市场营销。映像:探索动画与影视的跨界融合,定期举办学生电影节,庵野秀明(《EVA》导演)等校友活跃于业界。
「武藏野美术大学」映像动画专业:以艺术性与实验性著称,课程涉及电影、插画、绘本等跨界领域,强调独特的美学表达。造型学部:开设空间演出设计,涵盖动画场景构建与数字媒体表现。
日本艺术教育对ACG领域的专业细分,既是产业需求的产物,也是其文化传统的延续。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增加了一些咱们艺术留学生的选择成本,但也为我们提供了更精准更专业的技能训练与职业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