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留子和预备留子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心塞”的话题——...
嘿,各位留子和预备留子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心塞”的话题——选调生不招收留学生了。根据《北京市2025年度定向选调和“优培计划”招聘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定向选调生计划不再招收留学生。
在《广东省2025年度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中,往年可报考的“境外知名高校”名单被彻底取消。包括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在内的近60所海外高校均不再纳入选调范围。仅部分国内高校应届毕业生可报考。
山东省2025年度的选调生公告中,无论是定向选调还是常规选调,均删除了“面向国外高校、海外高校毕业生”的字样。这意味着留学生无法再通过常规选调进入山东的公务员体系。
这导致网络上冒出了“体制内不再欢迎留学生”的论调,闹得人心惶惶。那留学回国真的没希望了吗?答案是大写的NO!1选调政策调整不等于全面拒绝体制内留学生选调政策调整的实质:多地选调生政策调整,如广东、山东等地限制留学生报考,但这并不意味着体制内全面拒绝留学生。选调生政策的调整更多是基于对人才需求的重新定位和规范,而非对留学价值的否定。例如,山东省2025年选调生政策虽然删除了“面向国外高校毕业生”的表述,但其第二批定向选调高校从2024年的96所缩减到50所,国内高校也受到了同样的限制,这说明政策调整是整体性的,而非专门针对留学生。体制内其他渠道依然开放:除了选调生,留学生进入体制内的主要途径还包括国考、省考、市考以及事业单位的人才引进等。这些渠道不仅没有拒绝留学生,反而在某些方面对留学生更加有利。例如,2024年国考数据显示,商务部、外交部等涉外部门30%的岗位明确标注“优先考虑留学背景”,实际录用的留学生占比达18%,相比2020年的12%增长了50%。
来源:网络2体制内对于留学生的需求依然旺盛国考和事业单位的积极信号:在国考和事业单位招聘中,留学生的需求比例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例如,深圳市事业单位2023年招聘中,要求“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岗位占比25%,留学生录用率较本土毕业生高9.7%。这表明,体制内某些部门对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留学生需求依然旺盛。国企和央企的青睐:国企和央企也在积极吸纳留学生。例如,中石油录取名单中有13人是留学生。中国移动和华为2024年设立海外优才计划,技术岗留学生起薪较国内应届生高15%-20%。
中石油录取名单 来源:网络
国家电网分公司北京电力录取名单 来源:网络3留学的价值远不止于选调生国际视野与能力提升:留学的价值不仅在于学历本身,更在于通过留学获得的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专业技能。这些能力在体制内的许多岗位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上海2024年第一批次公务员录用名单中,前20个岗位中留学生占近三分之一,且多为世界学校毕业。
来源:网络人才引进政策的支持:许多城市将留学生纳入“人才引进计划”,给予落户加分等优惠政策。例如,上海对世界排名前50院校的毕业生直接放开落户限制,51-100名院校毕业留学生全职在上海工作,缴纳社会保险满6个月后即可落户。南京则对本科、硕士和博士留学生提供了每月不等的生活补贴和租赁补贴,累计发放时间长达5年。4选调生政策调整背后的逻辑提高人才质量:选调生政策的调整并非拒绝留学生,而是为了提高整体人才质量。体制内选拔正在从“唯学历论”转向“能力论”,更加注重实际能力与岗位需求的匹配。例如,北京2025年选调不再单独招录留学生,但“优培计划”扩大了招录规模,明确要求具备跨文化背景。避免“水学历”:政策调整也旨在避免“水学历”的流入,确保体制内人才的质量。留学生如果能够通过留学提升自己的能力,依然会在体制内找到适合的岗位。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聊聊。如果毕业后进入体制内求职,一定要看好专业名称和学位名称,参考最近的录用情况。体制内逐渐成为了留学生的重要选择,但是很多同学和家长在择校选专业的时候没有仔细思考这点,或者为了院校排名而放弃更有就业力的专业,可能对未来求职不利。如果你也考虑找一个有性价比的留学方案,我们有10年的案例积累,欢迎扫码咨询~关注我们获取留学资讯 丨 学习留学知识领取留学资料 丨 新马免费申请推荐阅读为什么最近线上硕士火起来了?不是留服不认吗出国留学QS排名500以后的大学还有必要读吗?日本、澳门、马来西亚全员上大学,院校招不到人大陆学子来凑DeepSeek能代替留学中介吗?科廷大学新加坡校区本科课程招生简章
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院校情况及招生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