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科赛斯教育

复旦国金全日制金融MBA 学子曼谷之行:共赴全球和平之约 | FMBA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1月14日至18日,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全日制金...

2025年1月14日至18日,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全日制金融MBA项目的师生代表5人远赴泰国曼谷,参加了第四届全球和平峰会(The 4th Global Peace Summit)。这不仅是一次国际交流之旅,更是一场关于和平、团结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思考之旅。

汇聚全球力量,共筑和平未来全球和平峰会由亚洲人道主义事务组织主办,旨在为全球青年提供交流、学习和合作的平台。本届峰会以A World Together为主题,吸引了来自46个国家的400余名和平倡导者、非政府组织代表以及高校师生等学术界人士参加,共同探讨在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中如何构建持久和平。复旦国金的学生代表们全程参与峰会,与嘉宾和全球青年领袖交流,汲取经验,还通过互动环节积极提问,展示了中国青年对全球和平事业的高度关注与责任感。

全球和平现状与和平建设峰会首日聚焦和平现状,通过了解社会、经济、政治和环境因素对和平的影响,共同探索和平建设的基本要素。

巴勒斯坦驻马来西亚大使H.E. Ambassador Walid Abu Ali的演讲给与会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大使详细回顾了巴以冲突的历史背景、现状以及和平进程中的挑战和机遇。他强调,和平不仅仅是暴力的缺失,更是正义、平衡和力量的体现。学生们对巴勒斯坦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认识到国际社会在推动巴以和平中的重要责任。此外,互动问答环节中,大使对年轻一代在和平进程中作用的阐述,也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教育宣传等方式为和平发声。学生林大翔在会后与大使进行了面对面交流,表达了自己对巴以冲突的持续关注以及对和平的支持。

经济与和平研究所的创始人兼执行 Steve Killelea分享了和平的定义、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Steve 提到,全球近一半的国家在过去一年中变得不那么和平。冲突、不稳定和暴力不再是个别事件,而是变得令人不安地正常化。他强调,全球和平指数是一个革命性工具,它与经济稳定、气候适应力和社会进步紧密相关。和平是全球发展的基础,和平的构建需要教育、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努力。女性在和平建设中的关键角色是本次峰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学生们聆听了来自Across Red Lines组织的创始人Manal Omar的演讲,她分享了自己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冲突地区的经历,强调女性不仅是战争的幸存者,更是和平与社区恢复的关键力量。她提到,女性在和平谈判中常常面临文化、宗教和政治偏见,但通过策略和坚持,她们能够克服这些障碍,推动和平进程。学生汪海沛在会后感慨道,女性通常是寻找共同点的第*人,也是推动对话的重要力量,女性也更愿意以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女性的坚韧与智慧在和平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未来的金融从业者,我们也应关注性别平等,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

冲突中的韧性与生存在峰会的第二天,与会者聆听了多位幸存者的亲身经历,通过个人生存和韧性的故事,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及和平的脆弱。达尔富尔妇女行动组织的创始人Niemat Ahmadi讲述了她在种族灭绝中的幸存经历,以及如何通过创立组织为幸存者发声。卢旺达种族灭绝幸存者Claude Gatebuke讲述了他在种族灭绝期间的亲身经历,强调“真相”是实现正义的第一步,并通过分享故事来治愈创伤、传播知识。柬埔寨种族灭绝幸存者Loung Ung通过她的回忆录书籍,讲述了她在红色高棉政权下的苦难经历,以及如何通过爱与希望回应仇恨,成为和平建设的行动者。波斯尼亚幸存者Lejla Damon分享了她作为性暴力受害者的成长经历,探讨了战争中性暴力所生儿童的身份困境和社会问题,呼吁社会关注和支持。

学生王子恒在会后表示,通过每位亲历者的直接讲述,这些苦难与悲惨的事实被生动地呈现在面前,令人震撼和深深动容。如果没有此次峰会,或许永远无法了解这些痛苦的故事及其带来的深远后果。学生沈钊冉认为,和平不仅仅是战争的结束,更是通过正义与赋权实现社会的再生。历史的记忆不仅是幸存者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警醒;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宽恕与可持续和平峰会的最后一天,嘉宾和与会者们探讨了宽恕在和平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可持续实践实现长期和平。宽恕项目创始人Marina Cantacuzino探讨了宽恕在个人和集体层面对于实现和平的重要性, 展示了宽恕如何帮助人们从创伤中恢复,打破复仇的恶性循环,实现内心的平静和社会的和谐。宽恕不仅是一种个人选择,更是一种社会力量。全球同情联盟的执行以及斯坦福大学同情与利他主义研究与教育中心的主任Jennifer Nadel提到,每个人在面对伤害时,基于自身经历和价值观,对宽恕的条件往往不同。在政治领域,宽恕的实现充满了挑战,复杂的历史背景、敏感的政治局势以及各方利益的博弈,使得宽恕不仅需要把握时机,更要兼顾多方诉求。尽管存在着诸多差异和矛盾,但通过分享真实的故事来促进宽恕是可行的。宽恕与社会正义并非相互对立。宽恕绝不意味着对不公正的视而不见,而是在追求正义的同时,从自身开始,以点滴行动,推动社会朝着更加公平、包容的方向发展。

峰会期间,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与会者们与加沙地区的记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记者分享了加沙人民在战争中所遭受的苦难,包括物资封锁、学校和医院被炸毁、无辜平民的伤亡等。这种直接的交流让与会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意识到了和平的紧迫性,激发了为和平发声的决心。

峰会专设了互动提问环节,与会代表积极提问,探讨了个人如何在职业生活中推动和平相关的实践。嘉宾分享了他们在和平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和行动方案,展示了如何通过教育、社区参与、法律支持等方式推动和平进程。与会者们从中获得了许多启发,意识到和平建设不仅是宏观层面的政策制定,更是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参与的行动。此外,为和平发声非常重要,即使是当今互联网通讯如此高度发达的今天,仍有大量的地区因为体量小、人口少或者偏远而面临人道主义灾难无法被世人知悉,可通过积极发声、宣传、讲述,吸引聚焦,为当地民众争取援助。金融与和平复旦国金的全日制金融MBA项目始终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领袖。此次参加全球和平峰会,不仅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全球和平与冲突的复杂性,更引发了将金融专业知识应用于和平建设的思考。峰会期间,学生们还有幸与亚洲人道主义事务区域主任Janice Leong女士进行了深入交流。正如Janice Leong女士所言,金融与和平息息相关。一个国家的和平与稳定是其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平的经济影响是巨大的,投资于和平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回报。作为未来的金融从业者,可通过投资和平、支持战后重建等方式,为全球和平事业贡献力量。例如,如何合理分配筹划资金,将各国对灾难地区的人道主义捐款最大化利用是很重要的课题,可充分利用专业知识背景,投身世界银行的各项事务。还可通过社交媒体、社区活动等方式,积极传播和平理念,吸引更多人关注全球和平事业。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的全日制金融 MBA 学生们通过这次峰会,深刻认识到了和平的珍贵和复杂性。他们将以专业知识为武器,以和平使命为指引,努力成为和平的守护者。通过自己的行动,激励更多人关注全球和平事务,为构建一个更加和平、团结的世界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眼中的和平峰会复旦国金课程项目

扫码添加下方老师微信了解咨询详情

图片

加微信咨询
社科赛斯考研 @社科赛斯
微信号:136******35

专业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师资和学校情况

微信咨询
相关资讯
2024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全日制毕业生就业报告 元宵喜乐,岁月团圆 上海海事大学MPAcc项目招生简章(2026年) 【招生简章】2026交大安泰EMBA招生进行中 【2月16日 招生宣讲】上海师范大学2025年入学MBA宣讲会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