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亮仔😘今天亮仔想分享一些985和211院校的初复试占比数据让我们来看看这些院校都有那样的总*计入规则叭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总*计算方式为初试*与复试*之和。2.哈尔滨工业大学:总*由初试*与复试*共同组成。3.湖南大学:总*为初试*与复试*的总和。4.中南大学:总*计算方式为初试总分与复试总分之和。5.南京大学:总*由初试*与复试*相加得出。02初试占比70%的院校
1.国防科技大学:总*的计算方式为(初试*除以5后乘以0.7)加上(复试综合*除以2后乘以0.3)。2.浙江大学:总*由初试*除以5后乘以0.7,再加上复试*乘以0.3得出。03初试占比60%的院校
1.厦门大学:总*计算方式为初试总*乘以0.6,加上复试总*乘以0.4。2.吉林大学:总*由(初试总*除以5后乘以0.6)与(复试*除以3后乘以0.4)两部分组成。3.山东大学:总*计算方式为(初试*除以5后乘以0.6),再加上复试*乘以0.4。4.西北工业大学:总*为初试*乘以0.6后除以5,再加上复试总*乘以0.4。5.天津大学:总*由(初始总*除以2.5后乘以0.6)与复试总*乘以0.4两部分构成。6.南开大学:总*为(初试*除以5后乘以0.6),再加上复试*(包括实验和面试)乘以0.4。04初试占比50%的院校
1.北京理工大学:总*为初试*乘以0.5,加上复试*乘以5后再乘以0.5。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总*计算方式为初试*除以5后乘以0.5,再加上复试*乘以0.5。3.兰州大学:总*由(初试*除以5后乘以0.5),复试*乘以0.1,以及复试面试*乘以0.4三部分组成。4.中山大学:总*为初试*乘以0.5,加上复试*乘以0.5。5.华南理工大学:总*计算方式为初试*乘以0.5,再加上复试*乘以5后乘以0.5。
1.北京化工大学:总*为初试*与复试*之和。2.北京交通大学:总*由初试总*与复试总*相加得出。3.华北电力大学:总*为初试总*与复试总*之和。4.哈尔滨工程大学:总*计算方式为初始总*加上复试总*。5.湖南师范大学:总*为初试总*与复试*之和。
1.武汉理工大学:总*计算方式为初试*除以5后乘以0.7,再加上复试*乘以0.3。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总*为初试*除以5后乘以0.7,再加上复试*乘以0.3。3.合肥工业大学:总*计算方式为初试*除以5后乘以0.7,再加上(复试*除以1.5)后乘以0.3。4.华中师范大学:总*为初试总分除以5后乘以0.7,再加上复试*(百分制)乘以0.3。5.西北大学:总*为(初试*除以500)后乘以0.7,再加上(复试*除以300后乘以0.3)再乘以100。
1.北京邮电大学:总*计算为初试*除以5后乘以0.6,再加上复试*乘以0.4。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总*为初试*乘以0.6,加上复试*乘以0.4。3.安徽大学:总*为初试*除以5后乘以0.6,再加上复试*乘以0.4。4.福州大学:总*计算为初试*除以5后乘以0.6,再加上复试*乘以0.4。5.海南大学:总*为初试*除以5后乘以0.6,再加上复试总*乘以0.4。
1.北京工业大学:总*计算为初试*总分除以5后乘以0.5,再加上复试*总分乘以0.5。2.暨南大学:总*为初试*乘以0.5,加上(复试*乘以初试满分再除以复试满分)后乘以0.5。3.华南师范大学:总*为初始总*除以5后乘以0.5,再加上复试*乘以0.5。4.贵州大学:总*计算为初试*除以5后乘以0.5,再加上复试*乘以0.5。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总*为初试*(转化为百分制)乘以0.5,加上复试*(转化为百分制)乘以0.5。
1.北京科技大学:总*由67%的初试总*和33%的复试总*组成。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总*计算方式为初试*乘以2/3,再加上复试*除以3。3.江南大学:总*为初试*的一半,加上复试*(包括专业课考核*和综合面试*)。4.广西大学:总*=(初试*除以5+外语听说能力乘以0.2+专业基础能力乘以0.3+科研潜力及综合素质乘以0.5)/2。
初试分数再高,复试表现得不好也有惨遭淘汰的可能。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复试如何拿高分。一、材料篇 一般来说,考研复试需准备的材料包含以下内容:(1)身份证明:初试准考证+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应届生带学生证)原件或复印件(2)政治审核表:该表需在院校网站下载,档案单位一般应与报名时填报的工作或学习单位一致且须加盖公章(3)大学*单原件/复印件,需加盖档案单位公章(4)部分院校需要交纳复试费及带一寸彩色免冠照片(5)加分证书:四、六级等相关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注册会计师证书等(6)撰写材料包括面试简历(5份左右)、自我介绍等复试之前,再次核对是否备齐所需证件及材料,避免慌乱遗忘(详情需留意各学院招生网通知,避免遗漏)二、导师联系篇 众所周知,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复试而言,联系上导师,取得导师的正面回答,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导师是读研期间你的重要向导,联系导师这一项虽不是必要项,但却是个加分项,提前混个眼熟,更有利于与导师之间的和谐师生关系。那么如何联系导师,有什么避雷的事项呢?可从以下方面着手:Ø 首先可从院校研招网了解导师的一些情况,比如基本信息(姓名、性别、照片年龄等),找到联系方式(电话、邮箱),所在等,其次可查看导师发表的文章,了解他具体在做研究。Ø 紧接着准备撰写邮件(短信),内容主要包括:(1)学习情况:本科学校、专业,主要*和重点学习科目(扬长避短,重点介绍你的优势,突出你有勤奋学习的特点,谁不喜欢努力的学生)(2)科研情况:论文/成果(提一下导师论文或研究方向,增加一下导师对你的青睐值)(3)社会实践:这部分非必要,(有,写了表明你本科生活的多元化尝试,无不提也可)(4)结尾表达复试意愿,对学校、专业、导师向往参考往年的分数线,如果*好的,那可以重点突出自己考了不错的*,以这个为基础进行接下来的介绍。*一般的同学,就要尽量突出自己本科阶段的一些经历,如果有科研经历或者竞赛经历*好,没有的也要表达出自己热爱科研热爱学习。而那些考的不理想的,*在往年分数线左右的同学,可以跟导师如实说明情况,也可以参考往年的调剂规则,提前了解院内调剂或者校内调剂。Ø 最后发送邮件,及时查看消息回复,发送邮件时也要注意以下要点:(1) 忌广撒网,一封邮件同时多个导师发,可主要确定一个导师询问情况。要是联系的导师刚好同一个实验室,或许会尴尬。(2)检查邮件内容及主题格式,内容层次分明,不要长篇大论,主题可编辑为“姓名+X专业自荐信”,一目了然。(3)发送时间,考虑导师方便的时间,可询问学长学姐,提升回复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