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新闻学专业综合》课程考核大纲一、...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新闻学专业综合》课程考核大纲一、课程类别:新闻学专业专升本课程二、编写说明:1.本考核大纲参考《新闻学概论》编写组所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新闻采访与写作》编写组所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马少华著《新闻评论教程》(第三版)等教材。2.本大纲适用于新闻学专业专升本考试。三、课程考核要求与知识点《新闻学概论》(第二版),重点掌握相关概念第*章 新闻本源1.识记:(1)前新闻传播业时代;(2)新闻传播业时代;(3)后新闻传播业时代。2.理解:(1)新闻的定义;(2)新闻定义的基本类型;(3)新闻的功能;(4)新闻的基本特征;(4)后新闻传播业时代的可能特征。3.运用:新闻传播活动三大的依据及具体结果。第二章 新闻原则1.识记:(1)新闻真实;(2)客观报道;(3)新闻正义。2.理解:(1)新闻报道实现具体真实的三个要求;(2)新闻传播的客观理念与方法。3.运用:(1)虚假新闻的成因及防治办法;(2)新闻报道的客观理念与客观方法;(3)在新闻工作中如何坚持真实性原则?(4)为什么说新闻真实是新闻媒体公信力的前提? 第三章 新闻价值与新闻选择1.识记:(1)新闻价值的内涵;(2)新闻选择。2.理解:(1)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2)新闻价值取向;(3)新闻选择的规律性标准;(4)新闻选择的媒介形态标准;(5)新闻选择的其他标准;(6)受众新闻选择的基本标准。3.运用:新闻价值理论与新闻敏感。第四章 新闻媒体1.识记:(1)新闻媒体;(2)大众传媒;(3)媒介融合。2.理解:(1)新闻媒体的发展;(2)新闻媒体的类型;(3)社交媒体的功能。3.运用:(1)媒介融合的途径等。第五章 新闻事业与新闻事业管理1.识记:(1)新闻事业;(2)新闻体制(媒介制度,新闻制度);(3)新闻事业管理。2.理解:(1)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2)新闻事业的性质;(3)新闻事业的功能;(4)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5)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任务。3.运用: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第六章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1.识记:(1)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2)新闻工作的人民性(群众性)原则;(3)新闻工作的指导性原则;(4)新闻工作的批评监督原则;(5)正面报道。2.理解:(1)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业的宗旨和基本方针;(2)“三贴近”的内涵;(3)新闻工作坚持“三贴近”的意义;(4)新闻工作贯彻“三贴近”的要求;(5)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要求。3.运用:(1)党性原则与人民性(群众性)原则的关系;(2)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的重要意义。第七章 新闻宣传1.识记:(1)宣传;(2)新闻宣传;(3)对外宣传。2.理解:(1)新闻与宣传的区别;(2)我国新闻宣传的基本理念;(3)新闻宣传的方式;(4)我国对外宣传的基本要求。3.运用:如何加强我国的对外宣传与提升我国的对外传播力。 第八章 新闻舆论1.识记:(1)舆论;(2)新闻舆论的内涵和特征;(3)新闻舆论引导与新闻舆论监督的含义、功能与作用等。2.理解:(1)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的关系;(2)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意义;(3)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与客体; (4)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与方法;3.运用:(1)如何提升我国新闻舆论的引导能力。(2)党和政府既重视新闻舆论引导又重视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因。第九章 新闻出版自由1.识记:(1)新闻出版自由;(2)哈钦斯委员会(新闻自由委员会);(3)社会责任理论。2.理解:(1)约翰·密尔顿的新闻自由观;(2)新闻出版自由的发展过程;(3)新闻自由的内容;(4)新闻自由的实现条件及标志;(5)新闻出版自由的具体性和相对性。3.运用:不同社会制度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观念与实践差异。第十章 新闻法治1.识记:(1)新闻法治的含义;(2)新闻法治的法律依据。2.理解:(1)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2)依法规范新闻传播行为。(3)新闻敲诈;(4)隐私权。3.运用:如何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法制建设。第十一章 新闻道德1.识记:(1)新闻道德的内涵;(2)新闻道德的特征;(3)新闻道德的作用。2.理解:(1)新闻职业道德的结构;(2)新闻道德的核心德目;(3)新闻道德的发展;(4)新闻道德与媒体社会责任的关系。3.运用:如何加强新闻人才与新闻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第十二章 新闻人才与队伍1.识记:(1)新闻人才的内涵;(2)新闻人才的价值。2.理解:(1)新闻人才的培养;(2)新闻队伍的建设。3.运用:新时代我国新闻媒体如何培养全媒型人才。第十三章 新闻关系1.识记:(1)新闻关系;(2)媒介文化;(3)新闻文化。2.理解:(1)政治与新闻的关系;(2)经济与新闻的关系;(3)文化与新闻的关系;(4)技术与新闻的关系;(5)技术对新闻的建构。3.运用:(1)结合案例分析新闻与政治的关系;(2)结合案例分析新闻与经济的关系;(3)结合案例分析新闻与文化的关系。《新闻采访与写作》,重点考察写作能力第*章 新闻采访的特征与原则1.识记:(1)新闻采写的特征;(2)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关系。2.理解:新闻采写的原则。第二章 新闻采写的主体1.识记:(1)记者的角色;(2)记者的修养;(3)记者的职业道德。2.理解:记者的主体意识。第三章 新闻采写的客体——新闻事实1.识记:新闻事实的识别。2.理解:新闻事实的选择依据。第四章 新闻采写的成果——新闻报道1.识记:新闻报道的主要特点。2.理解:(1)新闻报道的构成要件;(2)新闻报道的文体类型。第五章 新闻发现1.识记:新闻发现的动态过程。2.理解:新闻发现的方法。第六章 新闻选题与采访策划1.识记:(1)选题与策划的内涵与作用;(2)新闻选题的确定。2.理解:采访策划的原则与方法。第七章 采访的类型1.识记:(1)访问;(2)观察。2.理解:(1)隐形采访;(2)社会调查。第八章 采访的准备1.识记:(1)采访计划的拟定;(2)采访对象的约定。2.理解:新闻采访的准备。第九章 采访的实施——访问1.识记:(1)访问的特质;(2)访问的氛围。2.理解:提问的类型与方法。第十章 采访的实施——现场观察1.识记:现场观察的方法与技巧。2.理解:现场观察力的培养。第十一章 采访的实施——记录与核实1.识记:记录的方式与技巧。2.理解:记录的整理与核实。第十二章 消息写作1.识记:(1)消息的类型;(2)消息的构成。2.理解:(1)导语的写作;(2)背景的写作;(3)主体的写作。第十三章 通讯写作1.识记:通讯的类型与结构。2.理解:通讯的主题与表达。第十四章 特写写作1.识记:(1)特写的类型;(2)特写的特点。2.理解:特写的写作技巧。第十五章 其他报道样式的写作1.识记:(1)调查性报道;(2)解释性报道。2.理解:(1)预测性报道;(2)专题报道;(3)系列报道。第十六章 广播新闻写作1.识记:广播新闻的分类。2.理解:广播新闻的结构与语言。第十七章 电视新闻写作1.识记:电视新闻的特点。2.理解:电视新闻的类型。第十八章 网络新闻写作1.识记:(1)网络新闻的特点与问题;(2)网络新闻的类型。2.理解:网络新闻评论的结构与语言。第十九章 融合报道1.识记:(1)融合报道的概述;(2)融合报道的呈现方式。2.理解:(1)融合报道的样态类型;(2)融合报道的制作。《新闻评论教程》(第三版),重点考察写作能力第*章 新闻评论的传播、思维和表达特征1.识记: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2.理解:新闻评论表达的特点。第二章 新闻评论中的观点1.识记:观点的认识性特征。2.理解:判断类型。第三章 新闻评论中的依据1.识记:论据的类型。2.理解:论据的来源。第四章 新闻评论中的叙事1.识记:叙事因素。2.理解:叙事策略。第五章 新闻评论中的论证1.识记:演绎推理。2.理解:归纳、类比。第六章 新闻评论的结构与节奏1.识记:结构。2.理解:节奏。第七章 新闻评论的选题1.识记:选题概述。2.理解:选题的类型。第八章 新闻评论的标题1.识记:效率性。2.理解:表现力。第九章 新闻评论的语言1.识记:规范性和效率性。2.理解:表现力。第十章 社论、述评与评论性按语1.识记:社论。2.理解:新闻述评、评论性按语。第十一章 新闻评论的伦理1.识记:伦理责任。2.理解:相关问题。四、课程考核实施要求1、考核方式本考核大纲为新闻学专业专升本学生所用,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2、考试命题(1)本考核大纲命题内容覆盖了教材的主要内容。(2)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比例为:识记占25%,理解占25%,运用与写作占50%。(3)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比例为:较易占25%,中等占55%,较难占20%。(4)本课程考试试题有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与写作题等五种类型,其中写作包括新闻写作与新闻评论。3、课程考核*评定考试卷面*即为本课程*。五、教材和参考书参考书目:1.《新闻学概论》编写组.新闻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0.2.《新闻采访与写作》编写组.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3.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
攀灯者,位于湖南沙一家汇集优秀师资核心资料、全程式教育培养为一体,针对艺术类专升本的学员进行专业辅导培训的教育培训机构。拥有高校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的教师团队,具有多年的专升本教学经验。 专注于艺术类专升本教学教研,为更多同学完成艺术升学梦想,勇攀高峰。
专业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师资和学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