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由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学者合作的论文“Deciph...
近日,一篇由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学者合作的论文“Deciphering the Socio?Ec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Contemporary Collective Action in China: Insights from 2010–2016 Panel Data Analysis”(译“解读当代中国集体行动的社会生态决定因素:2010-2016 年面板数据分析的见解”)在国际期刊《以人为中心的智能系统(英文)》(Human-Centric Intelligent Systems, HCIN, eISSN: 2667-1336)上公开发表(https://doi.org/10.1007/s44230-024-00079-x)。
▲ 图 四个关键因素与集体行动发生率的相关性(红色方块代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阴影越深,相关性越强)。一句话概要:利用CASM-China数据集及社会生态和文化指标,揭示中国当代集体行动背后的宏观驱动力。研究动机:随着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复杂性增加,中国的集体行动事件(如抗议、罢工和维权等)频繁发生,这些事件反映了社会矛盾的激化以及群众维权意识的提升。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特定案例,缺乏对集体行动宏观因素的系统分析。本研究采用社会生态学视角,结合中国社会媒体数据,分析影响集体行动发生的主要社会、生态和文化因素,为进一步理解集体行动的背景和驱动机制提供了新视角。研究方法与发现:这篇文章研究了影响中国集体行动的宏观社会生态因素,基于2010至2016年的CASM-China数据库和2454项社会生态指标,对集体行动的类型及触发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四个关键因素:现代化、二三产业、第*产业和生活条件,它们分别与传统、破坏性和暴力型集体行动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现代化水平与传统和暴力集体行动呈正相关,而第*产业则与破坏性和暴力行动呈负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社会生态因素对集体行动的预测作用,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集体行动的分布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贡献:1)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突破传统研究局限的综合社会生态和文化分析框架,以全面理解中国集体行动的宏观驱动力;2)通过大规模数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识别出与中国集体行动有显著相关的四个关键因素:现代化、次生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产业、生活条件;3)研究结果不仅为理解中国集体行动提供了新的理论见解,也为政策制定和社会治理实践提供了实际指导。
关于期刊
Human-Centric Intelligent Systems(eISSN:2667-1336)是一本国际化的,经过严格同行评审的开放获取期刊,致力于传播 “以人为中心的智能系统” 中所有相关理论和实际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提供以人为中心的计算与分析领域的前沿理论和算法见解。为了鼓励科研成果的传播,本刊暂不收取文章处理费。期刊主编:西南交通大学李天瑞教授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徐贯东教授顾问委员:东京大学教授,日本国家信息研究所所长Masaru Kitsuregawa与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Philip S. Yu教授投稿咨询:HCIN期刊编辑部Tel:17320182488邮箱:hcin@editorialoffice.cn
专业解答各类课程问题,精准匹配名校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