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万托出国留学

马来西亚人人都有大学念,但这几个专业读了等于白读

作者:万托出国 来源:万托出国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9日

为了盘活教育资源,马来西亚政府可是下了血本。他们野心勃勃要...

为了盘活教育资源,马来西亚政府可是下了血本。他们野心勃勃要打造 "亚洲教育枢纽",这几年疯狂扩招国际学生。2024 年*单相当亮眼 —— 新增国际生 6.4 万人,其中中国学生就占了 62%。现在全马国际生总数已经突破 18 万,离 25 万的目标只差临门一脚。本地考生的情况也很微妙。去年 11.8 万本地学生挤破头报考公立大学,最后 7 万人拿到入场券,录取*超过七成。但是还有500多所本地私立大学,想上学的人,都会有学上的。可以说,马来西亚即将步入全员上大学时代。反观中国这边,高考战场硝烟弥漫。2024 年全国本科平均录取* 46%,重点本科和 211 院校的录取*更是低得可怜。在河南、山东这些高考大省,能上本科的考生还不到一半。这种升学压力催生了庞大的留学市场,也让马来西亚这类留学成本低、学制灵活的国家捡了个大便宜。留学生能申到心仪的大学固然是好事,但是选专业也是脑力活,选专业更要看专业前景,学了即失业的专业,我们还是尽量少碰,特别是以下几类:太有“地域”特色的专业(小语种、宗教相关等)首先是就业市场的现实问题。虽然马来语是马来西亚官方语言,但除了政府部门和特定行业外,实际应用场景比较有限。大部分跨国企业在马来西亚更倾向使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国内马来语岗位主要集中在三类地方,需求极少,要求也普遍较高:外交部、中联部等政府部门(但每年招录人数个位数)国企外派东南亚的项目组(这类岗位通常要求外派 3 - 5 年)少数对马贸易企业(但这类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东南亚相关岗位时,更倾向于选择英语 + 区域研究复合型人才。比如华为、OPPO 等企业在东南亚的职位,通常要求英语流利,同时熟悉当地文化即可,并不强制要求马来语专业背景。学马来语的留学生回国后,除了少数进入对口岗位,大部分人都会被迫转行。马来西亚虽然是多元社会,但伊斯兰学的教学内容往往涉及敏感的文化议题,比如对性别角色、宗教习俗的不同理解。这种文化隔阂不仅影响学习效果,甚至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误解。在世俗化的就业市场中,伊斯兰学这类专业的对口岗位非常少,全年全国宗教类岗位招聘量不足 200 个,且大多集中在宁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像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这类机构,每年招聘人数不超过 5 人,且要求博士学历和海外研究经历。普通本科毕业生想进入宗教研究机构,几乎要 "过五关斩六将"。人文社科(心理学、教育学、传媒等)有些留学生选心理学是出于 “帮助他人” 的理想,彷佛学了就能洞察人性,但实际行业要求:掌握 SPSS、Mplus 等统计工具。熟悉《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等到你需要天天统计背书你就知道头疼了。目前国内心理市场处于”蓝海期”,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需要硕士以上学历,并且需要资格认证,属于典型的“要求高,工资低”的工作。传统媒体受新媒体冲击,岗位需求锐减,而新媒体领域竞争激烈,更看重实践经验和对国内市场的了解。现在的新媒体运营岗位要求熟悉微信、抖音等平台,熟练使用剪映、PS 等工具,需要全能型选手,而传统传媒学课程学的东西跟这些毫不相干,也是属于什么都懂一点,但是并不精通。况且现在是全民自媒体时代,入这行的门槛太低了,甚至有些跨专业的也能应聘上传媒岗位,只因是业余时间自学剪辑+拍摄,并有几条爆款视频。教育学并不是学着去考编当老师的!它是研究教育体系的,而教育师范才是往教师方向靠的专业,很多国内学校的教师编制都禁止教育学专业,你学教育学回国只能去考跟研究教育体系相关的工作,像什么教育局(考公难度大)或者去跟教学机构研究和设计课程,这些还通常需要多年经验作为打底。太“理”的专业 (化学、生物等)各位准备头铁冲纯理的留学生朋友们,建议先把 "秃头预警" 刻进 DNA 里 —— 毕竟这行的知识体系就像俄罗斯套娃成精,套完一层还有八层。首先恭喜你解锁 "全英文硬核资料大礼包",现在要啃的可是连 native speaker 都直挠头的专业天书。这行经验就是王道。看看那些科研机构的招聘公告,都要博士起步,你本硕学的那点皮毛,别人都不敢收。最后友情提示:如果你的人生规划是 "毕业三年买房买车",那纯理专业是*硬核的劝退选项。这行的研究成果转化周期,短则十年八年,长则需要投入一生,它更适合那些对理论研究有浓厚兴趣、愿意长期投入且不追求短期回报的人。正如教育咨询专家张雪峰所言:"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专业赛道的选择必须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数据显示,2024 届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领域起薪较传统行业高出 42%,印证了 "专业天花板决定职业起跑线" 的残酷现实。为什么不建议留学生选择这些专业呢?以我的经验来看,80%选择去马来西亚留学的学生都来自中产以下家庭,他们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获得文凭找到一份好工作。然而,这些专业在国内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较弱,往往难以满足学生对优质工作的期待。尤其是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来说,选择就业前景不佳的专业可能会增加经济压力和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我们注重留学性价比,欢迎扫码来聊聊。关注我们获取留学资讯丨学习留学知识丨领取留学资料推荐阅读出国留学非得花上百万吗?盘点马来西亚本科学费3万以内的课程小地方的普娃将来想进一线城市,只有这几条路了本科还有三个月毕业, 规划留学还来得及吗?网上各种被骂,现实一位难求,马来西亚留学真爆了!
加微信咨询
武老师 @海南万托出国留学
微信号:175******82

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院校情况及招生倾向

微信咨询
相关资讯
开设山东分校,设立北京办事处,马来亚大学在中国赢麻了 2025东南亚留学对比:马来西亚VS新加坡 马来西亚本科毕业申硕士的四个梯队(硬核干货,建议收藏) 马来西亚访问圆满结束,寄语新的“黄金50年” 在吉隆坡打了一台网约车,60+的司机是工商管理博士在读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