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城市街头,零食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一线城市的商业中心...
走在城市街头,零食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一线城市的商业中心到三四线县城的社区角落,"赵一鸣零食"、"零食很忙"等招牌随处可见。这些店铺装修时尚,货架整齐,价格诱人,而且往往位于闹市中*显眼的位置,吸引着络绎不绝的顾客。但在这片繁荣景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这些看似红火的零食店真的能盈利吗?创业者蜂拥加盟的背后又暗藏哪些陷阱?零食店的"野蛮生长"现象最近几年,零食店扩张速度令人咋舌。以赵一鸣零食为例,2019年才开出第*家店,到2024年全国门店已突破8500家,平均每月新增36家店。另一品牌"零食很忙"与赵一鸣合并后,门店总数更达到1.6万家。这种扩张速度在零售业堪称"野蛮生长"。零食店之所以能快速扩张,关键在于其商业模式。它们绕过传统零售的层层加价环节,直接与厂家对接,通过规模采购压低进货价。店铺通常采用"大牌引流,白牌走量"策略——用知名品牌低价吸引顾客,再靠利润更高的自有品牌赚钱。这种模式在初期确实有效,让零食店的价格比超市便宜20%-30%。繁荣表象下的经营困境尽管表面红火,许多零食店的实际盈利状况并不乐观。赵一鸣零食2022年营收12亿元,净利润仅3800万,利润率刚过3%。更残酷的是,大量加盟商在开业8个月后就面临倒闭。问题首先来自同质化竞争。一条街上常出现多家零食店,卖着几乎相同的商品。消费者去哪家买都一样,导致店铺间只能打价格战。为吸引顾客,部分商品折扣从6.8折降至4.2折,严重压缩利润空间。库存积压是另一大难题。零食保质期短,跟风进货的热销品一旦过气,就会变成卖不掉的"死库存"。有店主反映,在品牌方推动下进了大量进口零食,初期卖得好,但市场很快饱和,最终只能看着商品过期。加盟模式背后的"割韭菜"嫌疑零食店快速扩张主要依靠加盟模式,而这恰恰隐藏着*大风险。许多品牌在招商时夸大宣传,承诺"日入过万"、"轻松回本"。实际经营中,扣除房租、人工和进货成本后,加盟商利润所剩无几。加盟费用构成第*道门槛。除初始加盟费外,还有品牌管理费、保证金等,总额约60万。加上每月房租、水电和人工,压力巨大。按照品牌方提供的"理想数据":日营业额1-1.5万,净利润8%,月赚3万,两年回本。但现实中,同街竞争使多数店铺难以达到预期营业额。更隐蔽的是供应链控制。一些品牌会强制加盟商频繁进货,甚至随意提高供货价。广东某赵一鸣门店就被检出食品大肠杆菌超标,反映总部对商品质量把控不力。这种模式下,真正赚钱的是品牌方,而非加盟商。零食店的未来出路面对困境,头部品牌开始寻求转型。万辰集团尝试引入IP衍生品,通过盲盒、周边商品提高毛利率。赵一鸣则推出3.0店型,增加百货、烘焙等品类,并发展自有品牌。这些举措能否成功尚待观察。对普通创业者而言,盲目加盟零食店风险极高。行业专家指出,当前市场已趋饱和,同质化严重。想要生存,必须找到差异化定位,如专注健康零食或特色进口食品。零食店遍地开花的现象,既反映了消费升级的趋势,也暴露了资本驱动下的行业泡沫。当"万店时代"的狂欢褪去,最终留下的,可能是无数被"割韭菜"的加盟商,和几家真正掌握供应链与渠道的行业巨头。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看清繁荣背后的陷阱,或许比追逐所谓的"财富风口"更为重要。end青年研究室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可跳转1、90后应该有多少存款?有人说90后人均存款几十万,也有人说自己还在“月光”边缘挣扎。2、广东36年老大哥的地位差点被江苏超越,背后的底层逻辑是啥3、2024年居民存款总额暴涨!都说经济不好,到底谁在偷偷存钱?
青年研究室感谢关注,话题不限,闲聊职场,经济,就业,民生。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专业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师资和学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