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马来西亚开会,返程打车的时候依然选择Grab,依然是一位华人司机。果然华人群体到哪里都是最勤奋的,放工或者退休了兼职做网约车司机的比例也很大。叫到车后看到车牌是MALAYSIA开头,这种自定义的车牌可很少见,应该是一些NGO组织发放的,或者有独特的纪念意义,司机应该是个有故事的人。在晚高峰期间,从KLCC到Bangsar四五十分钟很正常,司机也很健谈,所以时间过得也蛮快。聊天得知他已经 60 多岁,从企业退休了,平时没事做,出来开网约车。当他得知我去大学参加会议,他告诉我他正在攻读某大学的工商管理博士(DBA)学位。"白天工作,晚上上课,周末接单。" 他简单介绍自己的生活节奏,"学费要50千马币(约合9万人民币),兼职赚的钱刚好cover。" 之前我总说马来西亚人人有书读,好巧不巧就碰到一个 "老学生"。但他既然已经退休了,没有求职的需求了,为什么还要在学历上更上一层楼,退休了把自己搞这么忙的目的是什么呢?"我就是要别人以后叫我Dr. Law(李博士),自己的名片和家门口的铭牌也换成Dr. 开头" 他这样轻描淡写自己的目的,把我们都逗笑了。后面细聊时才知道,他的两个儿子已经读博,他自己老当益壮还在给公司做顾问,其实他读DBA也是为了拓展人脉,学习商业知识。当全球多数国家的博士教育仍被视为精英阶层的专属时,这个亚洲国家正通过制度创新,让 "网约车司机读博" 从奇闻变成常态,让学历学位回归了原始的教育属性。马来西亚政府在 2011 年就提出《终身学习教育蓝图》,允许工作经验转化为学分。比如凭借财务管理经验,可以豁免很多项目课程的学分,这就比应届生更短时间内完成学业。为啥一个老年人能身兼学术重任,还能出来开网约车?身为留学中介,我们就不得不唠一唠马来西亚 DBA 项目的特点和制度了。工商管理博士学位DBA课程不是研究型的哲学博士,而是一个混合型偏向实践的课程项目。它分为专业学习、研究实践和论文写作三个阶段,学业中一半的内容都是课程和实践项目,并不用写八九万字枯燥的学位论文。和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相比,在大马读DBA的费用很实惠,只有10万人民币左右,而这正符合了马来西亚一些留学群体的经济预期,人也不是傻的,大企业主和领导早已经去了美国或者港澳那些bar特别高的项目,学费就要上百万,毕竟马来西亚实力确实差一截,去马来西亚读MBA或者DBA的人一般以小企业主和企业中层为主。小企业主这类务实型求学者,他们需要平衡教育投资与家庭财务规划,10 万级的学费区间恰好落在其可承受的经济阈值内;另一类则是职场中寻求学历晋升的人群,尤其在高校、国企、事业单位等对职称评定有明确学历要求的领域,可以通过一个 DBA 项目获取博士学位。弹性课程+学费低廉+稳定毕业确实是他们的目标。至于含金量嘛,虽然说没有大牛大咖坐镇,但也肯定能学到东西。五十分钟车程很快就过去了,下车后我感慨,在他身上,我看到的不是学历羞耻症,而是对生活的热爱。
我们注重留学性价比,欢迎扫码来聊聊。关注我们获取留学资讯丨学习留学知识丨领取留学资料推荐阅读马来西亚人人都有大学念,但这几个专业读了等于白读传统留学已死?低至4万读硕8万读博正在兴起!AI大模型分析:高三毕业去马来西亚读什么专业回国搞钱*快?东南亚留学?能救一个算一个,建议看完参观了吉隆坡的18所大学,给大家一句话总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