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同学们: 安全是我们生活发展的*基础保障,孩子是每个家庭和社会的未来,孩子的安全保障工作是我们工作的第*要义。因此,一方面我们要保障孩子自身安全,更要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能力;另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尊重他人,不给他人带来安全隐患。
01交通安全1.教育孩子骑电动车、摩托车时务必正确佩戴头盔,靠右侧行驶,注意避让行人,减速慢行;骑车时不玩手机,不要两辆车以上并排行驶。2.校园内禁止骑行电动车和摩托车,禁止乱停乱放,进入校园后自觉将其停放在指定位置,避免造成校园事故或出现道路拥堵现象。3.教育孩子不乘坐无运营资质的车辆,严格遵守"四不"原则,即:不搭乘"三证"不全的车辆、不搭乘超载的车辆、不搭乘车况不好的"老爷车"、不搭乘驾驶员有问题(酒后、疲劳等)的车辆。不乘坐超员的客运班车,自觉杜绝交通违法现象,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4.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养成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过马路走斑马线,多观察路况,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不在公路上、停放车辆周围或车辆盲区玩耍打闹。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在机动车道骑车,不与机动车争道抢行。5.如遇到突发情况要冷静,指导孩子采取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我们不希望发生交通事故,但万一不幸遇到交通事故,在可能的情况下要记住车的颜色、型号和车牌号以及周围认识的人,便于以后的事故处理;要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求得尽快抢救。
02网络安全1.个人信息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一环。在网络活动中,应避免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等。同时,在使用公共网络时,更应提高警惕,避免个人信息被窃取。2.预防电信网络诈骗,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不点击来历不明的网络链接;不贪小利,认清网上兼职刷单轻松赚钱的诈骗套路;不向陌生人或网上认识的人汇款、转账。发现被骗上当后,尽快报警。3.希望家长以身作则,不沉溺网络,教育孩子养成良好上网习惯,多陪孩子到户外活动,参加体育锻炼,以淡化网络的吸引。4.教育孩子健康上网、绿色上网、文明上网、限时上网,从网络中获取健康有益的信息,网上谨慎交友,不与网友见面,不沉迷网络,不浏览不良信息,不侮辱、欺凌他人,不在网上发布和转发不利于社会安全稳定的文章和言论;不信谣、不传谣。
03食品安全1.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合理、规律膳食,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2.不暴饮暴食,不吃野生菌类食物,不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防止疾病产生和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3.不购买路边流动摊贩的小吃以及无经营资质小店的食品,以免诱发肠道传染病。4.购买食品时做到“一看二闻三摸”。教育孩子不购买、不食用来源不明、假冒伪劣、过期或“三无”食品(无生产厂家及地址、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5.少食用"垃圾食品":油炸类、腌制类、饼干类、汽水可乐类、罐头类、话梅蜜饯类、冷冻甜品类、烧烤类、加工类肉食品。
04消防安全1.注意孩子用电安全。教会孩子家用电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用电安全知识,教导孩子不用湿手触摸电源开关和电器,严禁触摸电插板,防止触电。2.不要让孩子独自使用燃气,教育孩子不带火、不玩火,以免引起火灾。让孩子学会自我防范、自我保护,会使用各种报警方法。3.注意防火安全,居家时注意用电、用气安全,熟悉家电使用方法,避免电器长时间不关,以防火灾发生或煤气中毒。4.外出时,注意熟悉场所的疏散通道位置和逃生路线,如遇火情有序逃生,不乘坐电梯、不贪恋财物、掌握正确逃生方法。5.使用电暖工具时,要远离易燃物,更不能将衣物覆盖在取暖设备上烘烤,睡觉前和出门前一定要关闭电源。6.电器设备勿过载,不要在一个电源插座上连接过多的电器设备,避免电线过载导致火灾。此外,定期检查电线是否老化或破损,及时更换。7.燃放烟花爆竹时,应在家长的指导下燃放。不要在室内、草坪、树林等区域燃放,不能将鞭炮扔进窨井、下水道、沼气池等易燃易爆区域。8.火灾发生时,常会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气体,所以要预防烟毒,应尽量选择上风处停留或以湿的毛巾或口罩保护口、鼻及眼睛,避免有毒有害烟气侵害。9.发现火情不得擅自扑救,应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迅速报警,报警时要讲明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等。
05心理安全1. 家长要多关注子女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引导孩子多与父母、老师、同学沟通交流,多参加体育锻炼。2. 持续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缓解孩子因学习和生活出现的焦虑心态。3. 家人之间要多关爱、多理解、多宽容,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创建温馨家庭氛围,构建和谐幸福家庭,让孩子体验居家快乐。4.家长要客观看待孩子发展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注意孩子心理健康,多与孩子聊天,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5.正确处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问题,在对孩子的手机管理问题上,应“疏堵”结合,不用过激行为解决,避免发生极端事件。
06反校园暴力1.教育孩子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加强自我保护,不随身携带管制刀具及其他危险品,更不得将其带入校园。2.教导孩子与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宽容忍让,不打架斗殴、不欺凌辱骂、不孤立敲诈同学。发生矛盾要及时向家长沟通,严禁激化矛盾。3.发生打架斗殴现象时,教会孩子与人相处以及学会利用正确渠道解决矛盾纠纷,严禁对他人(同学)实施欺凌和暴力行为。4.监管好孩子不到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不良场所;不与社会闲散人员交往。5.身处被围攻的境地,要伺机逃脱;受到欺凌威胁后,要敢于报告老师和家长。孩子涉及欺凌或暴力侵害,家长协同学校积极处理,避免激化矛盾与二次伤害。
07反恐防暴安全1.上下学、放假期间不在学校门口及附近区域逗留,应及时回家,对陌生人、无人认领的物品要时刻保持警惕。2.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共同阅读相关书籍、观看教育视频等方式,指导孩子学习如何预防恐怖袭击和暴力事件,了解应对方法和逃生技巧。3.学会辨别潜在的暴恐分子,如:神情恐慌、言行异常者;着装、携带物品与其身份明显不符或与季节不协调者;冒充熟人,假献殷勤者;反复在学校门口徘徊或态度蛮横不配合检查者;疑似公安通缉犯者。面对以上陌生人要保持安全距离并及时报告成人。4.面对校园暴恐袭击时,不围观不逗留,尽快脱离寻找安全区域隐藏或向有成人的地方分散撤离寻求帮助.5.万不得已时,要大力呼救,奋力反击,可以抛掷书包、凳子等物品,阻止对方接近、伤害自己。
08杜绝黄赌毒1.加强学习、锻炼,筑牢思想防线。倡导广大学生及家长主动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提高防范“黄赌毒”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明辨是非、抵制诱惑的能力;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思想观念,遏制“黄赌毒”的传播和蔓延,共同构筑抵御“黄赌毒”侵害的牢固思想防线。2.崇尚现代文明,倡导时代新风。倡导广大学生要文明上网、不浏览与“黄赌毒”有关的非法网站、书刊、影视等,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