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卷结构与特点2025年济南市历城区值匹配2025中考...
一、试卷结构与特点2025年济南市历城区值匹配2025中考新题型的“一块五模”的模式,即“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五大模块,依旧坚持“突出能力、注重运用、联系生活”的原则,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欣赏感悟等五个层次的能力进行了难易不同的考查。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总分150分。二、考查模块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6分1.考查字词的读音和书写,3分,难度较小2.考查成语,3分,难度较小3.考查病句,3分,难度中等4.语言运用之句子转述,4分,难度较小5.语言运用之拟写新闻标题,3分,难度较小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21分6.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判断,3分,难度中等7.考查文言虚词及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判断,3分,难度较小8.考查课内外文言文内容理解,3分,难度中上9.考查课外文言文断句,2分,难度中等10.考查课外文言文翻译,6分,难度中等11.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4分,难度中等(二)诗歌阅读7分12.考查课外古诗词理解和分析,3分,难度中等13.考查课外古诗词诗句理解之内容赏析,4分,难度中上(三)根据原文默写8分14.考查名句默写,8分,难度中等三、名著阅读7分15.考查文学作品体裁以及《骆驼祥子》《西游记》相关情节分析,7分,难度中等四、31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16.考查材料内容理解和分析,3分,难度中等17.考查内容理解和推断,3分,难度中等18.考查结合链接材料分析现象产生原因,6分,难度较大(二)记叙文阅读19分19.考查记叙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3分,难度中等20.考查记叙文赏析加点词语,4分,难度中等21.考查记叙文构思的好处,6分,难度中上22.考查记叙文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结果的好处,6分,难度较大五、写作60分23.材料作文,考查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60分,难度中等。三、考点分析
四、试卷总结此次济南市历城区中考一模试卷,从考查的内容来看,涵盖了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列的主要知识点,突出核心价值引领,人文素养立意,彰显的育人功能,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语感,发展思想,提高审美情趣;引领学生主动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整体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细心谨慎,且对知识点需要灵活运用。1. 积累与运用:一共5题,第1、2、3、5小题每题3分,第4小题4分。字音字形考查相对简单,内容选自九年级课内字词。成语和病句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中考大纲中明确要求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这部分题目难度不大,但需要学生注意及时反复积累及易错点辨析,避免失误。第4题语言运用考查的细节比较重要,句子转述,答案不能改变原句句意,并且要注意人称和标点符号的转变,这个是学生做题容易忽略的地方,难度较低。第5小题语言运用考查拟写新闻标题,限制字数,内容为学生常见题材,难度较低。2. 阅读:(1)课内文言文考查了诸葛亮的《出师表》,选自九年级下册,课外古文选自《三国志·魏书》。第一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实词为主,采用课内外及成语相结合的形式;第二题词语及相关内容解说,涉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古代文化常识,需要学生能够灵活掌握;第三题考查课内外文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涉及到了情感态度、论证方法、表达方式、语言特色等内容;第四题考查断句,难度不大,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拿准语言节奏;第五题考查翻译句子,两个句子都是课外文言文中的内容,难度中等,特别是文言实词,需要有效积累及灵活运用;第六题考查了课内外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要求学生对课内古文的中心掌握熟练,能够结合着课外古文人物所做的事件整合出完整的答案。这再次印证了文言理解全篇的重要性,需要夯实课内基础,迁移课外阅读。(2)课外古诗词鉴赏《新城道中二首(其一)》,作者苏轼。第一题需要学生需要学生对诗歌内容、情感、手法有充分的了解,对细节考查较为重视,题目难度中等。第二题诗歌内容赏析,难度中上,需要学生在理解整首词的基础上进行作答,要注意结合全文赏析“乐”,应该把每一联都分析到位。(3)根据原文默写考查了八句话,有《题破山寺后禅院》《满江红》《卖炭翁》《礼记》,难度中等,《礼记》的句子容易出错。(4)名著部分考查的是文学作品体裁以及《骆驼祥子》《西游记》相关情节分析,设置了两道小题,考察不同作品与体裁相匹配,难度较小。其中,根据所给句子理解《骆驼祥子》或者《西游记》相关情节 ,需要学生对名著内容熟练掌握,难度中等。(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的话题为“春节传承”,考了三道小题。第一题和第二题都是对文章内容与分析,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对照选项与原文的说法有何不同,是细节题;第三题的题目中提供了连接材料,且问法独特,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围绕春节习俗带动旅游热潮考查的,需要学生在理解了材料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准确地提炼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并用简洁的语言梳理出来。(6)记叙文阅读:此次文学类文本阅读为《老戴》,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文本能力以及作答时语言表达能力,分值为19分。第一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与赏析,是选择题,考到了情节概括、插叙作用、语言特色等,从选项的设置来看,情节发展是考查的重点。第二题是考频极高的品味语言,本题考查赏析加点词,这道题是“细节控”,要求学生分析的时候要注意到词语的主语和句子的主语,容易跑偏。第三题考查构思好处,第九段内容与前文第四、六段内容相照应,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回答插叙的作用,重点还是要分析文章内容。最后一题为分析结尾情节好处,这种题在小说中比较常见,需要结合内容去分析,对学生理解领悟及语言表达能力要求高,难度较大。当然,除了内容,学生也需要对文章中心理解得透彻一些,要体现到答案中。3. 作文:此次作文为材料作文,“未经磨砺的灵魂没有深度,没有风暴的海洋是为池塘”,材料比较简短,关键在于“磨砺”和“风景”,即经历困难才能成长,没有经历的人生就像池塘一样平淡。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可以从记叙文或议论文角度构思。首先从议论文方面,强调内容应该是磨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事例和道理来证明这一点。构思方法可能需要引用名人例子、名言,结构上总分总比较合适。可以先引出论点,然后分论点加例子,最后总结。题目可以选“淬火成钢 磨砺生辉”这样的比喻式标题。议论文需要逻辑清晰,论据充分,先确定三个分论点,比如历史人物、自然现象、现代事例。每个分论点用例子支撑,比如司马迁、蝴蝶破茧、运动员的故事增强说服力。其次从记叙文方面,需要用一个具体的故事来体现经历磨难后的成长。构思上可以选一个学生的亲身经历,比如学习困难、比赛失败后重新振作。题目可以是“那场暴雨中的舞蹈”,用暴雨象征困难,舞蹈象征坚持,结构上按时间顺序,突出冲突和解决过程,记叙文要情感真挚,细节生动。记叙文聚焦个人经历,比如学舞蹈遇到挫折,通过坚持克服,最终在暴雨中演出成功。细节描写暴雨和内心的变化,结尾点题。可能需要注意的点:确保两个文体不混淆,议论文要有明确的论点和论据,记叙文要有情节和人物发展。检查是否符合题意,是否扣住“磨砺”和“风景”的主题。另外,题目要吸引人,同时点明主题。的这一设计使考生们在选材上有了充分的自主权,避免了选材简单同质化的问题,令本次考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纷呈效果,不可不谓之妙。 — END —关注天材教育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咨询课程:点击公众号→发消息→联系我们
详细咨询
"济南天材教育升学规划"是济南市槐荫区天材教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基于教育宝SaaS管理系统开设的店铺, 若该店铺信息涉嫌虚假或违法, 请点击这里向教育宝反馈,我们将依法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