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心理学:一场关于“自我”的深层对话你是否也这样困惑过?...
自体心理学:一场关于“自我”的深层对话你是否也这样困惑过?明明很优秀,却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在关系中不断付出,却感到疲惫和孤独?想帮来访者/亲友,却不知如何触及TA内心真正的伤痛?这不是你的错,而是“未被看见的自我”在呼救。“自体”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内心对“自我”的整体感受和体验——比如你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还是“无能的”,是“稳定的”还是“脆弱的”,是“被爱的”还是“孤独的”。它就像一面心理镜子,照出你如何看待自己、如何与世界互动。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如果一个孩子总被父母忽视或贬低,他的“自体”可能像一面布满裂痕的镜子,长大后容易感到自卑、害怕被否定;如果孩子从小被父母真诚地欣赏和回应,他的“自体”会更像一面清晰的镜子,能稳定地感受到“我是好的,值得被爱”。自体心理学特别强调三个关键需求:镜映需求:就像小孩举着画喊“妈妈快看!”,渴望被看见、被认可;理想化需求:想要依赖一个“强大可靠的人”(比如父母或偶像),从中获得安全感;孪生需求:希望找到“同类”,产生“原来有人和我一样”的归属感。如果这些需求长期不被满足,人可能会用“病态”方式补偿,比如:拼命追求成功证明自己(过度镜映)沉迷追星或讨好权威(过度理想化)强迫自己合群不敢做自己(过度孪生)因此,拥有稳定、统一的自体,人的精神生活相对趋于和谐;一旦自体缺损,就会呈现出内在精神上的不协调,比如强迫症、焦虑症、人格障碍、性变态......自体心理学由精神分析学家海因茨·科胡特创立,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分支之一,源自对自恋型人格疾患的研究。科胡特说:自体心理学针对来访者的“自恋”来进行工作,提升来访者的自我价值!帮助来访者明晰“我”是谁!“我”生存的意义!改善人际关系,改善生活状态。因此,学习自体心理学就像获得了一本“理解自我和他人”的实用手册。学习自体心理学的核心价值1、深度理解“自体”的诞生与成长 探索童年如何塑造“自我价值感”,识别未被满足的镜像需求、理想化与孪生需求。 2、掌握共情技术的关键升级 学习用“自体客体”视角倾听来访者,超越表面行为,触及深层情感需求(适用咨询师)。 3、自我疗愈与关系修复工具 从“我为什么总焦虑”到“我需要什么支持”——将理论转化为日常情绪管理指南(适用探索者)。 4、破解人际冲突的心理学密码 理解“自恋”背后的脆弱,用共情代替评判,化解亲密关系、职场中的情绪僵局。想学好自体心理学专业领域的领航者必不可少自体心理学虽具独特优势,但科胡特的经典著作艰深晦涩,核心概念理解难度大。因此,想要学习自体心理学,一位好的老师很重要。这里我们推荐陈偲老师,她是17年自体心理学深耕者,20000+小时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陈偲老师说:自体心理学让我明白了如何更好的理解来访者,更好的促进治疗关系,如何更有效的与来访者一起工作。
/ 陈偲 /高级心理咨询师,首批中国心理协会注册心理咨询师。华中科技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受训背景:中德班第三期初级组学员,中德班第四期高级组学员,第一期中美精神分析学会(CAPA)小组成员。目前持续接受IPA认证资格精神分析师连续督导。国内首批专职心理咨询师,临床经验丰富(近两万小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自体心理学。工作方向:长期从事人格障碍的心理咨询;提供个别专业督导。课程设置形式:上午理论精讲+下午案例研讨时间:8月22-24日、8月29-31日(6天)地点:深圳南山区清华大学研究院本次培训将通过详尽介绍自体心理学诞生发展及成熟的过程,在与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比较中帮助学员建立自体心理学的视角和治疗观;通过案例中移情和反移情的分析呈现自体视角下的动力性心理治疗过程,从而帮助学员以更人性和整合的状态实践心理治疗。课程大纲第一天:从经典理论到客体关系理论到自体心理学理论的变迁。自体心理学理论概况。第二天:狭义自体心理学基本概念:自体,自体客体,夸大自体,神入,自恋性暴怒第三天:理想化双亲影像,镜映,自体崩解第四天:自体心理学的治疗:神入在治疗中的作用,自体心理学视角下的攻击性,与夸大自体相关的在治疗中的移情和反移情第五天:与理想化双亲相关的治疗中的移情与反移情,治疗摆荡的识别与处理第六天:垂直分裂,水平分裂,对自体心理学的误解,广义自体心理学与自体心理学的发展。*每天一个案例研讨,深化上午的理论,真正掌握自体在个案、个人成长中的实践和运用。适合人员? 总在关系中感到疲惫的自我探索者? 想提升共情深度的新手咨询师? 渴望用心理学智慧改善人际的职场人? 每一个愿意温柔对待自己内心的人
拒绝继续“隐形”生长,让真正的自我破土而出!现购买还可享受优惠价哟~开启温暖而深刻的学习之旅吧!?如需咨询和报名?老学员请联系瀚思熟悉老师新学员请扫码添加客服老师↓↓↓
- END -
瀚思心理专注心理学培训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