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读研有两种途径,考研和保研很多同学下意识觉得,保...
众所周知,读研有两种途径,考研和保研很多同学下意识觉得,保研的同学会更厉害,也会更受导师的青睐其实不然!保研和考研各有优劣,那么它们有哪些区别?是否存在老师偏爱某一类学生的情况呢?且听海盐姐为大家分析~
考研和保研的区别
考研和保研虽然均为读研的一种途径,但区别较多,主要有以下3点:1选拔方式不同
考研:需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初试+复试),*达标后录取,竞争范围较广。保研:通过本科*、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等考评直接获得推荐资格,免去初试,通过目标院校的面试或考核便可直接读研。2时间安排不同
考研:10月报名,12月初试,复试集中在次年3-4月,整体流程持续至录取结果公布。保研:流程集中在本科大四上学期,9月确定资格,10月填报系统,部分院校需提前参加夏令营或预推免(6-8月)。3“准入门槛”不同
考研:考研只有很少一部分的院校专业会要求四六级*,其他基础条件(政治、道德要求等)绝大多数普通考生都能满足。保研:保研名额有限(仅部分高校有推免资格),要求本科*排名、英语六级、科研经历等,门槛严苛。注:目前全国仅367所高校+3所军校具有保研资格,部分院校无保研资格但能接收推免生。具体名单及更多保研干货,可点击→《最新!2025届高校保研率公布!(附保研加分竞赛报名通知)》查看。
考研和保研如何选择
从上面的对比不难看出,保研需要本科四年的不断积累,才能获取推免资格。而考研则不然,即便大学前两年表现平平,从大三开始备考,也有机会上岸。但由于部分高校推免招生比例大,且保研早于考研,即便保研失败也可以继续考研等。对于本科*优异、有科研/竞赛成果,且希望就本科专业继续钻研的同学建议优先保研。当然,如果本科院校没有保研资格,或没有突出科研、比赛经验、高绩点的同学,一般只有考研这一选择。另外对于想要跨专业读研的“学霸”们,由于保研能够选择攻读研究生的专业一般和本科专业相关,所以也可以考虑考研。
关于导师偏好
一般来说科研导向型导师往往更青睐保研生,毕竟有论文或项目经历,保研生能快地投入研究工作;而实践导向型导师一般要求不会太高,反而更关注考生专业基础扎实程度和抗压能力。无论选择哪条路径,提前规划都至关重要!许多准备保研的同学从大一开始就积极了解保研相关条件,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年不断向着目标前进,保持优异*,积极参加竞赛等。如果你不确定自己能否在保研中获取优势,扫描下方二维码,让专业的老师来帮你分析!
对于准备考研的同学,【26届海文考研全程班】线上线下均可选择,包含专属择校择专服务、各科定制化复习计划、各阶段拉网测评、团队亲授辅导、专属班主任全程督学、目标院校上岸高分学长学姐手把手经验传授等诸多服务。从初试前准备到复试调剂,海文全程陪伴你的考研之路!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咨询课程详情!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