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斯耐克~来源:网络 7月18日,据...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斯耐克~来源:网络 7月18日,据相关媒体报道,今年5月以来,极氪被指通过直营门店体系,将大量已投户的库存车辆当作新车,以“限时优惠”等话术兜售给不知情的消费者,引发大量投诉。报道还称,极氪的这套操作在全国多地上演:贵州、重庆、广州等地的消费者在支付定金、准备提车时,发现自己购买的“新车”竟已购买过交强险,甚至已完成过户登记,沦为不折不扣的“二手车”。当他们要求维权退赔时,往往会遭到推诿或拒赔。
7月20日,极氪方面通过其官方微博对外发布声明称,经调查,报道中涉及的车辆均为可正常销售的展车。为确保展示期间的安全,展车虽已投保交强险,但从未开具零售发票,也未在任何车管所进行新车注册登记或上牌,其法律属性始终属于未注册的全新商品车。除此之外,极氪方面还表示,由于展车通常存在3—5个月的库龄,因此会根据商品车的展示历史或库龄时间进行折扣明示销售。购买的消费者,同样享有新车首任车主的全部用车权益。这种新能源展车折扣销售模式,属于正常商业行为,与“二手车”交易存在本质区别。
争议爆发:“0公里二手车”到底是什么?要弄清楚这场争议,首先得明白“0公里二手车”的定义。这类车名义上是二手车——已经完成上牌手续,但实际行驶里程几乎为零,就像“刚落地就过户”的新车。它们的来源很广:可能是车企清库存的老款车,可能是经销商为冲业绩提前上牌的“冲量车”,也可能是展车、试驾车,甚至是运输中轻微受损的“运损车”。消费者对这类车的抵触不难理解。一方面,“二手车”的名分意味着它无法享受新车完整权益,比如首任车主的质保政策、厂家的售后优先服务;另一方面,花“准新车”的钱买“二手车”,心里难免有“被欺骗”的感觉。而这次争议的焦点,就在于极氪被指把这类车当作新车卖,还隐瞒了车辆的真实状态。
对于0公里二手车出现的缘由,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汽车行业资深顾问梅松林曾告诉记者,0公里二手车的主要驱动要素是销量指标大于销售能力,或说销量指标大于市场需求。梅松林还表示,0公里二手车与主机厂态度关系密切。“厂家一旦强势介入进来,采取零容忍态度,经销商就会收手。一旦厂家采取模糊态度,0公里二手车现象就会越来越普遍。”天天拍车副总裁栾桂金也曾告诉记者,0公里二手车更多的是厂家和经销商在市场压力下的自发行为,可视为一种特殊的分销手段。“供需严重失衡,这是市场宣泄的必然出口,但仅靠行政手段干预,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要主机厂仍设定高KPI,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洗牌的趋势就难以阻挡。未来汽车品牌将更加集中,这是市场充分竞争的必然结果。”
行业透视:新能源车企的“库存烦恼”这场争议的背后,其实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库存压力”在作祟。这两年新能源汽车更新换代太快,一款车上市半年就可能推出改款,老款车如果没及时卖掉,就会变成库存。而展车作为长期摆放的“样品”,更容易成为库存的一部分。对车企来说,处理库存车的方式很有限。直接降价促销,会影响新车的定价体系,还可能让老车主觉得“买亏了”;不卖又会占用资金和仓库,尤其是电池等部件长期存放还可能影响性能。于是,“展车折扣销售”成了折中选择——既能清库存,又能通过“折扣”吸引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但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不同,它的“库存风险”更高。燃油车的核心是发动机,放几个月性能变化不大;新能源车的核心是电池,虽然厂家有质保,但消费者会担心“库存电池续航衰减”。这也是展车销售必须透明的原因——如果能明确告知“电池经过检测,续航达标”“库存期间定期充电维护”,就能减少消费者的顾虑。
消费者该如何选择?看懂“展车”的利弊对消费者来说,展车到底值不值得买?其实是“性价比”和“心理预期”的权衡。先看优点。折扣是*直接的诱惑。展车的优惠幅度通常在5%-10%,以极氪车型20万左右的定价计算,能省下1万-2万元,对预算有限的人来说很有吸引力。而且展车经过长期展示,零部件的稳定性已经过“初步检验”——如果有装配问题、异响等小毛病,大概率在展示期间就会被发现并修复,反而比刚下线的新车少了“新车磨合期可能出问题”的风险。再看需要注意的点。首先要确认“是否真的未注册”——要求销售出示车辆合格证、交强险投保记录,确保没有上牌记录,避免买到“0公里二手车”。其次要检查车辆状态:比如轮胎是否有磨损(展车可能被频繁挪动)、内饰是否有污渍、车机系统是否有非本人的使用痕迹。最后要和销售明确“售后权益”——是否和新车完全一致,质保是否从提车日开始计算,这些都要写进合同。其实,只要信息透明,展车完全可以成为“高性价比之选”。就像买打折的当季衣服,虽然被人试穿过,但只要没损坏、尺码合适,优惠的价格足以让人忽略“非全新”的小瑕疵。来源:网络ENDE关注斯耐克咨询热线:13168944582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专业车铣复合培训、数控车床编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