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编程中常面临撞刀、弹刀、过度切削、遗漏加工区域、不必要...
数控编程中常面临撞刀、弹刀、过度切削、遗漏加工区域、不必要加工、空行程过多、频繁提刀以及刀具路径混乱等问题。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应对策略汇总,欢迎分享与保存。一、撞刀撞刀现象发生在刀具的切削量超出正常范围时,此时不仅刀具的切削边缘与工件接触,连刀杆也会与工件发生碰撞。导致撞刀的主要因素有:安全高度的设定不科学或完全缺失;选择了不合适的加工模式;刀具的选用不当;以及在二次粗加工时,所设定的余量小于粗加工的余量。1. 吃刀量过大
解决方法:应减小每次切削的深度。特别是当刀具直径较小时,其每次切削的深度更应相应减小。在模具的初步粗加工阶段,每刀的切削深度通常不应超过0.5毫米,而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阶段,切削深度则会更小。4. 二次开粗余量设置不当
解决方法:在进行第二次粗加工时,应确保所留余量比第一次粗加工时稍大一些,通常建议增加0.05毫米。例如,如果第一次粗加工时设定的余量为0.3毫米,那么第二次粗加工时,余量就应设定为0.35毫米,以避免刀杆与上方的侧壁发生碰撞。点评:除了因安全高度设置不合理、加工方式选择失误、刀具选用不当以及二次粗加工余量设置错误等因素会造成撞刀外,对刀具路径进行修剪同样可能诱发撞刀问题,因此,*好避免对刀具路径进行修剪。撞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损坏刀具和工件,而在极端情况下,还可能对机床主轴造成损害。二、过切过切是指刀具错误地切削了工件上不应被切削的部分,从而造成工件的损坏。导致过切的主要原因包括:机床的精度不足;发生了撞刀或弹刀的情况;编程时选择了较小的刀具,但在实际加工中却错误地使用了较大的刀具;以及操机师傅在对刀过程中存在不准确的操作。如下图所示的情况是由于安全高度设置不当而造成的过切。
过切点评:在编程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度的认真和细致。完成程序编制后,务必仔细审查刀具路径,以防止过切等问题的出现,否则可能会导致模具的报废,甚至机床的损坏。三、空刀过多空刀是指在刀具加工过程中,刀具并未实际切削到工件,而过多的空刀则会白白消耗时间。造成空刀的主要原因包括:选择了不恰当的加工方式、加工参数的设置有误、对已加工部位的余量情况了解不清,以及在大面积区域进行加工时特别容易出现空刀。为了减少空刀现象,编程前需要对加工模型进行详尽的分析,并明确划分出多个加工区域。编程的总体策略为:在开粗阶段,采用适合铣削型腔的刀路;在半精加工或精加工平面时,使用平面铣削的刀路;对于陡峭的区域,则选择等高轮廓铣削的刀路;而对于平缓的区域,则更适宜采用固定轴轮廓铣削的刀路。如图下图所示的模型,半精加工时不能选择所有的曲面进行等高轮廓铣加工,否则将产生过多空刀。
专业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师资和学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