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完暑假最后一页,脑子里还留着篝火噼啪的响、异乡街角突然撞见的樱花树,还有熬夜看小说时钻进窗的晨光——当然,也有我们活动课的那些下午,热热闹闹的,像咬开一口爆汁的西瓜,甜得忘不掉。某个风里带着桂香的下午,大家抱着透明风铃坐成一圈,拿颜料画浪花、烟花、桔梗花。有人把风铃画...
翻完暑假最后一页,脑子里还留着篝火噼啪的响、异乡街角突然撞见的樱花树,还有熬夜看小说时钻进窗的晨光——当然,也有我们活动课的那些下午,热热闹闹的,像咬开一口爆汁的西瓜,甜得忘不掉。
某个风里带着桂香的下午,大家抱着透明风铃坐成一圈,拿颜料画浪花、烟花、桔梗花。有人把风铃画成了海,有人画了串烟花,还有人描了朵桔梗——风一吹,铃儿晃起来,颜色和光影搅在一起,比奶茶里的冰沙还透亮。大家低头画画的样子,比头顶的太阳还耀眼,这大概就是手作的魔法吧?现在这些风铃还挂在校区里,风一吹就“叮铃”响,像在说“夏天没走哦”。
日本盂兰盆节是从中国《盂兰盆经》传过去的,千年下来变成了点灯笼接祖先的仪式——盛夏夜里,家家户户点灯笼,说是引着祖先回家。上个月大家拿素白灯笼画画,有人描了金鱼花火,有人写了梵文祈愿,还有人画了棵小松树。等暖光从纸里透出来,灯影晃啊晃,倒像和古人对了个话——原来思念从来都没变过,只是换了种样子。
第三周的浴衣课,大家盼了好久。浴衣不是随便穿的,平安时代是沐浴巾,江户时变成町民的街头装,穿的时候得右前左后,名古屋带的结法能变好几种。这节课大家跟着老师学穿法,系襦袢带的时候有人手忙脚乱,有人很快就会了,最后所有人系好带子,在樱花树下拿团扇笑,倒像从老电影里走出来的——原来文化不是书本上的字,是穿在身上的故事。
当浮世绘的浪花碰到《鬼灭之刃》的刀光,会变成什么?上个月大家试了——填色这事儿挺有意思,平安时代是佛绘修行,现在心理学说重复图案能激活α脑波,让人静下来。大家拿彩笔填了60分钟,唐草纹连着重逢的花纹,火纹映着鬼灭队服,最后十几幅作品摆在一起,像江户穿越到令和的动漫展!有人说“我填的时候完全忘了时间”,有人说“原来老艺术和新动漫能这么搭”,可不是嘛,美从来都不分次元。
最后一周学旅游日语,主题是“日本电车之旅”。大家看科普视频学自动售票机怎么用,路线图怎么看,还有「乗换案内」(换乘指南)的技巧。然后聊礼仪——日本电车里不能打电话,优先席要让给需要的人,手机得开静音,大家对比中日差异,聊得特热闹。情景对话时,有人练“すみません、渋谷駅へはどう行きますか?”(请问到涩谷站怎么走?),从结结巴巴到越说越顺,下课的时候有人说“下次去日本坐电车,我肯定不慌了”。
所有热热闹闹的片段,都变成了藏在心里的力量——就像夏天的风,吹过之后,留下的是满树的果子。带着这些能量,我们往秋天走,等着新的故事发生。
对了,9月的文化活动课要在宝安校区、福田校区开了,之前的活动留下好多精彩照片。国内也能上线下EJU课,想了解的找校区老师就行。还有日本留学的事儿——博士、修士、本科不用语言学校和EJU,日语想拿JLPT证书,翼丰都能帮着弄,具体问老师哦。
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日语培训、日本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