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和香港的教育质量硬、文化多元,早就是留学圈的“香饽饽”。要申请这俩地方的学校,材料准备是*不能含糊的——直接关系到offer能不能拿到手。不管你是冲牛津剑桥的学术卷王,还是想进港大港科技的追梦人,一份完整、精准、贴专业的材料,都是叩开梦校门的“钥匙”。核心学术材料学...
英国和香港的教育质量硬、文化多元,早就是留学圈的“香饽饽”。要申请这俩地方的学校,材料准备是*不能含糊的——直接关系到offer能不能拿到手。不管你是冲牛津剑桥的学术卷王,还是想进港大港科技的追梦人,一份完整、精准、贴专业的材料,都是叩开梦校门的“钥匙”。
在读生要准备中英文在读证明,得写清入学时间、预计毕业时间和专业,盖教务处或院系公章。像港大对2+2项目学生,要求同时交国内+国外院校的在读证明;英国部分学校接受“国内两年+国外第一年”的*单组合。
毕业生要交中英文毕业证、学位证扫描件,还要附学信网认证报告(教育部学历备案表+学位认证)——有效期30天,建议申请前1个月内生成。LSE明确要“认证过的学历证明”,别漏了。
本科申请:
硕士申请:
英国多数院校认雅思(总分6.5+,单项≥6.0)或托福(总分90+),牛津这类校要雅思7.5+;香港的话,雅思6.0-7.0、托福79-100就够,但传媒、法律等专业要求更高。城大、浸会部分专业认六级,但建议优先考雅思/托福——学校更看重。
官方送分需1-4周,得提前规划考试时间。比如G5要求“申请截止前完成送分”,别踩线赶,容易误事。
长度控制好:英国本科600-800词,硕士500-1000词;香港一般800-1000字。内容得“贴专业”——说清为什么选这个专业、研究兴趣是什么、以后想做什么,还有和项目的契合点。比如UCL要求PS里明确写“和申请专业相关的课程/项目经验”,别泛泛而谈。
重点提醒:千万别用模板!每个专业得单独写——学校一眼能看出是不是套的。
数量:英国本科1-2封,硕士2封;香港硕士要2封(学术/职业均可)。推荐人优先选专业课教授或实习主管,用单位抬头纸,签字+留联系方式。比如港科大要求推荐信里写“推荐人职称、联系方式及与申请者的关系”,别漏信息。
有的学校要网推——比如帝国理工让推荐人点链接提交,得提前跟推荐人说,留够时间。
*好1页,*多2页。内容要突出教育背景、科研/实习经历、获奖及技能——成果尽量量化,比如“参与XX项目量化分析,推动客户转化率提升15%”,比“参与XX项目”有说服力多了。格式用清晰时间线,别写没用的废话。
要中英文,用单位抬头纸打印+盖章。建议选1-2份优质实习,优先找和申请专业相关的大厂/岗位——比如港大商学院更愿意录“有2段以上相关实习”的申请者,别凑数。
选竞赛、奖学金、科研奖、专业资格证这些——得和申请专业相关。比如申金融可以交CFA/FRM,申设计可以交竞赛奖,别什么奖都往上堆。
一般1500-3000词,包含研究背景、方法、预期成果等。比如港大教育学院要求“明确研究问题及理论框架”,别写得太笼统。
英港留学材料得“兼顾全面与针对性”:核心材料别漏,还要结合目标院校/专业的特点突出优势。好好规划准备,录取概率能涨不少——毕竟,申请的过程,也是梳理自己优势的过程。
专业解答各类课程问题、师资和学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