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炎黄职业培训学校

炎黄科普 | 宝宝吃奶后嘴唇“突突”抖?怎么办

2025年09月16日 更新

新手宝妈刚哄完宝宝吃奶,低头却发现小家伙嘴唇一直在轻微颤抖,像小马达一样停不下来—— 瞬间心跳加速、冷汗直冒:“是不是宝宝身体出问题了?”其实,宝宝吃奶后嘴唇颤抖是月嫂和新手宝妈常遇到的现象,多数时候无需过度焦虑,但也需要学会分辨“正常”与“需要警惕”的信号。今天就来...

新手宝妈刚哄完宝宝吃奶,低头却发现小家伙嘴唇一直在轻微颤抖,像小马达一样停不下来—— 瞬间心跳加速、冷汗直冒:“是不是宝宝身体出问题了?”其实,宝宝吃奶后嘴唇颤抖是月嫂和新手宝妈常遇到的现象,多数时候无需过度焦虑,但也需要学会分辨“正常”与“需要警惕”的信号。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让宝妈揪心的问题。先别慌!这些“颤抖”大多是正常的宝宝的身体就像一台正在调试的精密仪器,很多看似异常的表现,其实是生长发育中的“必经之路”。吃奶后嘴唇颤抖,可能有这几个常见原因:Part.1肌肉“累”到了

母乳喂养的宝宝出现嘴唇或下巴颤抖的概率,会比奶瓶喂养的宝宝高一些。这是因为母乳喂养时,宝宝需要调动下颌、舌头等多个部位的肌肉精密配合,发力吸吮、吞咽,全程像在做“精细运动训练”。而奶瓶喂养时奶液流出更顺畅,宝宝不用费那么大劲。所以这种颤抖可能只是肌肉“工作”后的短暂疲劳,就像我们长时间用力后手臂会微微发抖一样,休息一会儿就会缓解。Part.2神经发育的“小不成熟”

西雅图儿童医院的专家指出,宝宝哭闹或吃奶时的嘴唇、下巴甚至胳膊腿抖动,可能是原始反射的一种表现。新生儿的神经系统还在发育完善中,大脑对肌肉的控制能力还不够强,容易出现不自主的轻微抖动。这种情况通常在宝宝2月龄左右会逐渐消失,随着神经发育成熟,抖动会越来越少。如果宝宝在不哭闹、安静状态下偶尔出现嘴唇或四肢抖动,宝妈可以试试给个奶嘴让他吸吮——如果吸吮后抖动停止,说明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宝宝拒绝吸吮,抖动持续不缓解,就要及时就医检查了。Part.3维生素D缺乏

2017年美国《Pediatric》杂志曾报道过两个病例:宝宝出现下巴和头部颤抖,但发育良好、精神状态正常,检查后发现维生素D水平明显偏低(分别为6ng/mL和17.6ng/mL,正常低限为20ng/mL)。补充维生素D后,颤抖症状很快就消失了。这提示我们:新生儿抖动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的早期信号。如果宝宝频繁出现嘴唇或下巴颤抖,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可以就医检查维生素D水平,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通常就能改善。

警惕!出现这些情况可能是“异常信号”。虽然多数颤抖是正常的,但如果宝宝吃奶后嘴唇颤抖时,伴随以下表现,就要高度警惕,及时就医:颤抖时“意识不清”,反应差。正常颤抖时宝宝意识是清醒的,会对你的安抚有反应(比如停止哭闹、眼神追随你);但如果颤抖时宝宝目光呆滞、呼叫没反应,像“没睡醒”一样,甚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可能是异常情况。颤抖变成“抽搐”,身体僵硬或不受控。如果嘴唇颤抖伴随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比如头和四肢不受控制地摇动、身体僵硬,甚至出现“划船样”的动作,或者只有眼睑不停颤抖,这些都可能是癫痫发作的信号。颤抖持续时间长,或频繁发作。正常颤抖通常持续几秒到几分钟,休息后缓解;如果颤抖频繁出现(一天多次),或单次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也要及时就医。(以上图片均由AI生成)

加微信咨询
易老师 @炎黄职业培训学校
微信号:159******70

专业解答学员培训及就业问题

微信咨询
相关资讯
武汉炎黄职业培训学校:家政技能培训,助您就业 每周一练 第6期 | 本周考题速递 快来解锁你的专业技能 炎黄科普 | 宝宝“落地醒”?科学哄睡指南来啦 孝感市2025年巾帼家政大赛 安陆炎黄代表队全员获奖 武汉炎黄职校8月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圆满落幕!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