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属中医的“鼻鼽”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本病分季节性和全年性二大类,以频繁的喷嚏、鼻痒、流大量的水样鼻涕为临床三大特征。
01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是由于卫气不足,风邪乘虚而人,与宿疾相搏结而生肺饮;或是风邪引动伏饮,阻于肺系而引起急性发作,其特点是突然发病,突然平息。本型属于新病,为卫气不足尚未达到肺气虚弱,宣降无权的程度,邪正相争较为剧烈,症状也较为突出,病变波及范围也较广。
02
全年性过敏性鼻炎
所谓全年性,即在任何季节,只要受到某些因素的轻微刺激即引起发作,在春、秋季节变换之时,尤多加剧。
其病因主要是卫气不足与伏饮为患,均因脾肾阳气不足而致。饮邪的性质属寒,所以少量的生冷饮食即可诱发本病。饮邪内伏,阻碍气机,气滞复生新饮,饮邪又耗损阳气,如此反复发作而形成恶性循环,尽管是很轻浅的病变,终成为正虚邪恋的迁延难治性疾病。
当寒饮长期留伏时,尽管阳气不足,仍可化热而成热饮。临床可见从水样清涕变为或白或黄的粘稠样鼻涕,鼻塞的程度也较严重。但是,随着内外环境的改变,热饮也可能再度转化为寒饮。
2
辨证施治
01
实证
01
风邪犯肺,热饮痹阻
主证:频繁的喷嚏、鼻痒、流大量的水样鼻涕,并见眼睛、面部发红与瘙痒、口渴。舌苔薄黄或腻,脉浮滑或弦滑。治法:轻透风邪,泄热涤饮。
方药:桑菊饮加减。药用连翘9g,薄荷3g,桑叶6g,菊花9g,桔梗6g,杏仁6g,茯苓12g,苡米20g,白豆蔻3g,厚朴6g,通草6g,石膏20g,甘草6g。以连翘、薄荷、桑叶、菊花轻清宣透,且连翘又能通利三焦;杏仁、桔梗宣降肺气,开肺痹;石膏甘寒生津,清肺热;白豆蔻、厚朴,芳化湿浊;苡米、通草、茯苓淡渗利湿,共奏疏风利湿,清热涤饮之效。气虚者酌加黄芪以固表,苔腻湿重者酌加茵陈或六一散。
02
风邪犯肺,寒饮痹阻
主证:常见于季节性者,或因季节性而增剧的全年性过敏性鼻炎。可见有明显的“三大主症”,口不渴,喜温喜热饮食,尿短而频或清长。舌质偏淡,苔白,脉沉弦或弦迟。
治法:实卫疏风,温化寒饮。方药:小青龙汤加减。药如黄芪15g,桂枝9g,生姜12g,荆芥6g,防风6g,杏仁9g,桔梗6g,细辛6g,五味子6g,半夏9g,白芍9g,炙甘草3g。黄芪实卫益气固表;桂枝、生姜振奋卫阳,化寒饮;荆芥、防风疏风散邪,杏仁、桔梗宣降肺气;细辛、五味子辛、酸相合,蠲除饮邪;半夏降逆燥湿化饮。脾虚湿困者酌加白蔻仁、厚朴;气虚甚者加人参;肾阳不足加肉桂、炮附子,用干姜代生姜;若化热者酌加桑叶、菊花、连翘;兼气滞血瘀者,酌加川芎以活血行滞。
02
虚证
01
气阴两虚,风邪犯肺
主证:阴虚生内热,见有鼻腔瘙痒明显,喷嚏频作,鼻腔有干燥感,但同时又流大量鼻涕,初期清水样或白浊,或黄稠涕,或混有血液,伴有眼睛、面部发红 与瘙痒等热象。大部分呈季节性发作。舌质偏红或暗红,多有裂纹,苔少或花剥,脉弦细或细稍数。
治法:甘寒生津,益气祛风。方药:以沙参麦门冬汤加减。药如黄芪15g,麦冬9g,玉竹6g,沙参9g,天花粉6g,白扁豆5g,甘草3g,桑叶6g,菊花6g。桑叶、菊花轻清宣透而祛风热;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甘寒生津而复肺胃之津;扁豆、甘草和中而养胃气,黄芪补气实卫。当肺气正常之时,其饮自然消退,不治饮而饮邪自解。在间歇期间,勿忘甘寒生津,补气实卫,留意于恢复肺胃之阴以治本,而达到防止再发的目的。
02
脾肺虚损,卫阳不实
主证:多见于全年性过敏性鼻炎。可见有“三大主证”,并见自汗、恶风、怕冷、易感冒,神倦短气,声低、纳差、腹胀、大便溏等症状。舌质偏淡,有齿痕或裂纹、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补肺健脾,实卫涤饮。方药:以玉屏风散合苓桂术甘汤加减。药如黄芪20g,白术9g,防风6g,桂枝9g,炙甘草5g,五味子6g,细辛6g,茯苓12g,生姜9g。五屏风散益气固表;自术、茯苓健脾渗湿;桂枝、甘草辛甘相合,温阳化气;细辛、五味子辛酸合用,以化饮。证侯重者,增加生姜与桂枝的用量,取效尤捷;化热者加茵陈、桑叶、菊花、薄荷且减去桂枝与生姜。气虚甚者酌加人参;肾阳虚者加肉桂、干姜、附子温阳利水,去桂枝与生姜。
03
肺肾虚损,水气泛滥
本型多见于全年性过敏性鼻炎,以寒饮为患,故以晨起症状较突出,可见有难以控制的持续不断的喷嚏,流清涕,除有肺气虚弱的诸症外,亦可见有耳鸣、耳聋、腰膝无力、四肢欠温、畏寒、尿频清长、夜尿多等。舌质淡胖或有齿痕,或嫩,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治法:温阳利水、温肺化饮。方药:真武汤合苓甘姜味辛夏汤加减。药如白术9g,茯苓12g,白芍12g,半夏10g,细辛5g,五味子6g,干姜12g,黄芪20g,炮附子6g,炙甘草5g。脾虚温盛加白蔻仁、苍术、厚朴;气虚加人参;虚火上浮,见有面红赤者,酌加肉桂以引火归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