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好韩语,选对老师比死记硬背管用。北京韩通的师资有点“贴地气”——8位主讲里7个是首尔人,还大多毕业于北师大、北大这些中韩学校,既能教正宗首尔音,又懂中国学生怕“收音”、难“开口”的痛点。小班里边做料理边记词汇、用情景剧讲语法,这样的课,说不定能让你把学韩语变成“玩着学”。
去年夏天,零基础的小王报了韩通初级班,第一节课就被赵宰德老师圈粉:“他用情景剧教点餐,把语法点编进小故事,连‘收音’这种头疼的难点都变好玩了。”其实这位让她爱上韩语的老师,2011年从北师大研究生毕业,当月就扎进韩通当全职老师,一晃12年,早摸透了学生爱听什么、怕学什么。
韩通的师资从不是靠一两个“明星老师”撑着。8位主讲里7个是首尔人,除了赵宰德,李裕精是北师大中文专业,韩容俊读了北大国际关系研究生,郭炯硕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母语者+学校”的组合,往那摆着就是教学质量的底气。
比起单纯的外教,韩通老师最“灵”的是“懂中国学生”。裴贤珠高中就开始学汉语,大学读中文系,讲敬语用法时能用中文直接点透“什么时候该用‘您’”;韩容俊以前做过中文翻译,知道中国人*容易搞混的“收音规则”,会举“‘?’在词尾怎么读”这种中文例子对比。这种“双语+懂学生”的本事,零基础的人学起来也不用摸黑撞墙。
好多人怕学韩语“开口难”,但韩通的小班根本不给你害羞的机会。闵诚天会带着学生边做辣炒年糕边学“??(泡菜)”“??(拉面)”;李智恩讲初级语法时,会绕着教室挨个纠正发音——有学员说:“20人的班,我举个手老师立马能叫到我,想藏着不张嘴都难。”这种“盯着你学”的互动,就是初学者能快速突破“不敢说”的关键。
要是你也在找“能真正学会韩语”的机构,韩通说不定刚好对上胃口。它是北京京伦教育旗下的韩语品牌,不玩花架子,就靠“韩籍学校老师+小班互动+文化混着学”的路子。从发音到中级语法,从怎么点咖啡到怎么和韩国朋友聊综艺,在这里学的不只是单词,是真能张嘴和人聊两句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