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开家长会,班主任笑着跟我说:“你家孩子这两个月像开了窍,上课眼神都亮了,作业质量也肉眼可见地提升。”我心里偷着乐——哪是突然开窍啊,都是我每周挤10分钟跟老师聊天“攒”的。以前我也怕找老师,要么冷场要么一张嘴就问“*咋提”,跟查岗似的,老师尴尬我也没收获。后来摸出...
前阵子开家长会,班主任笑着跟我说:“你家孩子这两个月像开了窍,上课眼神都亮了,作业质量也肉眼可见地提升。”我心里偷着乐——哪是突然开窍啊,都是我每周挤10分钟跟老师聊天“攒”的。以前我也怕找老师,要么冷场要么一张嘴就问“*咋提”,跟查岗似的,老师尴尬我也没收获。后来摸出3个小技巧,就10分钟,居然把孩子的学习状态“聊”顺了。
别问“好不好”,要问“具体事”。最开始我总问“娃最近咋样”,老师要么说“还行”要么“挺认真”,没营养。后来我换了问法:“老师,这周他课堂上主动举过手回答哪类问题不?”“昨天数学作业,他是不是几何图形那部分错得多?”老师一听见“具体”俩字,话就多了:“哦对,昨天语文课分析课文,他主动说自己去过文中的景点,说得挺生动,就是结尾有点乱。”“数学最后一道应用题,步骤对但数算错了,粗心呗。”
这些细节比“还行”有用一百倍。回家我就跟孩子说:“老师说你语文课分享的景点特棒,要是结尾再捋捋,肯定更出彩。”孩子眼睛一下亮了,下次上课特意盯着结尾改。粗心的问题,我们一起定了“做完检查3分钟”的规矩,慢慢就好了。
带“观察”聊,别带“焦虑”聊。有次孩子说“讨厌英语课”,我急得直绕客厅,差点抓起手机就问老师“是不是您说他了”。万幸忍住了,先盯着他看了两天——背单词躲我,写英语作业抠橡皮抠得橡皮渣满桌子。后来找老师,我就说:“老师,我发现娃最近背英语单词费劲,写作业老走神,您课堂上有没有见他哪部分不适应?”
老师想了想说:“他时态变化总混,上次提问没答上来,可能受挫了。”原来不是讨厌上课,是卡壳了。老师说以后课堂上多叫他回答简单的时态题,帮他找信心。我回家没批评,就说:“老师说时态刚开始学都混,她帮你练,咱们每天记2个,慢慢就会。”孩子松了口气,后来居然主动跟我说:“今天老师夸我时态题做对了!”
聊“进步”比聊“问题”管用。现在每次找老师,我都先递个“小进步”:“老师,这周娃主动整理数学错题本了,字歪歪扭扭的,但坐那写了半小时,特认真。”“昨天他跟我讲您课堂上的小故事,说听得入迷了。”
老师听了也开心,接着就会说:“是啊,最近作业确实认真,我这周还在班上表扬他错题本呢。”“其实他上课听得挺牢,就是不敢举手。”这些话我都原封不动传给孩子。有次孩子问我:“妈妈,老师真的觉得我错题本整理得好吗?”我说:“当然,老师还在班上夸你呢!”从那以后,他整理错题本更仔细了,上课也慢慢敢举手了。
现在每周10分钟跟老师聊,成了习惯。不用长篇大论,就几句细节、几个观察、几个小进步。但就是这10分钟,让我摸透了孩子在学校的模样,也让老师更了解娃在家的状态。教育孩子跟种小树苗似的,不用天天挖根看,偶尔松松土、浇点水,盯着它抽新芽、长小叶子,慢慢就直溜了。
你也试试,每周花10分钟跟老师聊两句,说不定能撞见孩子藏着的小惊喜~
"青岛朝晨教育升学规划"是青岛市市南区朝晨艺术培训学校基于教育宝SaaS管理系统开设的店铺, 若该店铺信息涉嫌虚假或违法, 请点击这里向教育宝反馈,我们将依法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