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fall美本早申只剩不到两个月,不少美国大学刚宣布恢复标化考试*提交——SAT依然是大学招生的重要参考。CB官方也跟着调整,新增了9月SAT考试场次,给8月首考没出分又想赶早申的同学多了次机会。不管大学要不要提交标化,SAT*都是证明你做好大学准备、具备学术能力...
2026fall美本早申只剩不到两个月,不少美国大学刚宣布恢复标化考试*提交——SAT依然是大学招生的重要参考。CB官方也跟着调整,新增了9月SAT考试场次,给8月首考没出分又想赶早申的同学多了次机会。不管大学要不要提交标化,SAT*都是证明你做好大学准备、具备学术能力的有力凭证。
SAT回归后,大家*纠结的问题其实就几个:哪些学校恢复了SAT要求?什么样的分数才算稳?能考几次?多考会不会有负面影响?放弃SAT的话,提前批还有哪些学校能选?老师帮大家理清楚。
里恢复SAT要求的学校,从藤校到公立学校都有,几乎成了国际生绕不开的标化门槛。前15名的10所头部院校(MIT、哈佛、斯坦福、耶鲁、加州理工、约翰霍普金斯、宾大、康奈尔、布朗、达特茅斯),对标化卡得特别严,国际生基本躲不掉。15-30名的5所(卡耐基梅隆、乔治城、北卡教堂山、佛罗里达大学、德州奥斯汀)里,CMU的要求*细:计算机学院必须提交SAT/ACT,工程、文学、理学、商学院可以用IB、AP、A-Level等大考*替代,艺术学院则是可选;北卡教堂山虽然政策和GPA挂钩,但从实操角度,建议直接按“需要提交”准备。30-50名的4所(佐治亚理工、俄亥俄州立、普渡大学、佐治亚大学)更要注意——连俄亥俄州立、普渡这种保底校都恢复了SAT要求,对国际生录取的影响挺明显的。
搞清楚哪些学校要SAT后,什么样的分数才算“安全”?结合近年录取数据,及部分公立院校的参考线是这样的:藤校&级别,基本门槛在1500–1580,想让招生官注意到你,1550+几乎是标配——大陆学生要是没到1550,想进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MIT这种神校,机会真的很渺茫。院校(比如范德堡、华大圣路易斯、莱斯),1530以上的分数会更有竞争力,建议别低于这个数。一般1500+算是安全线,但排名20-30之间的学校难度不是均匀分布的(比如卡内基梅隆和北卡教堂山的难度完全不在一个级别;纽约大学实际申请难度也在前25名),不能光看排名,得具体分析。当然表格只是参考,GPA、托福、科研、活动、文书同样重要。
SAT能考几次?CB没限制,但建议至少考两次(11年级春季3月、12年级秋季10月)。多考的好处是:只要分数呈现合理进步趋势,招生官不会因为你考得多而嫌弃——就算少数院校要求提交全部*,他们更关注最后几次的分数,合理上升的分数反而能让招生官看到你的努力。而且大多数学校采用Superscoring或Score Choice,低分根本不会被看到。但如果10月分数还停滞不前(比如低于1400),再考就没必要了——会拖累GPA、托福和文书的准备,第四、五次考试的机会成本太高,果断放弃就行。
就算果断放弃SAT,提前批也不是完全没机会。开放提前批的学校里,不少还是Test-Optional或SAT可选: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华盛顿大学西雅图、波士顿学院、布兰迪斯大学、福特汉姆大学。提醒一句:不提交SAT不代表有劣势,但GPA、托福、AP/IB*、课外活动、文书得特别突出,才能在提前批里保持竞争力。
2026fall SAT全线回归,国际生再没“走捷径”的空间了。不管是冲刺藤校还是守住保底校,合理规划考试次数、科学设定分数目标,再结合整体申请策略,才是打赢这场标化大战的关键。
昂立国际教育,出国留学一站式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