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注意啦!最近不少高校放出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整消息,“大类招生”突然成了讨论焦点。中国政法大学先表态:2026年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搞“大类招生”——原来12个二级专业全改成研究方向,直接按一级招生。其实去年他们就试过水,政管、商学、社会、光明新闻这几个学...
同学们注意啦!最近不少高校放出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整消息,“大类招生”突然成了讨论焦点。
中国政法大学先表态:2026年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搞“大类招生”——原来12个二级专业全改成研究方向,直接按一级招生。其实去年他们就试过水,政管、商学、社会、光明新闻这几个学院早取消二级招生,直接按大类来。
中国矿业大学也跟上:2026年土木工程专业,不再分岩土、结构、市政等6个二级,统一按一级招生。
为啥要搞这事?以前分太细太窄,研究生培养得不够宽,创新力也弱。现在想催生新,就得拆了间的“墙”,让交叉能长起来,科研和培养都得“开放式”。
对咱们考研的来说,大类招生*香的是“选择权变多”——很多本科生没接触过科研,根本不清楚自己对哪个二级感兴趣,连不同二级的差别都模模糊糊,可研究生转专业又难。现在按一级招,不用一开始就死磕具体方向,就算后来发现兴趣不对,也不会太后悔;而且没了二级的框框,做课题时能碰的范围更广,自己想研究啥也更自由。
26考研的得重点盯初试变化:以前专业课可能是二级或研究方向自己出题,考得深且窄;现在整个一级用同一套卷子,命题范围铺得更广,更看重基础、核心的共性知识。
再就是复试线——以前同一个一级下,不同二级专业分数线可能差不少,冷门方向分数低、热门方向挤破头;现在整个大类就一条线,不管报哪个方向,都得过这条线才能进复试。
资深考研顾问,专业解答学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