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的迎新会刚散场,梓艺走廊里还飘着家长送的向日葵香——一群新同学抱着舞蹈鞋、攥着录取通知书,挤在教室门口笑,接下来要在这儿开启“专业+文化”的双重修行。老师们没讲大道理,先摊开新学年的课表:“早上7点读语文,晚上6点练软开,这是梓艺的‘平衡术’——别...
2025-2026学年的迎新会刚散场,梓艺走廊里还飘着家长送的向日葵香——一群新同学抱着舞蹈鞋、攥着录取通知书,挤在教室门口笑,接下来要在这儿开启“专业+文化”的双重修行。
老师们没讲大道理,先摊开新学年的课表:“早上7点读语文,晚上6点练软开,这是梓艺的‘平衡术’——别嫌累,俩腿走路才稳。”又翻出管理细则:“宿舍10点半锁门,手机周末才给——不是管得严,是得让你们把劲儿用在舞蹈和课本上。”末了红着脸补一句:“希望你们在喜欢的舞蹈里,能撞出更多可能性,别停。”
舞蹈生的入学仪式藏着个“小考验”——专业测评。老师蹲在地板上记笔记:这个孩子韧带软到能贴地,那个孩子听鼓点精准踩拍,“得摸透每个人的底子,才能搭*合身的成长梯子”。毕竟十五六岁的孩子,创造力像弹簧,压对位置才能弹得更高。
梓艺这几年攥着个“死理”:艺术不是“没文化的特长”。课表上既有《大梦敦煌》的身韵课,也有《岳阳楼记》的语文课;既有体育舞蹈的步法训练,也有数学函数题——要让孩子跳《洛神赋》时懂“翩若惊鸿”的意境,跳《黄河》时懂浪涛里的民族魂。专业要尖,文化要厚,这才是艺术教育该有的样子。
接下来的军训是“开学第*关”。站军姿站到腿抖,齐步走踩错步被教官叫停,太阳晒得脖子脱皮——但没人哭。班主任举着矿泉水喊:“军训练的不是正步,是坚持的劲儿、跟同学拧成一股绳的劲儿——这些比劈叉更重要,往后学专业、补文化全靠它。”
新学年不是“从零开始”,是梓艺攒了多年的经验,捧给新孩子的“礼物”——从课表到测评,从军训到文化课,每一步都盯着“全面成长”。
对了,现在报名还在进行中!梓艺开体育舞蹈、中国舞专业,针对初一到高三学生——想一边练舞蹈一边补文化,不想放弃任何一边的,赶紧看过来!
机构创始人
"北京梓艺教育"是北京天虹梓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基于教育宝SaaS管理系统开设的店铺, 若该店铺信息涉嫌虚假或违法, 请点击这里向教育宝反馈,我们将依法进行处理。
标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