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26考研的同学报个时间——2026年初试定在2025年12月20日-21日,比2025年早1天。往年12月23日的超长科目(6小时)单独考试日取消了,估计是超长科目少了或者考场优化,考务流程更顺。再说说大纲里的管理变化:总则加了“坚持服务战略”,分类选拔先学术学位再...
先给26考研的同学报个时间——2026年初试定在2025年12月20日-21日,比2025年早1天。往年12月23日的超长科目(6小时)单独考试日取消了,估计是超长科目少了或者考场优化,考务流程更顺。
再说说大纲里的管理变化:总则加了“坚持服务战略”,分类选拔先学术学位再专业学位;招生工作要进党委从严治党责任清单;以前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改成“研究生招生委员会(招委会)”;招生管理部门得执行“五统一”——统一审核细则、公开信息、监督检查、审核名单、办理手续,院(系)不能擅自搞招生,党委责任和管理规范更严了。
27考研的同学记死!工程管理专业学位下的工业工程与管理(125603)、物流工程与管理(125604),报考条件要和工程管理(125601)、项目管理(125602)统一——本科毕业3年、高职5年、硕博2年工作经验才行。2025年这俩还能招应届生,现在彻底不招了。
26年单独考试多了俩要求:工作得和报考专业沾边;试点高校得给残障考生开单独考试通道。25年没这些说法,一是卡工作和专业的匹配度,二是照顾残障考生,挺实在的。
加分项也变了:符合多项加分的,分值不能累加;审核得走“有关部门+报考点初审,招生单位复试前复审”。25年只说不累计,没说审两次,现在双重审核,造假或漏材料的情况能少点。
复试不再“唯初试论”!26年要求招生单位给复试总*设合格线,还能按专业设单项合格标准;另外得结合大学*单、毕业论文(应届生交开题报告)、科研成果这些补充材料一起评。25年没这要求,现在更看综合素质和以前的学业情况。
照顾专业范围调了——26年是工学、教育学,教育学照顾是因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缺人,贴合国家需求;25年还是工学、体育学、体育硕士,现在体育学/体育硕士生源够了,就移出了,新增教育学更对国家战略的路子。
复试小组更严:面试小组至少5人,鼓励找外单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专家来;原始评分记录得马上交招生管理部门存着,不能改;全程录音录像加现场巡视。25年没外单位专家要求,也没说评分记录要即时交,现在外单位专家能破“本校保护”,流程监管更紧。
录取环节有明确规则:初试*占综合*的比重不能低于50%,调剂考生可以调整;25年只说按初试、复试、思政、健康择优录,没说初试占比。现在给初试设了底线,同时调剂阶段能灵活点,平衡了初试和复试的分量。另外,招生单位录取工作得在当年4月底前完成,大家可以结合往年时间推*公布、复试、调剂的时间。
最后给天津的考生提个醒:南开大学的组合数学中心、陈省身数学研究所、计算机学院、密码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软件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历史学院、日本研究院、社会学院、金融学院、商学院、旅游与服务学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这些院系推免生占比超50%,有的专业只招推免(比如组合数学中心、日本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天津理工大学已经发了考试大纲和专业目录;天津工业大学预计招2500名左右(学硕+专硕)。
校长带你上岸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