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失利想复读,最怕选到“只讲课不管心”的学校。上海复仁中复用近30年的“复旦基因”做了件“笨事”——让任课老师当班主任,24小时盯着三点一线;用100多个全职老师研究中考题,编专门给复读生的教材;连焦虑都有人管——老师抓,班主任当“心理管家”。想让孩子把“松散”变“自律”,把“焦虑”变“踏实”,这家老校或许懂你要的“稳”。
上海复仁中复的“根”扎得早——1996年就由复旦大学教授办起来了,是上海第一批专门做中考复读的学校,能寄宿也能走读,从那时候起就带着复旦的严谨劲儿。近30年就盯着中考复读这一件事,比谁都清楚复读生*缺啥——不是多做题,是“精准补漏”和“把心定下来”。
准军事化管理不是装样子——每天几点早读、几点上课、几点晚自习,全按铃声走;班主任就是任课老师,24小时住在学校,从宿舍到食堂再到教室,跟在学生屁股后面盯。有个家长说,孩子以前在家写作业能拖到凌晨,来这儿后晚自习就把当天任务清了,还主动跟着读早自习。这种“三点一线”的日子,把孩子的时间利用率拽高了40%——以前耗在手机上的时间,现在全塞成了单词和公式。
老师是复仁的“压舱石”——100多个全职老师,要么来自重点中学,要么是硕士学历,个个盯着中考教了好几年。不像有些机构找兼职老师凑数,这儿的老师就干一件事:研究中考题,研究复读生的“漏”。比如数学老师有压轴题的“模板库”,英语老师能把阅读题的猜题技巧编成顺口溜,连模考*都能算出。还有20多个核心教师带着搞的5大教材体系,专门针对基础弱、偏科的复读生——比如基础差的先补“必考题”,偏科的专攻“点”,不搞“一刀切”的刷题。
复读生最怕的不是学不会,是越学越慌。复仁搞了个“双师”——老师抓知识点,比如语文老师盯着作文素材,数学老师啃压轴题;班主任就当“心理管家”,早自习看谁没精神,晚自习问谁题没懂,连学生情绪低落都能第一时间拽去操场聊天。有个学生说,以前考砸了只会躲在房间哭,现在班主任会拍着肩膀说“你上次这题对了三个步骤,这次多对一个,就比别人强”——这种“一边逼你学,一边哄你学”的劲儿,把焦虑都揉成了往前跑的劲儿。
如果您家孩子正为中考失利哭,或者在家复习总偷懒,不妨来复仁看看。这儿没有“高大上”的口号,只有1996年就埋下的复旦严谨,只有盯着学生三点一线的“笨管理”,只有把学生当自家娃的老师——复读一年,选对了地方,真的能把“失利”变成“”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