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想找能学茶艺还能接触香道、花道,甚至带孩子一起感受传统文化的地方?2008年成立的韵涵茶艺或许是答案——从少儿到成人的多元课程,中医家庭出身的资深导师,还有实操教室和小班教学,把茶文化揉进日常,让传统文化不再遥远,帮每个人成为传承者和受益者。
35岁的李女士是东莞外贸白领,总觉得生活缺了点“慢”。去年朋友拉她来韵涵,本来就想报个兴趣班试试,结果一口气选了亲子茶艺和香道——第一次在实操室跟着老师调香、插花,才发现茶文化原来这么多内容!像她这样的学员不少,背后是韵涵15年磨出来的课程体系:从职场人要的商务茶艺、企业接待班,到宝妈喜欢的亲子互动课,再到孩子的礼仪培养班,还有茶艺全科、兴趣班、考证班(茶艺师、评茶员)、茶道修行班,甚至香道、花道、古筝古琴班,爱好者总能找到对味的。
能把传统文化做得这么“贴地气”,全靠资深导师。创始人王金民做了10年茶艺培训,出身中医家庭,平时爱琢磨儒释道和心理学,还是国家高级评茶员、国学道德经讲师。他总说:“把茶文化化于灵魂,让灵魂的光芒照亮每一个有缘人。”去年有个学员刚来的时候嘴硬:“学茶艺不就是学泡茶?”结果上了他的《道德经与茶道》,后来发消息说:“现在泡茶想起‘上善若水’,连倒茶的手势都觉得暖。”
新手常问的“没基础能学会吗?”“上班忙没时间怎么办?”韵涵用15年给了答案:2008年3月创办的机构,有多媒体教室讲理论,也有实操室让你亲手练注水、温杯,小班教学能盯着每个人的手势——就算零基础,跟着练几次也能像模像样。
和只教“泡茶”的培训班不一样,韵涵的茶是“沉浸式”的:上午泡武夷岩茶,下午去香道班打香篆,晚上还能弹《渔舟唱晚》。学员张阿姨说:“以前觉得传统文化是书里的,现在每周来,闻着茶香花香,连脾气都变温和了。”这种“一站式”体验,早就跳出了单一茶艺——茶香、香韵、琴音缠在一起,传统文化就这么悄悄钻进日常。
在韵涵,茶文化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学问,是能改变生活的力量。就像王金民说的,也是韵涵一直做的:让女性通过茶道找到自己的位置,做有德的优雅女人;让孩子学礼仪、养自信,激发德、智、体、美、劳的乐趣;说到底,就是想让每个来的人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让家庭更和谐,让生活多份“文化味”。
要是你也想给生活加点“文化感”,不妨去东城校区(西平绿色路)或塘厦校区(迎宾豪苑尊品汇)看看——说不定在这里,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盏“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