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过来人回头都会说“要是早知道,大二就该掰着手指头规划”——留学路上拿梦校offer的人,几乎都是大二抓住了转折点。你想啊,大三申请要的85+GPA、6.5+雅思、2-3段好实习还有竞赛,哪是突然变出来的?都是大二一天天攒的。拖到大三才开始,一边补绩点一边找实习还要应...
不少过来人回头都会说“要是早知道,大二就该掰着手指头规划”——留学路上拿梦校offer的人,几乎都是大二抓住了转折点。你想啊,大三申请要的85+GPA、6.5+雅思、2-3段好实习还有竞赛,哪是突然变出来的?都是大二一天天攒的。拖到大三才开始,一边补绩点一边找实习还要应付专业课,忙得脚不沾地却没效率;但大二开始的人,既能慢慢提竞争力,还能给考研、就业留条后路。
先把专业方向定死。很多人高考填志愿要么懵懵懂懂,要么被调剂,读一年才发现专业不是自己的菜。学校给转专业机会,但得GPA进班级前10%,不是想转就能转。错过大一转专业的话,想留学转专业现在就得动:先去目标院校官网、专业论坛查——核心课程是什么?毕业生去哪工作?要学什么技能?再选基础课——申商科选微观经济学,申计算机学Python,既能补知识,*单也能体现相关基础;还可以做短期实习,看看目标行业的实际场景,别盲目追热门,不然选了又后悔。
专业定下来,GPA就是“入场券”——直接决定你能申什么层次的学校,必须往死里提。大二*占总GPA比重特别大,这时候掉下去,大三想追回来比登天还难。好多人大一抱着“60分万岁”混,大二才惊醒:申学校得奔85分啊!大一绩点不够的话,赶紧重修低分课:先算清楚当前GPA和目标的差距(按学校加权规则、必修选修区分来算);优先重修学分高、对专业影响大的课;核心课重点盯,选修课选给分松还和目标专业相关的;平时*别放过——上课往前坐,老师提问赶紧搭话,作业认真写,能多拿5-10分是5-10分。
竞赛别瞎凑数——大二选竞赛得盯着申请方向来。商科去金融建模大赛,文科冲英语竞赛,理工科搞电子设计竞赛,别选不相关的。就算没获奖也没关系,项目里你的分工、解决问题的思路,文书里都能用。还要看赛事价值——、省级的优先,行业认可的优先,能体现专业能力的优先。
大二暑假的实习是简历上第*份“有分量”的经历。大一实习像逛商场,随便试错;大二实习得像精准采购——每一步都要往申请方向上靠。要抓三个点:定岗位——学教育选课程研发岗,学营销选品牌推广岗,别做无关的;要头衔——在教育机构实习,“课程研发助理”比“实习生”强多了,能说明你做过教案;记细节——做了什么项目?出了什么成果?比如写了3份教案、整理200多条数据,都记下来,文书和面试用得上。
说到底,大二就是留学申请的“地基期”——把专业定位、GPA、好竞赛、精准实习做好,后面申请压力能小一半。别拖着,拖一天少一天机会,赶紧把规划落地,才能一步步往梦校走。
专业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师资和学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