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马来西亚读博火过一阵——学制灵活、学费低、门槛不高,QS排名也拿得出手,不少高校青年教师、辅导员都把这当进高校的捷径。但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东南亚学术口碑掉得厉害,马来西亚读博的坑突然全冒出来了:先是留服中心收紧审查,“集中授课”“寒暑假班”“超短学制”成...
过去几年,马来西亚读博火过一阵——学制灵活、学费低、门槛不高,QS排名也拿得出手,不少高校青年教师、辅导员都把这当进高校的捷径。但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东南亚学术口碑掉得厉害,马来西亚读博的坑突然全冒出来了:先是留服中心收紧审查,“集中授课”“寒暑假班”“超短学制”成了重点查的对象,最近认证失败的案例一堆;然后国内高校招聘口径变严,不少学校直接在公告里写“东南亚学历一般不考虑”;*要命的是学术圈标签化——HR和学术委员会眼里,“东南亚博士”基本等于“”,简历关直接就刷掉,想靠这个进高校?门都没有。
这一堆问题把原本想申马来西亚博士的人吓退了,这时候大家发现——新西兰的高性价比博士项目,刚好能接棒当平替。
想找马来西亚的平替,得先抓住它原来的核心优势:学费3-5万/年、学制3年左右、不卡科研背景和出身、能陪读、回国进高校认。而理想的平替,还得再加几个条件:学费别超过8万/年、学制3-4年、配偶能拿全职工签、子女能免费读书、学位没有政策歧视。
比来比去,新西兰简直是马来西亚的“全面加强版”——马来西亚有的好处它都有,马来西亚没有的,它还多出来一堆。
先说相同点:都是英联邦学制,博士主要3-4年,不用修一堆强制学分,直接做研究,节奏快;学费差不多——新西兰政府补贴后,国际生学费和本地人同价,3-5万/年,和马来西亚公立大学几乎一样;全年都能入学,导师制和委员会制并行,每个月都有开学的窗口,不用死等9月;语言要求也灵活,雅思要6.5(单项6.0),有的学校能先给录取,再补*。
光这些还不够,新西兰还有一堆马来西亚没有的“隐藏福利”。
比如身份平权——国际生和本地生学费差不多,不像有的国家差价大;在读期间能无限时全职工作(拿奖学金的话每周限20小时),马来西亚只能每周20小时兼职,假期才让多做;配偶能拿开放式工签,和你学制一样长,想跳槽就跳槽,马来西亚的配偶只能拿12个月访问签,根本不让工作;毕业直接给3年开放工签,移民还能加60分,马来西亚毕业后得6个月内找到雇主才能换工签,移民基本没门路;还有学位含金量——新西兰八所公立大学全在QS前500,奥克兰大学排68,马来西亚只有5所进前300,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再说说新西兰这八所公立大学的2026 QS排名和优势专业:奥克兰大学排68,优势是考古学、护理学、地理学、语言学;奥塔哥大学197,医学、商科、体育、法学厉害;梅西大学230,主打商科、兽医学、航空学、应用科学、教育学;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240,语言学、表演艺术、教育学、地质学、法学不错,商学院还有AACSB、AMBA、EQUIS三冠认证;坎特伯雷大学261,工程、商学、林业、法学、美术是强项,工程学院历史久,商学院也有三冠;怀卡托大学281,计算机科学、经济、语言学、体育挺好,管理学院拿了三冠;林肯大学407,专门搞农业科学、园艺、葡萄酒酿造、酒店管理、旅游业、环境管理,是新西兰以农业和环境为主的大学;奥克兰理工大学410,侧重酒店管理、旅游管理、教育学、护理学、经济、机械工程,是年轻的公立校,特别注重就业导向。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如果觉得内容有用,双击屏幕点赞~
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院校情况及招生倾向